导图社区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和间离化理论
杨宁老师 西方文论第六讲,布莱希特创立史诗剧就是要用叙事方法打破这种情感共鸣体验,恢复观众的理性思考和批判力,他认为史诗剧的剧本要点是更注重诉诸观众的理性而非情感。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 [179] 、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此篇导图与现当代文学三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有关,在大学考试中文学思潮是一个容易考到的考点,一定要及时复习,愿各位友友顺利通过考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和间离化理论
背景与理论资源
社会
资本主义👉人际关系👉人的生存际遇
戏剧
姿本主义戏剧
颓废👉消遣
激进👉表现人的异化
无产阶级戏剧👉不成熟
布莱希特:创作人民戏剧
布莱希特的戏剧观
教育剧
说教👉呈现世界👉改变世界👉教育人民
vs娱乐性
史诗剧
又名:叙事剧,非亚里士多德剧,科学时代的戏剧,反理性主义戏剧
vs亚里士多德戏剧
亚里士多德
情节性,观众卷入戏剧,消耗观众能动性;触发观众情感,感同身受,诱导观众认同;关注戏剧结局,情节具有必然性
布莱希特
叙事性,观众成为观察者,激发观众能动性;迫使观众做出判断,探讨问题,说理;观察事件的进行,情节具有跳跃性
辩证剧
内容,形式,演员👉辩证
布莱希特的戏剧美学
传统戏剧
共鸣👉主客交融
间离化
既认识对象又保持距离
制造距离👉破坏共鸣👉观众以旁观者视角审视作品
制造奇特,新奇👉认识
让观众选择立场
演员高于角色
卢卡奇与布莱希特的争论
现实主义的出发点
人本论vs阶级论
对现实主义的理解
再现vs酷似真实
现实主义表现的中心
人物vs事件
表现方法
内容形式的统一vs内容高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