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8第二次工业革命
高中生必备,历史必修二思维导图,人教版(LYY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8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
背景
世界经济联系密切
新交通工具,电话的出现。加强联系,促进信息交流
表现:世界贸易额较快增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影响
掀起瓜分世界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瓜分完毕
资本主义国家 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
资本输出为主
结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积极
促进各国生产力发展
利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加强各国经济联系
为近代贸易体系奠定客观基础
消极
对殖民地造成打击,灾难
东方从属西方,不公平的经济现象
当今世界经济秩序不合理的根源
电气时代
背景(科学研究成果用于生产,生产力提高)
时间(19世纪中后期)
扩展+二工的不同点
一工(生产技术革新,推动新技术发明)
二工(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动力)
成就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19世纪70年代 ,电动机
电灯,电话,电产品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
火车,汽车,轮船,飞机
内燃机
化工技术(提炼多种化学物质)
传统工业进步(钢铁工业发展)
垄断组织
工业部门变化(电力,石油,汽车(新兴工业部门))
工业结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主要成分
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规模扩大,生产资本需求增加)
生产组织形势变化(垄断组织)
目的(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提高生产率,利润)
实质(资本主义关系的局部调整)
原因(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积极:促进生产力发展
消极:垄断资本家干预政治,对外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