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科目,包含内部控制的审计的概念、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辨析需要的朋友可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内部控制审计的 概念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
(一)基准日
1、概念
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内部控制在某一时日是否有效所涉及的基准日,也是被审计单位评价基准日,即最近一个会计期间截止日
2、辨析
(1)注册会计师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只测试基准日这一天的内部控制,而是需要考察足够长一段时间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情况
(2)在整合审计中,控制测试所涵盖的期间应当尽量与财务报表审计中拟信赖内部控制的期间保持一致
(二)范围
1、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注册会计师对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2、针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注册会计师针对其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辨析
(一)共同点
1、两者的最终目的一致,虽然各有侧重,但最终目的均为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2、两者都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3、两者运用的重要性水平相同。由于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因此对于同一财务报表,在两种审计中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应当相同。
4、两者识别的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相同。注册会计师在识别重要账户、列报极其相关认定时应当评价的重大错报风险因素对于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事计而言是相同的,因此对于同一财务报表,在两种审计中识别的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应当相同:
5、两者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基木方法相同,都可能实施询问、观察、检查以及重新执行等程序。
(二)区别
1、两者侧重不同
①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重在审计“结果”
②而内部控制审计是对保证财务报表质量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重在审计“过程”
2、两者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的“目的”不同
①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是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据此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并获取相关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对财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
②在内部控制审计,是为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3、两者测试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范围”要求不同
①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可能选择采用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如果采用实质性方案,注册会计师可以不测试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所有重要账户和列报的每一个相关认定获取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以便对内部控制整体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4、两者内部控制测试的“期间”要求不同
①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如果注册会计师选择综合性方案,需要获取内部控制在整个拟信赖期间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
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于基准日的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发表意见,则仅需要对内部控制在基准日前足够长的时间(可能短于整个审计期间)内的运行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
5、两者对控制缺陷的评价要求不同
①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是否构成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是否构成一般缺陷、重要缺陷或重大缺陷。
6、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所包括的意见类型不同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包括无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三种类型。 注意: 没有保留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