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肾病内科
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继发性甲旁亢、泌尿道感染
编辑于2022-03-06 03:37:58肾病内科
双下肢水肿、蛋白尿>4+
肾病综合征(NS)【最常见肾脏疾病】
病因&分类
原发性
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
成人:膜性肾病
青少年: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肾炎
成人:糖尿病肾病、骨髓瘤性肾炎、淋巴瘤或其他实质性肿瘤肾炎
一个肾病综合征患者,首先需要排除病因为原发性or继发性
病理生理
大量蛋白尿
肾小球分子屏障、电荷屏障障碍
低白蛋白血症
大量白蛋白丢失、肝脏代偿性合成不足;营养不良
水肿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到导致RAS系统激活
高脂血症
肝脏脂蛋白合成增加、外周组织利用分解减少
病理
微小病变型
肾小球正常,近曲小管脂肪变性
免疫荧光阴性
广泛肾小球脏层细胞足突融合
好发于儿童
典型肾病综合征的表现
90%对糖皮质激素敏感
复发率达60%
系膜增生性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性增生
非IgA以IgG、IgM为主
系膜区电子致密物
好发于青少年 男性
50%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多数对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敏感
50%病例可缓解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双轨征
IgG C3系膜区内皮下颗粒状沉积
系膜区内皮下见电子致密物
血清C3持续性降低
治疗困难
膜性肾病
肾小球弥漫性基底膜增厚
IgG C3沉积毛细血管壁细颗粒状沉积
基底膜上皮细胞电子致密物基膜钉突状,足突广泛融合
中老年
容易发生深静脉栓塞
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60%-70%早期病例可缓解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团块状沉积
广泛足突融合
青少年男性
高血压 肾功下降
顶端型对糖皮质激素有效,塌陷型反应差
并发症
感染
原因
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常见感染部位
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
呼吸道、泌尿道、皮肤
血栓和栓塞
原因
血液浓缩、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
蛋白丢失→凝血系统障碍
血小板过度激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高凝状态
急性肾损伤
原因
有效血容量↓ →肾前性氮质血症
微小病变型居多
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扩容利尿无效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低蛋白
营养不良、免疫低下、感染
内分泌激素结合蛋白↓→内分泌紊乱(甲减、低T3综合征等)
高脂血症
诊断
诊断标准
大量蛋白尿(>3.5g/L)
当血清白蛋白极低时,蛋白尿未达诊断标准时亦可
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
必备条件
水肿
高脂血症
诊断步骤
明确是否为肾病综合征
确认病因(排除继发性和遗传疾病),肾活检明确病因
判定有无并发症
鉴别诊断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病
人群:多见于儿童以及青少年
临床表现: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
病理类型:膜性肾病,其次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病
诊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且排除继发性肾炎;肾活检切片中有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狼疮肾炎
人群:青少年、中年女性
临床表现:有SLE表现(多系统)、自身抗体阳性
过敏性紫癜
人群:青少年
临床表现:典型皮肤表现;腹痛、关节疼痛;皮疹1-4周出现血尿、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病史,一般>10年
演变过程:微量白蛋白→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
分期:1瘤2硬3棉絮4新生血管5机化6失明脱落
肾淀粉样变性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主要累及心、肾、消化道、皮肤、神经
继发性淀粉样变性主要累及肾、肝、脾;继发于慢性化脓性感染、结核、肿瘤
肾活检:刚果红染色淀粉样物质呈砖红色,偏光显微镜下绿色呈双轨征
骨髓瘤性肾病
骨痛、M蛋白、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
骨髓象:浆细胞异常活跃(占有核细胞10%以上)
治疗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预防感染、适当活动
饮食——低优质蛋白0.8~1.0g/(kg·d),低盐(<3g/d),不饱和脂肪酸、可溶性纤维
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
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减少尿蛋白
ACEI 、 ARB
一定要注意完善肾动脉彩超,警惕肾动脉狭宰
免疫抑制治疗
糖皮质激素
容易感染、药物性糖尿病、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处理:护胃、预防骨质疏松
细胞毒药物
若无激素禁忌,不作为首选或单独治疗用药,注意排查乙肝、肿瘤、感染
常用环磷酰胺
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
环孢素、他克莫司(需监测药物溶度)
吗替麦考酚酯
并发症治疗
感染
激素治疗时无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果在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前有感染,先抗生素,感染好转后再激素和免疫制剂
选用敏感、强效且无肾毒性的药物(青霉素类、碳青霉烯、万古霉素);严重感染难以控制考虑减少或停用激素
血栓及栓塞并发症
血清白蛋白<20,提示高凝,预防抗凝(肝素钠 皮下/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抗板(阿司匹林、双密达阿莫)、抗凝药
已经发生血栓(6h内),尿激酶、链激酶或局部溶栓
急性肾损伤
袢利尿剂,血液透析、原发病治疗、碱化尿液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减少尿蛋白——ACEI
降脂——黄芪、他汀类药物
NS缓解后高脂血症自然缓解,无需再用药
贫血
一般均有贫血(HB>60),若贫血与肾综不符合,需要排除血液系统、免疫系统
EPO(促红素)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
继发性甲旁亢治疗;若需要肾活检需要提前停改善循环的护肾药(肾康)
尿频尿急,小便浑浊
若有导尿管的且血尿(逐渐变淡);考虑1.感染2.损伤3.ca
完善尿常规、MDI、尿细菌培养;诊断泌尿道感染
判断上尿路or下尿路感染
临床上已没有区分上下,根据药敏抗生素
上尿路感染
夏尿路感染
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临床表现:低血钙,高血磷,低尿磷,高PTH
校正钙:(注意单位)血清总钙(mg/dl)+0.8*[4-血清白蛋白(g/dl)
药物治疗:碳酸镧(可以影响优甲乐的吸收),司维拉姆,西拉卡塞(降磷,降钙)
血尿诊断思路
排除血尿为真性?假性血尿?
假性血尿
污染性血尿(女性月经)
使用色素高食物(火龙果、红萝卜)、
药物【华法林(碱性尿服用出现红色或橘红色);利福霉素类(利福平、利福喷定、利福昔明);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奥硝唑);蒽环类抗肿瘤药物(阿霉素、表柔比星)、抗疟药、酚酞、苯妥英钠)
肌红蛋白尿(年轻人、剧烈运动:横纹肌溶解;车祸:挤压综合征)
血红蛋白尿(溶血,Coob实验;尿渗透压改变引起红细胞破裂)
卟啉尿(尿液放置后出现红色/酒红色;尿紫胆元实验阳性)
真性血尿
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非均一红细胞:肾小球性血尿(急慢性肾炎;原发/继发肾小球肾炎)
均一红细胞:非肾小球性血尿(肾脏/尿路血管破裂,结石/结核/肿瘤/感染)
尿常规
白细胞明显升高/浑浊→泌尿系感染
尿比重下降→肾小管病变
管型尿、大量蛋白→肾小管、肾小球病变
询问病史/三杯尿实验
初始血尿:病变部位考虑前尿道;考虑结石
终末血尿:病变部位考虑膀胱三角、膀胱颈;考虑结核
全程血尿:病变部位考虑肾脏、肾盂、输尿管;考虑肿瘤
伴随症状
血尿+肾绞痛/肾区扣痛→肾结石
血尿+尿流中断/排尿困难→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血尿+尿频尿急尿痛→下泌尿道感染(膀胱感染)
血尿+腰痛+尿频尿急尿痛→上泌尿道感染(肾盂肾炎)
血尿+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肾小球肾炎
血尿+全身身体皮肤黏膜出血→血液系统疾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
血凝块
条状血凝块→输尿管病变
块状血凝块→肾脏病变
蛋白尿诊断思路
假性蛋白尿
尿道口脓液,女性月经血
真性蛋白尿
非肾源性蛋白尿
功能性、体位性( 蛋白尿是短暂性):常见于健康青年,有剧烈运动,进食高蛋白;通常24h尿蛋白定量<1g
肾源性蛋白尿
原发性肾脏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损伤,肾间质损伤
继发性肾脏疾病
多发性性骨髓瘤:骨痛,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贫血,有M蛋白。继发性肾小球病变(狼疮肾炎,高血压肾病,,,)
发现肌酐升高/肾功能异常
首先考虑急性?慢性?;然后考虑肾前性?肾性?肾后性?
进一步完善:生化(钙、磷、镁、PTH)检查:肾脏彩超(注意大小、回声)、贫血;鉴别急性与慢性
急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病因
肾前性:血流灌注不足(心衰)
肾性:肾实质损伤、肾小管损伤、
肾后性:梗阻
药物治疗无缓解;或者紧急透析
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最常见)
并发症:透析失衡综合征,低血压,血栓
首次透析病人需要询问有无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
腹膜透析(有感染风险,但方便)
肾移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