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明朝基础认知
这是一个关于明朝政治、经济以及对外关系等领域的思维导图
这是一个关于清朝政治、经济以及对外关系的思维导图
这是一个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革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明朝
政治
建立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都城:应天府(南京 )
迁都
明成祖 朱棣 北京
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
改革官制
中央: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分散兵权,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地方: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散地方权力。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改革科举考试
八股取士
内容: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答卷文体必须使用八股文。
弊端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使考生脱离实际,助长了读书人为求官读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的坏风气;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明太祖:锦衣卫
明成祖:东厂
合称“厂卫”,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结果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灭亡
政治腐败、宦官专权
农民起义(李自成)
经济
农业
引进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农作物
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成为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
商业
山西晋商、安徽徽商
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在位皇帝:明成祖
目的
①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②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特点
时间长、规模大、航程远
地位
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影响
积极: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消极: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郑和成功远航的根本原因:明朝国力强盛、科技发达
戚继光抗倭
时间:明中后期
经过(了解):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倭患;平定福建、广东倭患,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评价:反侵略战争,民族英雄
科技文化
科技著作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宋应星
《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徐光启
《农政全书》
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创新研究成果
特点:①传统科技成就仍居世界前列;②带有总结性; ③自然科学发展落后于世界。 落后原因:①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不能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②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建筑
明长城
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概况: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影响:既是当时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又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北京城
营建: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和改造而来
构成:北京城以紫禁城为中心,是明清君主专制强化在建筑领域的反映,即以皇权为中心。
体现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小说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
戏曲
昆曲:汤显祖《牡丹亭》,批判封建礼教
潍坊历史
赵秉忠”天下第一卷“
题目:《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主要思想:①提出“天民说”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孟子)②提倡法治③治国应总结历代治国的经验教训。
特点:典型的明代科考八股文样式
赵秉忠的状元卷堪称“天下第一卷”,是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历史、思想文化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