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一节学习概述;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三节认知派学习理论;第四节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学习与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
1、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
2、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
3、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二、学习的类别
按学习结果
加涅
①言语信息
②智力技能
③认知策略
④态度
⑤动作技能
按学习活动的性质
奥苏贝尔
根据学习的实现方式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的学习率
①准备率
②练习律
③效果律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华生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的基本观点: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学习律
消退律
泛化律
分化律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一)操作性条件作用
行为
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
条件作用
应答性条件作用
反应性条件作用
在操作条件作用中的学习,刺激情境(操纵杆S)与压杆反应R之间形成固定的联系
(二)强化
1、强化的类型
正强化
负强化
Ⅰ型惩罚
Ⅱ型惩罚
2、强化程序
连续强化程序
断续强化程序
间隔程序
比率程序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运用
1、行为塑造
2、程序教学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社会认知理论
1、三元交互作用论
个体
环境
2、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替代性学习: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
(二)观察学习
注意
保持
复制
动机
(三)观察学习的教学应用
①在教学情境中确认适当的榜样
②建立行为的机能价值
③引导学习者的认知和动作再造过程
第四节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
(一)认知发展
1、图式、同化和顺应
2、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①成熟
②练习与经验
③社会经验
④平衡化
3、认知发展阶段论
①感知运动阶段
②前运算阶段
③具体运算阶段
④形式运算阶段
(二)对皮亚杰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的评价
二、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
(一)文化历史发展及心理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心理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二)思维与语言
语言是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
(三)最近发展区
(四)对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的评价
三、当代建构主义概述
(一)知识观
(二)学生观
(三)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学习的情境性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对学习的看法
(二)对教育的看法
(三)人本主义的基本教学模式
1、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
2、开放课堂模式
3、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四)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简要评价
第三节 认知派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的顿悟-完形学习理论
①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
②从学习的过程来看
学习不是简单地形成由此到彼的神经路的链接活动,而是头脑里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
学习过程这种知觉的重新组织,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
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一)托尔曼关于学习问题的经典实验
1、位置学习实验
2、潜伏学习实验
3、奖励预期实验
(二)认知-目的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2、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
三、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一)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1、认知结构
2、学习是类目化过程
(二)布鲁纳的教学理论
1、结构教学观
2、发现法教学模式
(三)对布鲁纳学习与教学理论的评价
四、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一)有意义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内部条件
①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②具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③积极主动使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2、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①表征学习
②概念学习
③命题学习
(二)接受教学
认为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
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心理过程
先行组织者
(三)对奥苏贝尔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评价
五、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