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气候
高考专题复习之气候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气温、降水、气象灾害、气候的影响、气候特征、山体效应。
编辑于2022-03-18 23:31:52气候
气温
变化和差异
日变化和日较差
影响因素
纬度
低纬>高纬
热带12左右
温带8-9
极圈内3-4
季节
夏季>冬季
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
天气
晴天>阴雨天
地形
大尺度
气温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青藏高原
面积大——离下垫面近,受地面辐射影响大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大气增温快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大气降温快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晚上大气逆辐射强
小尺度
谷地或小盆地
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受地面辐射影响大
地形闭塞,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
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山峰等凸出地形
地面对气温影响不大,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小 地气温受周围“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的影响
山地因陆地面积小,受到地面白天增热,夜晚冷却的影响较小
山地海拔高,山顶面积小,空气流动性好,风速大,气流交换强,有利对两坡面间的水热交换加强
夜间地面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交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
地势
离地面越近 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下垫面性质
比热容
陆地>海洋
沙土 深色土 干松土壤>粘土 浅色土 潮湿紧密土壤
裸地>绿地
影响
农作物生长
年变化和年较差
影响因素
纬度
低纬<高纬
纬度越高,夏季白昼越长,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白昼越短,(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
海陆分布
陆地<海洋
比热容
陆地20-60
海洋11左右
地形
大尺度
同纬度 海拔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小
小尺度
同纬度 凹地>平原>凸地
同地区 一般情况下,同一地区的不同海拔地势高 气温年较差小
天气
晴天>阴雨天
植被
裸地>绿地
垂直变化
水平分布
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位置(首要因素)
正午太阳高度角
昼夜变化(日照时间)
长短
季节
大气环流
冷降 暖升
大气状况
大气密度
海拔高 大气稀薄
光照强 白天气温高
保温作用差 夜晚气温低
大气成分
水汽 二氧化碳多 保温作用强 气温高
天气状况 云雾量
下垫面状况
地形
海拔
地势高低
山脉走向
与冷空气垂直
冷空气堆积 持续时间长 降温明显
冷空气削弱
与冷空气平行
冷空气的前行通道 峡谷效应
焚风效应
地形 下沉气流
山脉坡向
阴坡/阳坡
不同的地形(微观 中小地形)
高大的地形区成为温暖或寒冷气流的屏障
高大的地形区成为局部的低温区
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平原地区,气流畅通无阻,加剧冷热变化程度(美国大平原)
盆地地区一般是夏季的炎热中心
山顶气温日较差小于山麓地区
海陆分布
比热容差异
海陆位置
距离冬季风源地远近
深居内陆 大陆性强
洋流
寒暖流
地面反射率
冰雪反射率大 气温低
人类活动
改变下垫面状况和大气成分
植树造林 修建水库 排放温室气体和废热 城市热岛效应
其他
积雪土壤保温
温室大棚
地膜覆盖
植被
等温线的判读
降水
降水成因分析降水
来自哪里
靠什么输送
怎么降温
形成条件
充足的水汽
外地
水汽输送 风
本地
本地蒸发 蒸腾
气温
河湖 沼泽 土壤 生物
①沿海地区,水汽来源足,降水多;内陆地区,水汽少,降水少 ②受迎岸风的影响,从海上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多; 受离岸风影响,降水少 ③位于迎风坡,从海上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多;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④受暖流影响,水汽充足,降水多;受寒流影响,水汽少,降水少
有利的冷却条件
上升冷却
辐合上升
对流上升
地形抬升
锋面抬升
水平冷却
热空气遇到冷地面
冷空气缓慢进入 下沉
寒流经过
辐射冷却
昼夜温差大
降水成因大多为上升冷却
凝结核
类型
台风雨
上升原因
中心气压低 气流螺旋式强烈上升
降水情况
强度很大 多暴雨 伴有狂风雷电
主要分布
低纬度大陆东岸(热带洋面)
对流雨
上升原因
湿热空气受热膨胀
降水情况
强度大 历时短 范围小 常伴有风暴雷电
主要分布
赤道附近 中纬度大陆夏季午后
地形雨
上升原因
石蕊空气遇地形阻挡 沿迎风坡爬升
降水情况
强度较大 背风坡形成雨影区
主要分布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上升原因
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沿锋面抬升冷却
降水情况
降水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强度较小
主要分布
中纬度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以锋面雨为主)
分布
时间
全年多雨型一赤道附近(南北纬10°以内)热带雨林气候区
全年少雨型一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夏季多雨型一南北纬30°一40°大陆东岸( 热带草原和季风气候)
冬季多雨型一南北纬30° -4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
全年湿润型一南北纬40°一60°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一般而言,大陆性较强的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海洋性较强的气候;
季风的不稳定性使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大。
空间
纬度分布、海陆分布、极值分布等方面描述
特殊
影响因素
大气环流
气流向高空运动
由低纬向高纬运动
低气压带控制下降水多,高气压带控制下降水少
西风带影响下降水多,信风带影响下降水少(如果信风经过海洋,成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也会丰富)
受海风影响降水多,受陆风影响降水少
天气系统
气旋、低压槽、锋面控制
反气旋、高压脊控制下,气流下沉
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
太平洋东岸异常升温
拉尼娜
降温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增多
下垫面
海陆位置
近海/内陆
离岸/迎岸
地形
迎风/背风
最大降水量通常出现在山腰处(少-多-少)
洋流
寒暖
地面性质
植被茂盛、水域面积大,水汽充足
人类活动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雨岛效应
兴修水库、人工造林可增加局部空气湿度和降水
植被破坏,地面缺乏保护,气候干旱
围湖造田,降水减少
影响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宏观-趋势
疏密
数值
延伸方向
微观-特殊
迎背风坡降水量差异
闭合等降水量线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城市降水量向四周递减
雨岛效应
气象灾害
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雨涝:内涝、渍水;
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雪害:暴风雪、积雪;
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雷电:雷击伤亡;
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气候的影响
对自然
地形地貌
温差变化
物理风化作用强
降水
降水少
温差大 风力作用强 风蚀地貌 沙漠广布
降水多
流水作用强 普遍
侵蚀作用
沉积作用
温度
温度高
湿润地区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显著
温度低
冰雪覆盖 永久性冻土
冰蚀地貌 冰积地貌
水文 水系 气温 高低 变化 降水 多少 变化
对地表水
河流水
水文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补给方式!
水系
河网密度 河流长度
湖泊水
内流
气候干旱 蒸发大 水位较低 盐度较高
外流
降水丰富 湖泊面积大 多为淡水湖
沼泽
收
蓄
支
冰川
分布
高纬 高海拔
雪线高低
气温降水 (加地形)
对地下水
地下水多少 水位高低(除喀斯特)
沙漠地区
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
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下渗地下,形成地下水
对海洋水
海水温度 盐度 结融冰时间及厚度
运动(洋流)
盛行风
离岸风
对生物
自然带类型
生物类型
动植物分布
植物
林线
动植物形态
植物
高矮 疏密 叶片大小 蜡质 根深 颜色 树冠形状
对土壤
直接
水热状况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保温
根系呼吸作用
间接
微生物活动
暖湿
微生物分解快
气候-微生物-有机质 生成 生物分解 消耗 淋溶(降水) 植物消耗
冷干
慢
岩石风化
暖湿
风化作用强 风化产物多
气候-岩石风化-土壤厚度
冷干
弱 少
动植物
暖湿
有机残体多
气候-动植物-土壤(肥力/结构)
冷干
少
水盐运动
分布
空间
华北平原 绿洲农业 灌溉农业
时间
旱季
蒸发旺盛 水盐上行 盐分在表土积累
雨季
雨水淋洗 下行 表层脱盐
对人文
对农业
气候类型
农业类型、种植制度(熟制、配置、种植方式)
热量
积温
熟制、生长期、播种期、采收期、单产
春温
春播 发芽 开花时间···
夏温
生长快慢
秋温
霜冻 -产量
冬温
越冬作物 低温冻害 病虫害
日较差
品质
光照
产量
质量
有机质/糖分积累
品种
喜光植物和喜阴植物
降水
年降水量
耕地类型
水田
旱田
作物类型
喜湿
耐旱
生长状况
降水时间变化
产量
质量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
降水类型
降雨
类型
产量
降雪
防灾害
解春旱
风
风力强弱
空间差异
风向/风速变化
自然灾害
水文灾害
气象灾害
对工业
热力环流
城市风 山谷风 海陆风-布局
盛行风向或最小风频
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对流天气
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逆温
加重大气污染程度
多风的天气
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扩大污染的范围
太阳辐射
太阳能发电
气候-水文-径流量
水电
对交通
选址
点
港口
避风 少雾 无/短结冰期
航空港
线
极端天气
台风 寒潮 (大风 降温 冻害)暴雨 沙尘暴
建设
人
高温
中暑 晒伤
低温
冻伤
缺氧 多雨 太阳辐射强
工程
施工
工程质量
对城市 人口
世界上的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在高纬度、高寒地区,人口城市稀少
干旱地区、湿热地区人口城市规模较小
对人文景观
北方四合院→保温、防寒、避风沙
青藏地区墙体厚,穿藏袍→昼夜温差大
西北窑洞→冬暖夏凉
亚马孙河下游“河海”区域浮在水上的木屋
马来西亚海岸防御海潮侵袭建设的高脚屋
对科学考察
天文台
海拔高 天气晴朗 空气稀薄 有利
卫星发射站
降水少 风力弱 天气晴朗 恶劣天气少
气象站
各种天气 气候环境都有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对海平面
上升
淹没沿海低地 土地盐碱化
洪涝灾害加剧
海水侵蚀加强 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
对水循环
蒸发加大 改变降水格局
极端降水
地表径流变化
水资源吧不稳定 供需矛盾
对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难以适应
人类活动限制生态迁移
海水温度变化 渔场消失
洋流潜在变化 渔场扩大
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恶化
对农业
世界粮食生产总体下降
北半球温度带北移 高纬度地区变暖
中低纬“谷物带”变暖 作物水分缺亏
对工业
总体上能源消耗增加
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你能源消耗
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能源消耗
排放温室气体的工业受限制
碳达峰-碳中和
节水节能技术 耐高温耐干旱市场广阔
对人类健康
危害
极端天气增多
疾病传播扩散
气候特征
气温特征
年均温、月均温;最冷月、最热月(高低出现的月份) ,气温季节变化(冬、夏季气温的高低 ) ; 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
降水特征
年降水量 季节降水量 降水变化率(季节/年际) 雨季/旱季时间长短
一天之内降水
‹10mm为小雨
10-25mm为中雨
›25mm为大雨
›50mm为暴雨
›75mm为大暴雨
›200mm为特大暴雨
月平均降水量
‹30 mm为干燥
30~ 50 mm为少雨
50-100mm为湿润
›100mm为多雨(雨季)
特殊情况
水热组合——雨热同期、 水热条件好
大陆性气候特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降水少;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海洋性气候特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冬暖夏凉;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光照 风向 风速 气象资源
热量资源、光能资源、水分资源、风能资源、气象灾害等
山体效应
逆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