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共党史
山东省2022事业编之中共党史,知识点有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反革命政变、五大、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等。
编辑于2022-03-23 08:36:04中共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8--李大钊--《布尔什伟主义的胜利》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五四运动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指导
维经斯基
中共一大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地点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人员
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
武汉小组:董必武、陈谭秋
长沙小组:毛泽东、何叔衡
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
北京小组:张国焘、刘仁静
广州小组:陈公博
旅日小组:周佛海、包惠僧(受陈独秀委派)
共产国际: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内容
正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通过了党纲
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
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建党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二大
1922年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
通过了第一个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
三大
1923年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四大
1925年
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问题
反革命政变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五大
1927年4月27日
批评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南昌起义 【国民革命军】
时间
1927年8月1日
地点
江西南昌
领导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八七会议
时间
1927年8月7日
内容
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第一次转折点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秋收起义 【工农革命军】
时间
1927年9月9日
领导
毛泽东
事件
文家市决策
将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三湾改编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广州起义 【工农红军--解放军前身】
时间
1927年12月11日
领导
叶剑英、张太雷
意义
三大武装起义之一
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
六大
时间
1928年6月
地点
莫斯科
内容
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
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党的中心工作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
古田会议 【铸军魂】
时间
1929年12月
地点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
主要内容
提出建设新型军队
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
通过《古田会议决议》
重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领导的制度
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在长征途中
内容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成立三人团: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解决党内问题,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二个转折点
瓦窑堡会议
时间
1935年12月
内容
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洛川会议
时间
1937年8月
内容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全面抗战路线
决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革命根据地 (第一个敌后)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时间
1938年
内容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毛六六论马
意义
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
延安整风运动
时间
20世纪40年代前期
著作
1941年5月,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
1942年2月,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
主要内容
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方针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意义
在全党范围内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七大
时间
1945年4月
会期最长
地点
延安杨家岭
报告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朱德《论解放区战场》
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主要内容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七届二中全会 (西柏坡会议)
时间
1949年3月(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
地点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最后一个在农村召开的会议)
内容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
提出“两个务必”
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八大
时间
1956年9月
内容
国内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园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经济建设方针
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12月18日
主题报告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内容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上: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上: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十一届六中全会
时间
1981年
地点
北京
内容
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十二大
1982年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
十三大
1987年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南方谈话
时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地点: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
内容
三个有利于、黑猫白猫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发展才是硬道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十四大
1992年10月
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1997年
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提出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邓重要会议
瓦统洛后
十六大
2002年
内容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十七大
2007年
内容
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
十八大
2012年
内容
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九大
2017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并成为指导思想
党史易考易混点
指导思想
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
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十九大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地位
党转折点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心转移
文家市决策
从城市转向农村
七届二中全会
从农村转向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军队建设
发端于南昌起义
奠基于三湾改编
定型于古田会议
抗日会议
瓦窑堡会议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洛川会议
提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党纲党章
党纲
一大
中国共产党纲领: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二大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章
二大
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正式党章
七大
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我党第一部自主修改通过的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