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六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讲述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
高中政治(新课标版)必修一经济生活每课思维导图,全面清晰,主要从消费及其类型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两个部分做了阐述,适用于初学及高三复习,构建知识框架,辅助背诵记忆。
高中政治(新课标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罂粟主要有供求、价值、价值规律,还介绍了价格变对生活消费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
我国的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劳分配是____________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公有制)
基本内容与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
必要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
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形式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由所有制决定
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为什么要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力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
如何理解收入分配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
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区别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制度完善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初次分配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两同步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再分配
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兼顾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关系
区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矛盾
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对公平的追求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