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组织
政治选修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三单元,讲述了国际组织的分类、联合国UN、区域性国际组织、多级机构、新兴国家组织。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十一届三中全会(1987)、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二大、起步阶段(1980-1992)等。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讲述了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国际组织
分类
成员性质
政府国际组织
非政府国际组织
地理范围
世界性国际组织
区域性国际组织
职能范围
一般性国际组织
专门性国际组织
联合国UN
政府间国际组织
《联合国宪章》
规定成员国的相关权利和义务
主要机构
大会
联合国主要审议机构,全体会员国代表组成
解决和平安全,接纳新会员国和预算事项决定
必须要通过三分之二
安全理事会
5常任理事国+10非常任理事国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54个理事国
国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问题
托管理事会
停止运作
国际法院
司法机构
15名法官组成
秘书处
秘书长=联合国行政首长(推荐任命)
作用
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与和平、人权并列为联合国工作三大支柱
对发展中国家及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维护和平的试着,推动发展的先驱
欧盟EU
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宗旨:实现个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作用: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与中国的关系: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
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宗旨: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作用:亚太经合组织通过独特的方式推进成员国间的合作
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参加了历届部长级会议和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东盟
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宗旨:维护和促进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并进一步强化以和平为导向的价值观。通过加强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合作,提升地区活力。维护东南亚的无核武器区地位,杜绝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确保东盟人民和成员国与世界和平相处,生活于公正、民主与和谐的环境中建立一个稳定、繁荣、极具竞争力和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和制造基地,实现货物、服务、投资、人员、资金自由流动。通过相互帮助与合作减轻贫困,缩小东盟内部发展鸿沟
作用:21世纪以来,亚洲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东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10+1”“10+3”、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和东亚峰会等机制,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与中国的关系: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现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13年10月,中国倡议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非盟
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宗旨:实现非洲国家和人民间更广泛的团结和统一。维护成员国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促进和平、安全和稳定。加快政治、社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民主原则、大众参与和良政。促进和保护人权。 推动非洲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在各领域的泛非合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协调统一当前和未来的区域经济组织的政策,以逐步实现非盟目标。维护非洲共同立场和利益。加强国际合作,创造条件使非洲在全球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
作用: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与中国的关系:中国重视发展与非盟的关系。中国与非盟在气候变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协调。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中国向非盟机构能力建设、有关维和行动和非盟总部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
多级机构
新型国家组织
二十国集团
性质: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作用: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中国在二十国集团会议上提出共同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金砖国家
性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
作用: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
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一直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
上海合作组织
性质: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区域合作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作用: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上合组织反恐怖机构作为上合组织的常设机构,在国际反恐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与中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合组织工作语言为汉语和俄语,秘书处设在北京
亚投行
性质: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
作用: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其运作原则是公开、透明、独立、问责,目标是精简、廉洁、绿色
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在亚投行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以297.804亿美元的认缴股本和26.06%的投票权,成为亚投行第一大股东和投票权占比最高的国家。亚投行的首任行长也是中国人
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国际组织具有局限性,个别大国使之成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