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地理东南亚
高中区域地理东南亚知识导图,知识点有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河流、新加坡、人文地理特征等。
编辑于2022-03-23 13:45:23
主要河流
红河
元江
中国,越南;北部湾(太平洋)
河内
湄公河
澜沧江
中国,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南海(太平洋)
万象,金边
湄南河
泰国;泰国湾(太平洋)
曼谷
萨尔温江
怒江
中国,缅甸;安达曼海(印度洋)
伊洛瓦底江
恩梅开江(独龙江)
中国,缅甸;安达曼海(印度洋)
仰光
新加坡
位置
马来半岛南端的城市岛国,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
社会经济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亚洲四小龙”之一,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花园城市
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港口,发展转口贸易,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②政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和造船业;③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发展旅游业
不利条件
①面积小,资源少;②粮食,用水由邻国供给
水量型缺水
原因
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面环海,储水条件差;②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大
措施
①雨水收集;②进口水;③新生水;④海水淡化
农业发展——垂直农业
原因
国土面积小,人口压力大,自然匮乏
优缺点
资源与空间充分利用
技术要求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农产品价格高,缺少竞争力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
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黄色人种为主,是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地
城市
中南半岛
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马来群岛
多分布于沿海地区
宗教
佛教(缅甸,泰国,柬埔寨),伊斯兰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基督教(菲律宾)
高脚屋的优点? ①便于通风透气,既凉爽又干燥;②屋顶倾度大,利于排水;③底部悬空,不会被雨水淹没;④可以防野兽;⑤饲养家畜。
农业
(1)种植业—水稻(季风水田农业)
分布
中南半岛南部:冲积平原(泰国,缅甸,越南)
马来群岛:狭窄沿海平原
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①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强,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水源充足;②河流中下游及河口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③火山灰形成土壤,肥力高。
社会经济条件: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精耕细作,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③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④便利的海运条件;⑤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粮食。
限制条件
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人均耕地少
(2)热带种植园农业
热带经济作物
橡胶,油棕,金鸡纳,焦麻,椰子 最大的椰子,金鸡纳生产国:印度尼西亚
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 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泰国
最大棕油生产国:马来西亚 最大焦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菲律宾
马来群岛优势条件
①热带雨林面积广,水热条件适宜热带作物的生长;②地形类型多样,热带经济作物种类丰富;③大量火山灰沉积,土壤肥沃;④劳动力廉价丰富;⑤很多岛屿上人烟稀少,利于大面积种植。
生产特点
①集约化,专门化,规模大;②单产高,商品率高;③投入劳动力多;④科技,机械化水平不高。
面临问题
①种植结构单一;②出口初级产品为主;③生产销售多受发达国家市场和资本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工业
优势条件
农业矿资源丰富,劳动力,地价廉价,海运便利,政策支持。
主要部门
制造业
劳动力密集型且资金周转较快的轻纺工业和装配型工业,低廉的劳动力,便宜的土地,住房条件吸引国外投资
农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稻米,天然橡胶,石油,锡矿等
特征
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受市场影响大,加工业发展迅速
存在问题及措施
①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对外依赖性强——大力发展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大力开发旅游业
②长期的掠夺式开发,使生态环境恶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推行保护性开发措施
旅游业
有利条件
①多样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沙滩,岛屿,名胜古迹,独特的风土人情,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游览价值高;②交通便利;③距客源地近,市场广阔;④旅游服务业发达,接待能力强;⑤国家政策支持
交通
泛亚铁路
起点:昆明 终点:新加坡
主要意义
①现实优势互补;②促进双边贸易,节省运费与运输时间;③加快湄公河流域的开发;④增加我国粮食补给来源,保障我国战略安全
克拉地峡和克拉运河
位置
7°N~10°N之间的泰国境内,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群岛
对我国远洋运输经济战略意义
①缩短海上贸易航程,节省运输时间和费用;②推动航线多元化,提高海上运输安全性;③提高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区域经济合作
东南亚国家联盟
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组成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占世界贸易的13%,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与我国建立自贸区的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推进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②通过降低关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③通过优势互补,扩大经济发展空间;④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
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平原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
马来群岛: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中高周低,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地震引发灾害?:滑坡,泥石流,海啸
火山喷发对地理环境影响?:
(1)不利:①影响气候:喷发出大量火山灰颗粒,影响大气质量,遮挡太阳辐射,导致地表气温下降,使农作物减产;②破坏环境:喷发出大量有毒气体,形成酸雨,火山灰阻碍动植物呼吸,造成动植物死亡;③影响生活:喷发出的火山灰与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农田城镇,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2)有利:①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②地热资源;③火山灰富有矿物质,使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④火山及其形成的温泉成为旅游资源。
气候
新加坡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马来群岛大部分和马来半岛南部
曼谷 热带季风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东南亚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热带雨林:①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②热带雨林;③热量充足,水源丰富,全年皆可种植与生长。
(2)热带季风:①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大;②热带季雨林景观,河谷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景观;③旱季水量不足,雨季种植,旱季收获,旱涝灾害频繁。
河流
中南半岛
上游: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V型); 下游:河谷展宽,流速慢,泥沙淤积,多冲积平原,利于农耕和航运(U型)
水文特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夏汛且汛期较长,无冰期,含沙量较小,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下游流速缓,航运价值大。
水系特征:数列山地纵贯南北,河流东西相间分布,上游多峡谷,流域面积小,落差大,下游多宽谷,流域面积大,流速缓,地势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流
马来群岛
水文特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无明显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
水系特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呈放射状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特点:河流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原因:①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②利于农业发展,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产品;③河流是水运通道提供便利的对外交通;④为城市工业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⑤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农业发达。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水能资源—河流上游
矿产资源
①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属于东南亚的锡矿带
②石油: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文莱
灾害:火山,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旱涝灾害,台风,暴雨
位置与范围
范围
中南半岛 :缅甸(内比都),老挝(万象),越南(河内),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马来西亚(吉隆坡)
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新加坡(新加坡),文莱(斯里巴加湾),菲律宾(马尼拉),东帝汶(帝力)
与我国接壤:缅甸,越南,老挝
唯一的内陆国:老挝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火山国”,千岛之国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92°E~140°E,10°S~23°26’N,低纬度热带,亚洲维度最低地区
海陆位置:亚洲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马六甲海峡是其咽喉要道,北邻中国,印度
板块位置: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马六甲海峡
位置: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
重要性:是东亚联系南亚,西亚,非洲东部,欧洲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扼住海上十字路口的咽喉,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日本为什么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①日本矿产资源贫乏;②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对外依赖大;③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也是日本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石油,农矿原料和出口商品的最短航线必经之地,因此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