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下历史第一单元
历史八年级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知识点有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八年级下历史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主要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的筹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时间:1949年9月
内容: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多方面的准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新中国成立标志: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月日
地点:天安门广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国内】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③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④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国际】⑤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1951年
人物:阿沛·阿旺晋美
协商文件:《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抗美援朝
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性质: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
人物: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 以麦克阿瑟为总司令的“联合国军”(美军为主)
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英雄人物: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 邱少云【烈火烧身,岿然不动】 杨根思、罗盛教等…
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
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胜利意义:1.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2.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土地改革
时间:1950年——1952年
1950年颁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成果: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意义:【政治上】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经济上】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题要一
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胜利,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了吗? 答:没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进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就社会性质来说,过渡时期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且还是初级阶段。在中国现代史上,1949年——1956年也被称为“过渡时期”。
知识题要二
抗美援朝纪念日:1950年10月19日
三八线:位于朝鲜半岛是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彭德怀等的正确指挥;②国内人民踊跃参军和大力支持;③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军民的英勇善战;④抗美援朝的正义性
知识题要三
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
土地革命与土地改革比较
【革命】国共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 范围:农村根据地
【改革】解放战争时期(1647年开始)与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2) 范围:解放区/新解放区
共同点:变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原因是:可以使中农放心,其利益不会受到损害,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