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 病毒概述
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 病毒概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病毒的概念、特征、与医学的关系、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免疫。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泌尿
方剂学速记歌决
执业医师运动系统(骨科学)2019
执业医师运动系统之骨折概论
2019年执业医师生物化学大纲
支气管扩张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概论大纲2019
执业医师血液系统概论2019
执业医师呼吸系统概论2019
第六章 病毒概述
一
概念
病毒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仅含单一核酸(DNA/RNA)类型,必须在获得易感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生物。
特征
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严格细胞内寄生
以复制的形式增殖
耐冷不耐热,对抗生素不敏感
与医学的关系
大多数传染病有病毒引起:流感、麻疹、乙脑、肝炎、AIDS、SARS等
一些非传染性疾病与病毒有关
缺乏有效药物:抗生素无效
某些病毒与人类致癌、畸形关系密切
:EBV→鼻咽癌、HBV→肝癌;HPV→宫颈癌 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先天感染、导致畸形有关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微生物的大小比较

书中病毒体的形态与结构模式图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病毒的结构
病毒体
核衣壳
核心:核酸 (DNA/RNA)
外壳:蛋白质
简单病毒
包膜(囊膜)脂蛋白囊膜
复杂病毒
化学组成
核酸
病毒的核心,含有病毒的基因组,DNA/RNA,ds/ss.
功能
病毒进行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具有感染性,又称感染性核酸
蛋白质
构成病毒及包膜的主要成分
保护核酸
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具有抗原性
脂类和糖类:包膜
维护病毒的完整性
参与病毒感染:包膜上类脂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侵入
赋予病毒某些功能,HA-血凝特性
病毒的增殖
病毒的复制周期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
DNA病毒复制的主要步骤
病毒的异常增殖
顿挫感染
1.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若细胞缺乏病毒增殖所需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条生,使病毒不能合成本身成分;或虽合成部分或全部成分,但不能装配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这样的病毒感染称为顿挫感染。
缺陷病毒
是指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基因抹一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
干扰现象
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
遗传与变异
毒力变异、耐药变异、抗原变异、温度敏感变异等
机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物理因素
温度:耐冷不耐热
紫外线
使环为苷酸链形成胞腺嘧啶二聚体,抑制病毒核酸复制
化学因素
对氧化剂、脂溶剂、甲醛敏感
对抗生素不敏感
50%甘油有耐受性:标检:标本+50%甘油盐水+冰壶
感染与免疫
病毒的感染
方式
水平传播
病毒在不同个体键的传播手段
垂直传播
指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有母体传播给胎儿的方式
类型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急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
慢性感染:HBV
潜伏感染:HSV
慢发感染:
麻疹病毒→SSPE
HIV→AIDS
病毒的致病机制
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杀细胞效应
包涵体形成
细胞凋亡
整合、细胞转化
病毒感染的免疫损伤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病毒直接损伤淋巴细胞或淋巴器官
抗病毒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IFN与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活化抗病 毒蛋白基因→转录抗病毒蛋白mRNA→合成抗病毒蛋白
干扰素的产生及其作用机制
IFN的生物活性
作用
1.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NK细胞:非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特异性免疫
抗的免疫的持续时间
潜伏期长,病毒血症,全身感染,抗原单一稳定→牢固(终生免疫) 潜伏期短,局部感染,抗原型别多,易变异→短暂免疫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