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基础知识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一、成立;二、巩固;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四、理论和道路的创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中国现代史
一、成立
1、筹备阶段
1949.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北平
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性质:起临时宪法作用
2、标志 1949.10.1 开国大典
毛泽东宣布
意义
对国外: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
2、推翻了三座大山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3、中国真正了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对国内
二、巩固
政治
1951 西藏和平解放 代表:阿沛阿旺晋美
意义 大陆统一 民族团结
经济
1950~1952土地改革
农业发展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严重阻碍社会发展
过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底 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摧毁封建的土地制度 消灭地主阶级
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人民的政权更加巩固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 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军事
1950-1953 抗美援朝
邱少云
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
精神:爱国主义 革命乐观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巩固了新生政权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为大规模建设铺平了道路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经济建设
1953-1957 工业化“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钢铁 煤炭 电力 机械制造等快速发展
重工业
一司:鞍山钢铁公司
三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厂
交通运输业
三条进藏公路
青藏 川藏 新藏
一桥:1957年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结果:1957底 超标完成
意义:改变落后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政治制度的确定
195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
规定人民代表大会为权力机关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体制改革
1953-1956 三大改造
农业:农业合作化运动
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私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
分析形势
1956中共八大
分析了当时主要的矛盾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良好的开端
经济失误
1958
“大跃进”
它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反映了s当时人们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1961
三年困难时期
对策:八字方针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政治失误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
最大冤案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
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71.9.13
“九一三事件”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结束标志
1976.10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理论和道路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意义:伟大转折
要跟遵义会议区分 它是生死攸关的转折
改革
农村
197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路
城市
1984
城市体制改革
意义:增强企业活力
1992 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意义: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对现代化建设起推动作用
是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开放
1984四个经济特区
深圳 珠海 厦门 汕头
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从点到线 从线到面”
邓小平理论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改革开放
1982 十二大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 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1992 南方对话 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7 十五大 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 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2 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 十九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