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一轮复习笔记,主要内容有4.1.1水循环、4.1.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补给关系、4.1.3河流特征、4.1.4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育二讲、4.2.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4.2.2海水运动形式,洋流、4.2.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地球上的水
第一讲
4.1.1水循环
类型
海陆间水循环
蒸发、大气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陆地内循环
蒸发、蒸腾、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降水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影响地表径流(最主要)
地下径流
降水
蒸发
下渗(路面硬化)
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全球水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
缓解热量收支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
影响蒸发的因素
蒸发能力
气温
风速
空气湿度
不相等
可蒸发量
水域面积
植被蒸发率
土壤湿度
影响水汽输送因素
距海远近
地形
风
形成降水的条件
充足水汽
降温
凝结核
影响地表径流因素
降水量(最主要)
流域面积(支流数)
植被
土壤质地
喀斯特地貌或沙质土壤区(易下渗)
人类活动
影响下渗的因素
地面性质
坡度
降水强度
降水持续时间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喀斯特地貌 多地下溶洞 地下河,地下水较多
4.1.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差异
大气降水
季节性冰雪融水(春季)
东北地区/春季汛期
冰川融水(永久性积雪)/夏季
青藏高原/西北地区
湖泊水 地下水
4.1.3河流特征
水文特征
流量—有无断流/季节变化/降水量
水位
汛期—出现时间
含沙量—植被/降水集中/地形,土壤
结冰期(凌汛)
水能—径流量/地势落差
水系特征
描述—源头出口/流向/河道深浅/流域面积/水系形状
影响因素
地形地质—相对高度/倾斜方向/山脉走向/岩性
气候
气候 地形 植被 土壤
4.1.4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水资源多少的影响
经济活动规模
经济效益
合理利用
开源/节流
第二讲
4.2.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海洋水的特征
海水温度
热量来源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
太阳辐射/洋流/海陆分布/季节
分布规律
时间
空间
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少/1000米以下保持低温变化小
海水盐度
因素
降水与蒸发
纬度 洋流—温度—溶解度
陆地径流(注入淡水)
海陆轮廓(封闭情况:海水交换)
总体分布规律
由副热带向南北两侧递减
盐度最高—红海/最低—波罗的海
4.2.2海水运动形式,洋流
海洋水常见的运动形式
波浪
风浪
海啸
潮汐
洋流
分类(按成因)
密度流
补偿流
风海流
形成过程
4.2.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影响
2.渔场
寒暖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
北海道渔场
北海渔场
上升补偿流
秘鲁渔场
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因素
营养物质(决定性)/光照/水温/盐度
分布区域
大陆架/河流入海口/寒暖流交汇/上升流
3.对海洋航行影响
海雾
4.扩大污染范围,加快进化速度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