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务管理第一章
财务管理第一章整理笔记,包括企业组织形式:营利性组织、公司基本活动、财务管理的目标、委托代理理论等。
编辑于2022-04-10 14:47:31财务管理
1.1 企业组织形式:营利性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
无限责任
责任形式
限于业主寿命
存续年限
转让困难
权益转让
不太突出
代理问题
只收个人所得税
税收待遇
成本较低
组建成本
难
筹集资金
(普通)合伙企业
无限连带责任
限于合伙人寿命
转让困难
不太突出
只收一道所得税
成本适中
适中
公司
有限责任
无限存续
转让容易
比较突出
双重课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
成本较高
易
缺点:双重课税、组建成本高、代理问题突出 优点:有限责任、无限存续、权益转让容易(约束条件: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提高了投资人资产的流动性,从而更容易在资产市场上筹集到资金)
1.2 公司基本活动
投资活动
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管理(第4-8章)
主体
公司
(不是个人或机构投资者)
对象
经营长期资产
不是流动资产或金融资产
方式
直接投资
不是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公司—经营资产;指实际控制实物资产,直接控制投资回报 间接投资:个人/机构投资者—证券/公司—经营资产;通过契约或更换代理人,间接控制投资回报
目的
获得经营所需实物资源
不是利息股利或再出售差价
依据
净现值原则
不是投资组合原则
短期投资
营运资本投资管理
制定营运资本投资政策
1. 保留多少现金以备支付, 1.2. 分配多少资本用于应收账款, 1.3. 分配多少资本用于存货
2. 对这些资本进行日常管理
筹资活动
短期筹资
营运资本筹资管理(第12章):短期投资管理
制定营运资本筹资政策
1. 短期金融负债管理(短期借款):决定向谁借入、借入多少短期资本
2. 短期经营负债管理(应付账款):决定是否需要采用赊购融资
长期筹资
长期筹资管理(第9-11章)
主体
公司
对象
长期资本
包括:权益资本和长欺负债资本(两者组合称为资本结构)
目的
满足长期资本需要
使用短期债务支持长期资产(短贷长投)
出售固定资产偿债的风险(偿债风险)
短期利率变化的风险(利率风险)
使用长期资本支持长期资产
锁定债务时间和利息支出,避免上述风险
方式
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向潜在的投资人直接筹资,如发行股票、债券 间接融资:指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银行)进行的融资,如银行借款
营业活动
1.3 财务管理的目标
(影响目标选择的因素:公司的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社会政策等)
利润最大化目标
缺点
1. 未考虑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2. 未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
3. 未考虑获取利润与所承担风险的关系
如果投资资本、利润取得时间、相关风险相同,利润最大化为=股东财富最大化
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标
考虑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每股收益=普通股净利润/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利润/股数
缺点
未考虑风险
未考虑利润取得时间
如果每股收益取得时间、相关风险都相同,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价最大化
优点
立场正确(股东立场):反应每股收益金额
反映每股收益的风险
反映每股收益取得的时间
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
缺点
测量不准确:使用存量的概念,没有全面考虑股东投入
如公司与股东之间的交易:分派股利-能影响股价,但不影响股东财富
如果股本投资资本不变,股价上涨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股价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
缺点
立场不正确:股东+债权人
如:增加借款可以增加企业价值,但是不一定增加股东财富
企业价值=债务市场价值+股东市场价值=债务市场价值+股东投资资本+股东权益市场增加值
测量不准确:使用了存量的概念
如果债务价值和股东投资资本均不变,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是财务管理目标的正确表述
立场正确
站在股东立场,增加股东财富
顾及他人
在满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后,增加股东财富(股东权益又称为剩余权益)
考虑周全
时间、投入、风险
测量准确
考虑了增量的概念
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股东投资资本
1.4 委托代理理论
(涉及股东、经营者、债权人)
目标
股东: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
债权人:按约获得利润、到期收回本金
经营者:增加报酬、增加休闲、规避风险
关系(冲突、协调、合作)
股东与经营者
冲突
道德风险
经营者为自己目标,不会尽最大努力实现股东目标
逆向选择
经营者为自己目标,背离股东目标(如:蓄意压低股价买入股票)
协调
监督
股东获取更多信息,在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时,减少报酬,甚至解雇(如:财务监督、信息披露、审计)
激励
使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鼓励采取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行动(如:奖金、股票期权;不含固定年薪)
最佳的解决方案: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三项之和最小的方法
股东与债权人
冲突
资产置换
股东不经债权人的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新项目
债权稀释
不征得债权人的同意而发行新债,致使旧债券的价值下降,致使债权人蒙受损失
协调
限制性/保护性条款
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规定借款的用途,规定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的额度等)
提前解除合同
发现公司有损害其债权利益意图时,拒绝进一步合作,不再提供新的借款或提前收回借款
1. 损害债权人利益: A. 提高股利支付率 B. 提高财务杠杆比率、提高资产负债率、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负债增加,偿还债务能力降低) C. 发行债券、加大高风险投资比例 2. 损害债权人利益: A. 提高利润留存率、非公开增发新股
其他知识点(不考,仅理解)
核心概念
货币时间价值(第三章)
货币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现值概念:不同时间点的金额不能直接加减,必须折算到同一的时间点(一般选现在或零点)
早收晚付:对于不附带利息的货币收支-与其早付不如晚付;与其晩收不如早收
风险报酬权衡
从客观角度把握风险(风险本身)
风险就是不确定性,本身是中性的概念
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权衡关系: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无风险-无风险报酬率
从主观角度把握风险(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假定投资者是风险规避型(共性)
如果风险相同,选择报酬更高
如果收益相同,选择风险更低
风险是负面的概念
在风险规避型中,风险规避程度有差别(个性)
激进型投资者;高风险高收益
保守型投资者:低风险低收益
基本理论
五大基本理论
现金流量理论
最为基础:关于现金、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的理论
价值评估理论
核心理论;关于内在价值、净增加值和价值评估模型的理论
风险评估理论
风险报酬平衡
投资组合理论
投资组合的收益=证券的加权平均收益
投资组合的风险不等于证券的加权平均风险
资本结构理论
研究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资本成本、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
现金流量理论的四大要素
现金
流动性最强
不含现金等价物
会计:现金包含现金等价物(如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财务管理:现金不含现金等价物
现金流量
包括流入量、流出量、净流量
自由现金流量
Free Cash Flow: 真正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
在企业价值评估中:FCF的现值是价值的本源,是企业的内在价值
在委托代理理论中,FCF是管理层腐败的温床,导致代理成本的发生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以自由现金流量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是理论最健全、使用最广泛的价值评估模型
利益相关者的理论
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与协调
含义
广义的利益相关者
包括了一切与企业决策有利益关系的人
狭义的利益相关者
指除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之外的相关关系人,对企业现金流量有潜在索偿权
广义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按与市场的关系分类)
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
股东、债权人
产品市场利益相关者
顾客、供应商
公会、社区等(非合同利益相关者)
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
经营者、其他员工
(其他分类)
合同利益相关者
定义
客户、供应商、员工等与企业存在合同法律关系受合同约束
利益协调
企业只要遵守合同约定就可以满足合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遵循诚信道德规范的约束
子主题
与合同利益相关者
享受法律保护低于合同利益相关者,受公司的社会责任政策的影响很大
非合同利益相关者
定义
社区居民等与企业存在间接利益关系无合同约束
子主题
利益协调
享受到的法律保护低于合同利益相关者;公司的社会责任政策,对非合同利益相关者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