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利率
金融学之利率,包括利息的来源与本质、计算方法,利率的基本理解、利率的基本理解、利率的决定、利率的结构等等。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该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希望大家可以牢记,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利率
利息
来源与本质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承袭古典经济学关于流动偏好的理论
利息是由于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之间在价值上的差别而产生的,是时间偏好的产物
利息的本质是对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
马克思的利息论:源于古典经济学理论
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利息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体现货币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从逻辑上讲,利息必须以借贷为基础并源于产业利润
利息是信用关系成立的条件,构成信用的基础,属于信用范围
计算方法
单利法:单纯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
I=P*r*n(本利和S=P(1+r*n)
复利法:将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再加入本金,一并计算出来的利息
S=P(1+r)^n
现值与终值
利率的基本理解
涵义
利率=利息/本金
分类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
基准利率与同行业拆借利率
现代金融理论市场各种利率水平的分解:利率=资金的纯时间价值+风险补偿
经济杠杆功能
宏观
积累资金
调节宏观经济
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
调节收入分配
微观
激励功能
对存款人
对借款人
约束功能
利率的决定
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起点: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间的分割
变化范围: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取决
借贷双方的竞争,即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传统习惯
法律法规
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
物价水平
国际利率水平
......
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
代表人物
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
费雪效应:预期通货膨胀率变化引起利率水平发生变动
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
储蓄S减少而投资I增加
利率上升
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
储蓄S增加而投资I减少
利率下降
特点
属于“纯实物分析”框架
根据实际因素和流量分析,完全忽视了货币因素和存量分析
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
利率取决于货币的供求数量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M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L是内生变量,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流动性偏好的动机
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综合古典利率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以可贷资金为中心概念,从可贷资金的供求结构入手来分析利率的决定
主要内容
可贷资金的需求
1.投资
2.新增的窑藏货币需求
可贷资金的供给
1.储蓄
2.银行系统新增发的货币供应量,包括中央银行增发的货币和商业银行所创造的信用
3.窑藏现金的启用
利率与可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IS-LM模型
均衡条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达到均衡且唯一
开放经济下的弗莱明——蒙代尔模型(IS-LM-BP模型)
均衡条件:只有在国内实体经济部门、国内货币部门和国外部门同时达到均衡,包括利率、汇率和国民收入达到均衡
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
经济周期
经济萧条,利率下降
经济繁荣,利率上升
经济复苏,利率上升
经济危机,利率逐步上升
财政政策
利率管制
风险因素
期限因素
利率的结构
风险结构
违约风险
流动性风险
税收政策风险
购买力(通货膨胀)风险
期限结构
利率(收益率)曲线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预期理论
市场分割假说
偏好停留假说
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
影响期限结构的因素
对利率的预期
资金在不用期限市场之间的流动程度等
对流动性的偏好
中国利率制度的改革
利率市场化内涵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启示
利率改革目标
利率市场化步骤
先外币、后本币
先贷款、后存款
先存大额长期、后存小额短期
利率市场化措施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