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长期筹资方式
财务管理第五章 长期筹资方式笔记,归纳了长期借款筹资、发行普通债权筹资的方式和优缺点等内容,有助于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
编辑于2022-04-13 11:39:10长期筹资方式
长期筹资方式
企业筹资活动:企业作为筹资主体,根据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资本结构调整等需要,通过一定的金融市场和筹资渠道,采用一定的筹资方式,经济有效的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
短期筹资
营运资本管理的内容
长期筹资
是企业筹资的主要内容
投入资本
发行股票
发行债券
长期借款
融资租赁
意义
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的资本规模,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变化,需要追加筹资
为了稳定一定的供求关系并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对外开展投资活动也需要筹集资本
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变化,适时采取调整企业资本结构的策略,也需要筹集资本
动机
扩张性筹资动机
扩大生产规模或增加对外投资,处于成长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调整性筹资动机
调整现有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企业各种筹资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合理确定股权与债务资本结构
合理确定短期资本与长期资本的比例
混合性筹资动机
既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又为了调整资本结构
原则
合法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
寻求最优的长期筹资组合
合理性原则
合理确定所需筹资的数量
及时性原则
渠道
政府财政资本
国有企业筹资主要来源
银行信贷资本
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
租赁公司
保险公司
证券公司
其他法人资本
民间资本
企业内部资本
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资本
类型
按资本来源范围
内部筹资
通过留用利润形成的(无需花费筹资费用)
外部筹资
投入资本
发行股票
发行债券
是否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
直接筹资
直接与资本所有者协商
投入资本
发行债券
发行股票
程序复杂,准备时间长,筹资效率低,费用高,领域广,可使企业最大限度筹集社会资本,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和资信度
间接筹资
银行借款
融资租赁
过程简单,手续简便,筹资效率高,费用低,筹资范围窄,主要为了满足企业资本周转需要
按资本属性不同
股权性筹资
股权资本(权益资本)
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可自主调配运用的资本
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非配利润
特性
所有权归企业的所有者,凭所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并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或无限责任
企业对股权资本依法享有经营权
方式
投入资本
按所有权的归属
股权资本
投入资本和留用利润构成
债务资本
投资者出资形式
现金方式
非现金方式
实物资产投资
无形资产投资
优缺点
优点
能提高企业的资信和借款能力
能够尽快的形成生产经营能力
不仅可以筹集到现金,还可以获取所需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
财务风险较低
缺点
资本成本较高
产权关系不够明确
发行股票
普通股
股票:股份有限公司为筹措股权资本而发行的有价证券,是持股人拥有公司股份的凭证
公司发行的代表股东享有平等权利,义务,股利不固定的股票,是最基本的股票
享有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股利分配在优先股之后
对公司的剩余财产的请求权位于优先股之后
增发新股时,普通股股东具有优先认购权,可以优先认购公司发行的股票
优缺点
优点
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
盈利适合分配股利
盈利少可以少支付或不支付股利
普通股股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无需偿还
是公司的永久性资产,除非公司清算,才 予以清偿
风险小
能提升公司的信誉
缺点
资本成本较高
股利从所得税后利润中扣除
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若以后增发普通股,可能会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
优先股
是公司发行的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取股利和公司剩余财产的股票
发行价格
将股票出售给认购者所采用的价格,即投资者认购股票时所支付的价格
定价原则
平价发行
溢价发行
发行价格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债务性筹资
债务性筹资(债务资本)
长期借款
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按担保方式
保证贷款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
抵押贷款
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担保的贷款
质押贷款
债务人或第三人以其动产或权利作为质押,将该财产作为债券担保的贷款
银行借款信用条件
授信额度
企业向银行借款的最高限额(企业可随时按需要向银行借款)
周转授信协议
经常被大公司使用的正式授信额度,向企业收取一定的承诺费用,按企业未使用授信额度的一定比率(千分之二)计算
补偿性余额
银行要求借款企业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款额的10%-20%的平均存款余额留存银行
目的是为了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提高贷款的有效利率,以补偿银行的损失
企业对贷款银行的选择
银行对贷款风险的政策
有些银行倾向于保守政策,只愿意承担较小的贷款风险;有些银行富有开拓性,敢于承担较大的风险
银行与借款企业的关系
是由以往借款业务形成的
银行为借款企业提供的咨询与服务
银行对贷款专业化的分工
长期借款优点
借款筹资速度较快
发行股票,债券筹集长期资金,需做好发行前的各种工作,发行需要一定的时间,故耗时较长,程序复杂
借款资本成本较低
利息在所得税之前列支,借款利息一般低于债券利息
借款筹资弹性较大
企业与银行直接商定贷款的时间,数额及利息
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长期借款缺点
借款筹资风险较大
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和固定的偿付期限
借款筹资限制条件较多
会影响企业以后的筹资和投资活动
借款筹资数量有限
发行债券
债券是债务人为筹集债务资本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向债权人还本付息的有价债券
资格: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独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可转换债券
债券持有人可将其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的债券
发行价格
决定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
债券面额
票面利率
债券的名义利率,在发行债券之前已经确定,在债券票面上注明,一般而言,债券票面利率越高,发行价格越高
市场利率
衡量债券票面利率高低的参照系,市场利率越高,债券发行价格越低
债券期限
期限越长,债权人风险越大,要求的利息报酬越高,发行价格可能就低
确定债券发行价格的方法
平价
债券的票面金额作为发行价格
溢价发行
高于债券面额的价格发行债券
折价发行
低于债券面额的价格发行债券
发行价格由两部分构成
债券面额以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折算的现值
各期利率以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折算的现值
债券筹资优缺点
优点
成本较低
债券利息允许在所得税前支付,公司实际负担的债券成本一般低于股票成本
能够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债券持有人一般只收取固定利息,更多的利润分配给股东或留用公司经营,从而增加股东和公司的财富
能够保障股东的控制权
债券持有人无权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
便于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
缺点
财务风险较大
有固定的到期日,并须定期支付利息
限制条件多
债券筹资的数量有限
发行公司流通在外的债券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融资租赁
租赁:出租人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资产租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经济行为
经营租赁
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租赁设备,并提供维修保养和人员培训等的服务性业务,通常为短期租赁,目的是为了获得设备的短期使用以及出租人提供的专门技术服务
特点
承租企业需要随时向出租人提供租赁资产
租赁期较短
承租企业可以按规定提前解除租赁合同,对承租企业较有利
出租人提供专门服务
租赁期满或合同中止时,租赁设备由出租人收回
融资租赁
租赁公司按照承租企业的要求融资购买设备,并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较长期限内提供给承租企业使用的信用性业务。目的是融通资本(长期租赁)
特点
一般由承租企业向租赁公司提出正式申请,租赁公司融资购进设备租给承租企业
租赁期限较长,一般为一年以上
租赁合同比较稳定,规定的租期内非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中途解约
承租企业负责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但无权拆卸改装
租赁期满,一般有续租,留购或退还,通常由承租企业留购
方式
直接租赁
售后租赁
先将资产卖给租赁公司,再作为承租企业将所售资产租回使用,并按期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
杠杆租赁
承租人
出租人
贷款人
决定租金的因素
租赁设备的购置成本
预计租赁设备的残值
设备期满时预计残值的变现净值
利息
租赁手续费
租赁期限
租金的支付方式
租金的测算方法
平均分摊法
每次支付的租金=((购置成本-预计残值)+利息+手续费)/租期
等额年金法
每年支付的租金=PVA/PVIFA
优缺点
优点
能够迅速获得所需资产
限制条件较少
可以免遭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
这种风险由出租人承担,承租企业不必承担
全部租金通常在整个租期内分期支付,可以适当降低不能偿付的风险
租金费用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承租企业能够享受节税利益
缺点
成本较高
租金总额通常要比设备价值高出30%
特点
体现企业与债权人的债权与债务关系
债权人有权按期索取债权本息,无权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与利润分配,对企业其他债务不承担责任
企业对持有的债务资本在约定的期限内享有经营权,并承担按期还本付息的义务
混合性筹资
兼具股权性筹资和债务性筹资双重属性
发行优先股
特点
优先分配固定的股利
优先分配公司的剩余财产
优先股股东一般无表决权,无权参与公司经营管理
优先股可由公司赎回
可赎回优先股
不可赎回优先股
发行价格
发行价格和票面股息率应当公允,合理,发行价格不得低于优先股票面金额 (不可折价发行)
优缺点
优点
一般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付本金
股利既有固定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保持普通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缺点
资本成本低于普通股,但高于债券
制约因素多
可能形成较重的财务负担
要求支付固定股利,但不能在税前扣除
发行可转换债券
公司发行并规定债券持有人在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条件可将其转换为发行公司普通股的债券
具有债务与股权筹资的双重属性(混合性筹资)
优缺点
优点
有利于降低资本成本
有利于筹集更多资本
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
有利于避免筹资损失
缺点
转股后将失去利率较低的好处
利得与损失
利得
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损失
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会计科目:其他综合收益
不影响净利润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
会计科目: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
不影响净利润
影响利润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