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本会计第三章《会计假设》
这是一篇关于基本会计第三章《会计假设》的思维导图。内容包括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要素确认计量及要求、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知识框架:会计对象(抽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资金循环和周转: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资金、会计要素(具体)、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主体假设
涵义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作用
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是其他会计假设的基础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是合理选择会计程序及方法的基础
是‘会计分期’的基础
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月季年)的会计期间
人为划分
首尾相接
时段相等
区分本期与非本期,是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前提
准确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资料
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可靠性
取决于真实性、可核性、中立性
相关性
取决于信息预测价值、信息反馈价值
可理解性
清晰明了
可比性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
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
实质重于形式性
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如融资租赁
重要性
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单独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
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可适当简化核算或合并反映
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损失
及时性
时效性
可靠性与及时性相矛盾,力求做到稳中求快,快中求稳
会计信息要素确认、计量及要求
会计要素的确认
符合要素的定义
经济利益可能流入或流出
能够可靠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单位
名义货币单位(假设币值稳定0
不变货币单位(币值波动)
会计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划分收益性之处与资本性支出
收入与费用配比
历史成本计量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现收现付制)
以款项实际是否收到或支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
以应收应付的款项作为确定本期的收入和之处的标准
权责发生制是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