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细菌学概述
原理:经过初染和媒染后,细胞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碘大分子复合物,脱色剂乙醇虽可溶解细菌细胞膜脂质成分,但不容易损伤厚的肽聚糖层,且乙醇的脱水作用使G+菌细胞壁收缩,阻碍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使结晶紫脱色慢;而G-菌细胞壁疏松,肽聚糖层薄,以脂质外膜为主要结构,乙醇溶解脂质后容易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结晶紫-碘复合物容易溶出,使细菌很快脱色,经复染呈红色。
这是一个关于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思维导图。导图从微生物 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噬菌体及其对细菌遗传性的影响、微生物变异的常见类型、微生物变异的机制及其修复几个方面的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细菌学概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细菌的营养物质、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的繁殖方式、细菌的培养方法、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细菌学概述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
多形性
细菌在不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或培养时间过长时,其基本形态往往发生变化,出现梨形、气球形等不规则形态
杆菌
螺旋菌
细菌的细胞结构
基本结构
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90%肽聚糖
厚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10%磷壁酸
特有
革兰阴性菌
外膜
脂蛋白
脂质双层
脂多糖
脂质A
内毒素发挥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成部分
核心多糖
特异性多糖
胞质间隙
肽聚糖
薄
细胞壁主要功能:①保护细胞;②维持细胞基本形态;③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④阻挡酶蛋白和抗生素进入细胞;⑤与细菌致病性、抗原性有关。
细胞质膜
磷脂
蛋白质
多糖
生理功能:①选择性控制细胞内、外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运输;②维持细胞内正常的渗透压;③参与细菌的产能代谢;④是合成细菌细胞壁及壁外各种附属结构的场所;⑤参与DNA的复制和子细胞分裂;⑥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为鞭毛旋转运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及内含物
核糖体
胞质颗粒
聚-β-羟丁酸
储藏碳源、能量、降低细胞内渗透压
异染颗粒(聚磷酸颗粒)
储藏磷元素、能量、降低细胞内渗透压
羧酶体
自养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
核质
无核膜、核仁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特殊结构
荚膜
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向细胞壁外分泌一层疏松、透明、排列有序且不容易被清除的黏液状物质 营养丰富时产生 一般为多糖,少数细菌荚膜为多肽 主要功能:①保护细菌,荚膜使侵入动物机体的病原菌免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含水量丰富可帮助菌体抵抗干燥环境;②储存一定营养物质;③堆积细菌代谢废物;④附着作用;⑤作为通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
芽胞
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胞浆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营养缺乏时产生 意义:①芽胞大小、形态及在菌体细胞中的着生位置随菌种而异,是细菌鉴定的形态学指标;②作为消毒灭菌的标准 特点:厚壁、通透性差、含水量极低,对热、干燥、辐射、化学药物及其他不良环境均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休眠能力极强。由于每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芽胞,在适宜条件下,一个芽胞只能重新萌发成一个菌体细胞,因此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体,而是休眠状态
鞭毛
某些细菌从细胞内向外伸出一根或数根细长、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运动的“器官” 意义:①鉴别细菌;②用于细菌分型。 功能;①细菌的运动“器官”;②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菌毛
普通菌毛
功能:①黏附作用; ②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导致感染
性菌毛
比普通菌毛长但少,仅见于少数G-
某些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纤维、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丝状物 主要组成成分是菌毛蛋白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阳菌为紫色,阴菌为红色
结晶紫初染
碘液媒染
乙醇脱色
番红复染
细菌的营养物质
水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
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且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需要借助外源加入的、微量就可以满足细菌生长繁殖的一类有机物质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充足的营养物质
合适的酸碱度
适宜的温度
气体环境
专性需氧菌
仅能在有氧的环境下生长
微需氧菌
只能在较低氧分压下才能正常生长
耐氧菌
可在分子氧存在下进行厌氧生长
兼性厌氧菌
有氧或无氧下均可生长
专性厌氧菌
只能在无氧环境中生长
细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二分裂
代时:细菌数量倍增时所需要的时间;代次:一个代时的时期。 如一个大肠杆菌的代时是20分钟,一个小时可以分裂三个代次的细胞
细菌的培养方法
固体培养基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由单个细菌大量繁殖所形成的细菌群体 菌苔:菌落的群体 可以依据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分类
液体培养基
用于收集细菌、获得发酵产物及菌种的鉴定
半固体培养基
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型、测定某些生化反应及菌种的保藏 穿刺接种:如果是无动力的细菌,可见到细菌仅沿穿刺线呈线状生长,如果是有动力的细菌,沿穿刺线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浑浊生长
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
生长曲线
将一定数量的菌种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定时取样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曲线
迟缓期
不分裂,活菌数不变,代谢活跃 意义:此时菌体的遗传保守性差,给予低于致死量的外界因素都可以导致变异,是诱变育种的最佳时期
对数期
生长数>死亡数,生长繁殖快,代谢旺盛,生物性状典型,对环境敏感 意义:观察形态、染色性、做药敏实验、做种子
稳定期
生长数=死亡数,活菌数稳定,代谢产物开始积聚,芽胞开始形成 意义:收获细菌的代谢产物、观察芽胞
衰亡期
生长数<死亡数,活菌数减少,形态改变,甚至自溶 意义:芽胞菌种保藏
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的毒力
侵袭力
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进入体内定植、扩散、繁殖的过程
黏附素
黏附是细菌感染的关键步骤
侵袭性物质
侵袭素
细菌侵袭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
侵袭性酶
协助病原菌在机体内的定植、繁殖及扩散
细菌生物膜
利于细菌附于支持物表面,阻挡抗生素的渗入等
毒素
细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害作用
外毒素
可以失去原有毒性而保留其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 作为疫苗接种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 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作用
内毒素
无组织细胞选择性
病原菌的侵入数量
病原菌的侵入途径
细菌感染的来源与类型
感染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
病人,带菌者,患病动物及环境
内源性感染
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移位定居
感染的类型
隐性感染
免疫力>毒力,获得免疫力
潜伏感染
免疫力≈毒力
显性感染
免疫力<毒力,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