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中海洋和陆地水思维导图,导图介绍了: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海洋、河流、冰川、地下水、湖泊与沼泽
编辑于2022-04-17 14:49:04海洋 和陆 地水
地球水循环 与水量平衡
地球水循环过程
全球 水量 平衡 及其 特点
(1)水循环是。①大部分直接降落在海洋中;②另一部分水汽被输送三种情况:a.通过蒸;b.渗入地下;c.内流区 (2)水量平衡①全球水量平衡方式依据质量守恒定律。②年平均大洋淡水平衡方程式③全球水量平衡因素 a.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b.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 c.大陆气团对陆地 d.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④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
海 洋
海 洋
海洋起 源过程
(1)海洋起源三种假说①洋壳是原生的。②海底扩张。③熔融岩浆 (2)大洋化过程①地台型地壳(陆壳)②地壳大洋化需要充足的能源③在大洋化过程中
海及其分类
称为海。(1)内海(2)边缘海(3)外海(4)岛间海
海水 的组成
(1)海水的化学(2)海水的盐度和氯度 (3)海水盐度的地区分异①大洋盐度②高纬区③在南北纬
海水的温度、 密度和透明度
(1)海水的温度①海水的温度决定②海水温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a.季b.日 (2)密度(3)颜色与透明度①决定。②以直径
潮 汐 和 洋 流
潮汐现 象及相 关概念
(1)潮汐现象与引潮力①潮汐现象,称为涨潮,反之,称为落潮。称为高潮,称为低潮。即潮差,叫大潮,反之即小潮。②引潮力,③潮汐的周期变化 a.日变化一日之内发生两次涨落潮,b.月变化在一个朔望月内,第一,大潮朔日和望日,第二,小潮上弦和下弦日,三个星体的中心小潮。
潮流的类型
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
波浪及 其类型
波浪是(1)波浪及其类型,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波高四个要素。①波浪类型 “风浪” “深水波” “强制波” “浅水波” “自由波” “潮波” 气压波”等 ②波浪的能量1移动距离;2波浪周期
波浪折射的概念
①海浪的折射波峰线②不同海岸波浪的折射
洋流的成 因和分类
洋流是(1)洋流的成因和分类①按成因分类,按照成因,洋流可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②按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按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暖流和寒流。
大洋表层 洋流模式和 主要洋流
①洋流模式a.北半球的风吹动 b.30°~60°N的西南风 c.赤道无风带两侧 ②大洋表层主要洋流a.亚热带环流,b.北赤道洋流,c.南太平洋亚热带 ④南大西洋亚热带环流,⑤印度洋亚热带环流只见于赤道以南。
大 洋 水 团
①定义及分类称为水团。按水团深度标准划分为:a.表层水团 b.中心水团c.中层水团d.深层与底层 ②主要大洋的水团情况a.大西洋的水团情况第一,南、北大西洋的中心第二,北大西洋b.太平洋的水团情况第一,整个太平洋。第二,太平洋深层水团普遍流动迟缓。c.印度洋的水团情况第一,印度洋赤道上的第二,印度洋基本上没有深入北
海 洋 资 源
海洋资源 的类型 及其特点
海洋资源,主要是(1)海水化学资源(2)海底矿产资源①石油和天然气。②海滨砂矿。③磷钙石、海绿石和煤、铁、铜、④锰金属泥质⑤含金属沉积物是指(3)海洋动力资源(4)海洋生物资源海洋中共有20多万种生物。①鱼类。②无脊椎多。③鲸、海豚、海龟
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海洋是(2)海洋是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的主要接收者和蓄积者。
海洋环 境保护
1)海洋环境污染由(2)海洋环境保护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a,查明海洋自净能力b,限制进入海洋的污染物数量c,适当的安排生产和合理的开发资源d,积极开展废水净化处理等已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
河 流
河 流
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①河流是②水系是③流域是
水系形式
水系形式是①树枝状水系②格状水系③长方形水系
河流纵横 断面的特点
①落差,②河流的纵断面图③河流纵断面的类型河流纵断面分为四种类型:a.直线形纵断面; b.平滑下凹形纵断面;c.下落形纵断面; d折线形纵断面。
水情 要素 的 基本 概念
(1)水位是指①平均水位是单位时问内水位的平均值。②中水位是一年中观测水位值的中值。③常水位指一年中水位最常出现值。④相应水位是指河流各站的水位过程线上,上下游站在同一次涨落水期间位相相同的水位。⑤水位过程线用纵坐标表示不同时间的水位高度,横坐标表示时间,可绘出水位过程线。 ⑥相应水位线用纵轴表示上游站水位,横轴表示下游站水位,可绘出两个测站的相应水位曲线。 (2)流速是 (3)叫做流量。①影响水温的因素a.河流的补给特征是影响河水温度状况的主要因素第一,由冰川第二,从大湖泊流;第三,地下水。第四,太阳辐。b.中低纬c.水源d.河流流向②冰情当气温降到0℃以下
径 流 和 补 给
河川径流的形 成和集流过程
(1)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径流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几个特征阶段。①停蓄阶段,称为填洼。②漫流阶段,即坡面漫流。③河槽集流阶段叫做河槽集流。
常用径流 计量单位的概念
①流量是②径流量是③径流模数是指④径流深度⑤径流变率⑥径流系数
径流变 化的相 关概念
①年内变化,根据一年内河流水情的变化,可以分a.汛期又称为夏汛。 b.平水期,c.枯水期,又可称冰冻期。②年际变化 (2)特征径流①洪水,按来源可分为:a.上游演进洪水。b.当地洪水,②枯水,称为枯水径流
河流补给的 形式和特点
(1)河流补给的形式。(2)各种补给的特点①降水补给,②融水补给,③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和均匀两大特点。a.深层b.浅层。④湖泊与沼泽水补给,⑤人工补给
分 类 和 影 响
河流分 类原则
①河流分类的意义②河流分类的原则a.以河流的水源b.根据径流的水源和最大c.根据径流年内分配d.根据径流的季节变化,e.根据河槽的稳定性来划分f.根据河流及流域
我 国 河 流 的 分 类
①东北型河流。其主要水文特征是:a.由于冰雪消融。b.春汛延续时间较长,c.河水一般在10月末或11月初结冰d.纬度较高 ②华北型河流包括辽河、海河、黄河以及淮河北侧各支流。其主要特征是:a.每年有两次汛峰 b.夏汛出现于6月下旬至9月,c.雨季多暴雨 ③华南型河流。其特征是 a.地处热带、亚热b.雨季长c.最大流量 ④西南型河流。其特征是: a.一般不受降雪和。 b.径流与降水变 c.河谷深切 ⑤西北型河流其特征是: a.主要依靠高山冰b.产流区主要在高山区 ⑥内蒙古型河流 a.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夏季径流明显集中。c.冰冻期可长达半年。 ⑦青藏高原型河流 a.以冰雪补给为主。b.东南边缘的c.春末洪水与夏汛
河流与地理环 境的相互影响
河流是(1)地理环境对河流的影响①河流的地理分布②其他自然地理要素 (2)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河流既是山地景观的创造者,积累者②荒漠地区绝大多数绿洲
冰 川
成冰作用
冰川类 型及其 特点
通常按照冰川形态、规模及地方①山岳冰川 a.悬冰川b.冰斗冰川c.山谷冰川 ②大陆冰川。③高原冰川也叫冰帽。④山麓冰川
冰 川 对 地 理 境 的 影 响
(1)在极地和中低纬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 (2)在地球水圈的水分循环中,冰川起着重要的作用。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 (3)大气降水到达冰川表面的降水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冰川不仅是河流的补给来源,还是其调节者。 (4)冰川推进时,将毁灭它所覆盖地区的植被,迫使动物迁移,土壤发育过程亦将中断。 (5)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
地 下 水
地下水的 物理性质 和化学成 分及其 相关概念
(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①温度②颜色③透明度 ④相对密度,⑤导电性⑥放射性⑦嗅感和味感 (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①气体a.生物化学成因的气体b.空气成因的气体c.化学成因的气体d.放射性成因气体②氢离子浓度,③离子成分和胶体物质,
岩石的水 理性质及 其相关概念
(1)容水性(2)持水性(3)给水性称为给水度。 (4)透水性透①透水岩石。②半透③不透水岩石。
地下水 的运动 形式
(1)地下水的动态 (2)地下水的运动地下水的运动形式一般分为两种:①层流运动。②紊流运动
地下水 按埋藏 条件 的分类
(1)基本概念①饱水带 ②包气带。③潜水面 (2)分类,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按其储存空隙的种类又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这两种分类互相平行,即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都可按储存空隙各分三类。(1)上层滞水(2)潜水(3)承压水
湖 泊 与 沼 泽
湖泊的 成因 和类型
湖泊是。①成因②分类:a.湖水来源海迹湖和陆②根湖水与径流内陆湖和外③矿化程度淡水湖和咸④湖水温热带湖、温带湖和极地。⑤时间久暂,间歇湖、常年湖
湖水的性质
①颜色和透明度②温度,③化学成分
湖泊的 水文特征
①湖水的运动 a.定振 b.湖流 ②水位变化和水量平衡
沼泽 的成因
称为沼泽。基本上两种情况。①水体沼泽化。②陆地沼泽化a.森林沼泽化b.草甸沼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