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印光大师:了凡四训序
本序撮取圣贤克己复礼闲邪存诚之意,对《了凡四训》的精神实质加以阐明,指出“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就是要做到至诚明达,而这正是了凡一生的写照,值得我们后辈深思效仿!
"简单学习之道:专注与正念是成功的基石!" 掌握八个学习原则:正定、正念、正勤、正命、正行、正语、正思、正见,用正确方法专注学习。天资 敬业必成,散漫注定失败。坚持听课四原则,压缩娱乐投入,善用工具,循序渐进。知行合一,教学相长,时刻反思,保持热情。用简洁语言分享见解,传递学习信心,每一步稳扎稳打,终达中等以上标准。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通关宝典来了!精选20类高频考题,覆盖《水浒传》《骆驼祥子》《西游记》等12部核心名著。内容包含:一、选择题/填空题速解技巧二、情节概括与人物形象分析模板三、名著对比题专项突破(如《西游记》vs《海底两万里》想象手法对比)四、易错题强化与真题实战训练,附《红岩》象征意义等典型例题解析,助你快速掌握"慌忙上马"类细节题答题要点。"
【中考必背名句精粹】20句经典诗文,一网打尽历史兴亡、人生哲思与自然壮美!从《论语》的智慧到张养浩"兴亡百姓苦"的慨叹,曹操笔下星汉灿烂的胸襟,《关雎》的比兴之美,再到陆游"柳暗花明"的绝处希望。涵盖三峡疾风、落红护花、新老交替之思…每句皆附核心考点提示,助你精准掌握默写关键。聚焦民生视角、哲理意象与修辞手法,150字浓缩古诗文精华!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周工作总结与下周工作计划
内衣测评
端午节
怎么美白?
财富规划思维导图
家庭战略转移思考
篮球大纲
预警类型
《断舍离》读书笔记
2019年年中总结(闵利利)
印光大师:了凡四训序
圣贤之道
唯诚与明
圣狂之分
在乎一念
圣罔念则作狂
狂克念则作圣
其操纵得失之象
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
须知
诚之一字
乃圣凡同具
一如不二之真心
明之一字
乃存养省察
从凡至圣之达道
然在凡夫地
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
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
此想既生
则真心遂受锢蔽
而凡所作为,咸失其中正矣
若
不加一番切实工夫
克除净尽
则
愈趋愈下
莫知底极
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
可不哀哉!
然作圣不难
在自明其明德
欲明其明德
须从格物致知下手
倘
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
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
欲令
真知显现
当
于日用云为
常起觉照
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
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
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
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预计,去不留恋
若或
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
如与贼军对敌
不但不使侵我封疆
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
其制军之法
必须严以自治,毋怠毋忽
克己复礼,主敬存诚
其器仗须用
颜子之四勿
曾子之三省
蘧伯玉之寡过知非
加以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与之相对
则军威远振,贼党寒心
惧罹灭种之极戮
冀沾安抚之洪恩
从兹
相率投降,归顺至化,尽革先心,聿修后德
将不出户,兵不血刃,举寇仇皆为赤子,即叛逆悉作良民
上行下效,率土清宁,不动干戈,坐致太平矣
如上所说
则由格物而致知
由致知而克明明德
诚明一致,即凡成圣矣
其或根器陋劣,未能收效
当效赵阅道
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
不敢告者,即不敢为
袁了凡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命自我立,福自我求
俾造物不能独擅其权
受持功过格
凡举心动念,及所言所行
善恶纤悉皆记,以期善日增而恶日减
初则善恶参杂,久则唯善无恶
故能
转无福为有福
转不寿为长寿
转无子孙为多子孙
现生
优入圣贤之域
报尽
高登极乐之乡
行为世则,言为世法
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可自轻而退屈?
或问
格物
乃穷尽天下事物之理
致知
乃推极吾之知识,必使一一晓了也
何得
以
人欲为物
真知为知
克治显现为格致乎?
答曰
诚与明德
皆约自心之本体而言
名虽有二,体本唯一也
知与意心
兼约自心之体用而言
实则即三而一也
格致诚正明
五者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
其检点省察造诣工夫
明为总纲,格致诚正乃别目耳
修身正心诚意致知,皆所以明明德也
自心本有之真知为物欲所蔽
意不诚而心不正矣
能格而除之
则是
慧风扫荡障云尽
心月孤圆朗中天矣
此
圣人示人
从泛至切
从疏至亲
之决定次序也
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俾吾心知识悉皆明了,方能诚意者
唯博览群书遍游天下之人,方能诚意正心以明其明德
未能博览阅历者
纵有纯厚天姿
于诚意正心,皆无其分
况其下焉哉
有是理乎
然
一切不深穷理之士与无知无识之人
闻理性
多皆
高推圣境
自处凡愚
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
告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
或善或恶
各有其报
则必
畏恶果而断恶因
修善因而冀善果
善恶不出身口意三
既知因果
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
虽在暗室屋漏之中
常如面对帝天
不敢稍萌匪鄙之心
以自干罪戾也已
大觉世尊普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
狂者
畏其拘束,谓为著相
愚者
防已愧怍,谓为渺茫
除此二种人,有谁不信受?
故梦东云
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
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
此理势所必然也
从凡夫地乃至圆证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
有不信因果者
皆自弃其善因善果
而
常造恶因,常受恶果
经尘点劫,轮转恶道
末由出离之流也
哀哉!
圣贤千言万语
无非
欲人反省克念
俾吾心本具之明德
不致埋没
亲得受用耳
但人由不知因果,每每肆意纵情
纵毕生读之
亦
只学其词章,不以希圣希贤为事
因兹当面错过
袁了凡先生训子四篇
文理俱畅,豁人心目
读之自有欣欣向荣,极欲取法之势
洵淑世良谟也
永嘉周群铮居士
感佩之极
祈上海商务印书馆铸铅为板,以公同志
又印送若干,以结法缘
祈予为序
因撮取圣贤克己复礼闲邪存诚之意,以塞其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