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心理解
整理b站老师的中心理解讲解,中心理解题是历年来省考题目中容易出现有争议题的地方,遇到争议题可以跳过,可以多思考更严谨的国考题的解题思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党章建设思维导图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中心理解题
一、总体思路
1.有重点→精炼浓缩,同义替换。
2.无重点→全面概括,提取共性。
二、具体操作
1.划分层次,寻找文段重点。
2.对比择优,反推化解纠结。
三、划层次,找重点
(一)宏观上:行文角度
1.有总有分类 总句更重要,分句服务于总句。
(1)总句:得出观点或对策的句子。
①形式:关联词:转折、因果、递进。
②内容: 评论:对现状做出的评价; 对策:为解决问题。
(2)分句:服务于观点的句子。
背景引入 伴随状语、时间状语、下定义
做题要点: 位置一般在段首; 句子长度不定,可能为半句,也有可能为一句或几句; 围绕背景设置的选项一般不选。
举例论证 例如,比如,出现具体的地名、人名、机构名、书刊名等
做题要点: 例子本身不是重点句; 例子之前或之后往往出现其服务的观点; 完全围绕例子的选项不选; 观点易懂时,例子可略读,难懂时,借助例子理解观点。
原因解释
做题要点: 标志词有时会省略(因为、由于等); 原因之前或之后往往出现其服务的观点句; 完全围绕原因的句子一般不选。
正反论证
标志: 正面论证:如果/一旦/倘若……观点……,就会+积极影响/意义 反面论证:如果不/一旦不/倘若不……观点……,那么/否则/反之+消极影响/意义
做题要点: 如果、一旦等标志词有时会省略; 正反论证的影响不是重点,论证的观点更重要; 完全围绕影响的选项一般不选; 反面论证考频高,支持的观点常常是对策。
观点援引
做题要点: 两种类型:正向援引+结论引导词or反向援引+转折引导词; 注意“有人说”、“传统观点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等一家之言出现,是作者反驳的; 权威专家的观点,是作者赞同的。
2.提出对策类
(1)直接给出对策
①对策是重点,提出、分析问题/原因、影响的是非重点。
②选择有针对性的对策。“内容大于形式”
(2)反面论证给出对策
①形式:提出问题/观点+反面论证;
②要点:将论证反过来即对策;所支持的对策是重点,消极影响不重要;警惕假设变现实是错误选项。
(3)文段分析/提出问题,未给出对策
优选针对性对策,内容大于形式
没有针对性对策或者对策错误,选择问题本身的同义替换。
3.并列结构类
(1)选项特征
正确选项:全面概括/提取共性
错误选项:表述片面/无中生有
(2)文段特征
标志:关联词及标点符号此外、除外、同时、以及、“;”等
格式整齐、层次分明:排比句式及时间顺序。
无其他明显标志:同一主体的不同点、不同主体的共同点。
(二)微观上:复句的角度
1.转折关系
(1)转折之后话题相反
(2)提出新话题
2.因果关系
结论是重点
3.必要条件关系
必要条件为重点
4.并列关系
全面概括,提取共性
5.递进关系
递进之后程度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