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配种:母猪一个发情期内,同一头公猪间隔8-12h交配两次
双重配种:母猪一个发情期内,两头公猪间隔10min各交配一次
假死仔猪:仔猪出生时,有的虽不能呼吸,但脐带基部和心脏仍在跳动
母猪年生产力:能繁母猪平均每年生产的断奶仔猪的数量
早期断乳:通过缩短哺乳期来达到缩短生产周期、增加母猪年产仔窝数的目的
断乳(保育)仔猪:断乳至 60-75 日龄的仔猪称为保育仔猪,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另一重要生产阶段
后备猪:出生后第5个月龄到开始配种前的留作种用的公(母)猪。
短期优饲:即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营养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上提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
直线肥育:从育雏开始到出栏一直喂高蛋白、高能量的配合饲料
PSE 肉:猪屠宰后肌肉出现颜色灰白(pale)、质地松软(soft)和表面渗水(exudative)的特征,是劣质肉的主要表现形式
DFD肉:肉是宰后肌肉pH值高达6.5以上,形成暗红色、质地坚硬、表面干燥的干硬肉,由于DFD肉pH值较高,易引起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了肉的腐败变质,大大缩短了货架期,并且会产生轻微的异味。
我国现有的猪种资源可分为地方猪种,培育猪种,引入猪种
按猪的体形外貌、生产性能特点以及生活环境条件,可将我国地方猪种分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高原型六种类型。
体况良好的妊娠母猪,通常在产前3-5天开始逐步减少精料喂量,避免产后初期乳汁过多、过浓而引起仔猪下痢或母猪发生乳房炎。
仔猪断钆后生长缓慢甚至减重主要是由于受到心理、营养、环境不同方面的应激而引起的。
猪体躯各组织生长发育的次序是骨骼、皮肤、肌肉、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