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沙漠生态工程(2)
这是一篇关于第七章沙漠生态工程(2)的思维导图,从地理分布区域的角度,将沙漠分为特干燥地区沙漠、干燥地区沙漠、贸易风沙漠和中纬度沙漠四大类,并分别列举了相应的著名沙漠实例,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腾格里沙漠和索诺拉沙漠等。从自然属性的角度,将沙漠分为沿海沙漠、盐碱沙漠、古代沙漠和外星沙漠。每种沙漠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例如阿塔卡马沙漠作为沿海沙漠的代表,而阿联酋的沙漠则展示了盐碱沙漠的特点。
这是一篇关于第七章沙漠生态工程(5)的思维导图,介绍了沙障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方向需与主害风方向垂直、间距取决于地面坡度、沙障高度和风力强弱、高度考虑沙粒在近地面的活动情况、密度采用25% ~ 50%的透风孔隙、理深一般在20cm左右。还介绍了沙生植物的特性和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沙生植物是一类生活在以沙粒为基质的沙区的植物,具有耐沙埋、抗沙蚀、耐盐、喜透气等生态特性,它们的存在有助于防止沙漠化、改善沙漠环境。沙生植物的形态多样,如叶片退化、枝条硬化成刺状等,以适应沙漠地区的气候环境。
这是一篇关于第七章沙漠生态工程(3)的思维导图,沙尘暴即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详细阐述了沙尘暴的成因,包括风力、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在强度等级方面,沙尘暴被分为弱沙尘暴、中等强度沙尘暴和强沙尘暴三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其特定的风速和能见度范围。还探讨了沙尘暴的主要危害和作用,如将营养元素从其他地方带回,把有害元素携带走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建筑隔热与通风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
第三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地產行業分析圖
项目重要节点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
【068】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2018第二章 _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
家装流程图
家庭装修预算表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
第七章沙漠生态工程
第二节世界及我国的沙漠
一、世界的沙漠
1、分类(重点)
(1)按水热条件分类 (年降雨量天数、降雨量总额、温度、湿度)
①特干燥地区沙漠 如:撒哈拉沙漠
全年无降雨或年降雨量仅100mm以下
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2%
完全没有植物的沙漠
②干燥地区沙漠如:阿拉伯沙漠
季节性长草但不生长乔木的沙漠
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蒸发量比降水量大
其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6%
(2)按自然属性分类
①贸易风沙漠如:撒哈拉沙漠
贸易风(即信风)是从副热带高压散发出来向赤道低压区辐合的风,来自陆地的贸易风越吹越热。很干的贸易风吹散云层,使得更多太阳光晒热大地。
②中纬度沙漠如:腾格里沙漠 索诺拉沙漠
③雨影沙漠 如:朱迪亚沙漠
④沿海沙漠 如:阿塔卡马沙漠
⑤古代沙漠 如:喀拉哈里沙漠
⑥盐碱沙漠 如:阿联酋的沙漠
⑦外星沙漠
(3)按地区分类
①亚洲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第一大沙漠是全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鸣沙区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和甘肃省中部,东至贺兰山,南越长城,西至雅布赖山,是中国第四大的沙漠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榆林和内蒙古伊克昭盟之间的鄂尔多斯高原中心,是中国第五大的沙漠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是中国第六大沙漠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新疆,世界唯一-个沙漠与城市相接而互不侵犯的沙漠
鄂尔多斯沙漠:中国内蒙古西部;
戈壁沙漠: 中国和蒙古国边境
②中东(亚洲西部与非洲东北部的地区)
阿拉伯沙漠 —由鲁卜哈利沙漠等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沙漠的总称
内盖夫沙漠一以色列南部
卡维尔沙漠---伊朗中部
卢特沙漠---伊朗东南部
西奈沙漠---埃及西奈半岛
③非洲
撒哈拉沙漠---北非
喀拉哈里沙漠---非洲南部的
纳米比沙漠---纳米比亚西部
④美洲
莫哈韦沙漠---美国西南部
大盆地沙漠---美国西部,北美最大沙漠
索诺兰沙漠---美国和墨西哥边境
奇瓦瓦沙漠---美国和墨西哥边境;
⑤大洋洲
维多利亚大沙漠---澳大利亚中南部
吉布森沙漠---大沙沙漠、小沙沙漠等沙漠的统称
塔纳米沙漠---澳大利亚北部
2、世界十大沙漠及著名沙漠
1、撒哈拉沙漠(北非)
2、阿拉伯沙漠(撒哈拉沙漠东缘)
3、利比亚沙漠(利比亚东部)
4、澳大利亚沙漠(澳大利亚)
5、戈壁沙漠(中国和蒙古)
6、巴塔哥尼亚沙漠(阿根廷)
7、鲁卜哈利沙漠(沙特阿拉伯南部等地)
8、卡拉哈里沙漠(非洲南部)
9、大沙沙漠(西澳大利亚)
10、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
二、我国的沙漠
1、我国沙漠概况
中国沙漠总面积约70万km2,如果连同50多万km2的戈壁在内总面积为128万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中国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沙漠最为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80%。
2、沙漠化
(1)沙漠化
①定义
沙漠化: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亦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 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沙漠化土地指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
沙丘前移入侵地区(沙漠边缘风力作用)
发生流沙活动和沙丘活动地区(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
②起源: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荒漠化” 名词开始流传开来
③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的干燥因素,本可储水的土地经过了气候变迁变得缺水
人为原因:不合理农垦、过度放牧、不合理樵采耕种不存水不耐风寒的作物
④危险程度
沙漠化危险程度非常高
沙漠化危险程度高
沙漠化危险程度中等
(2)沙漠逆转
●原则:保持土地湿润,加强土地保水能力 ●前提:有大量的水分来源与保持水分 ●最关键因素:保湿度大于干燥度 ●土地的保水最有效方法:提供水分、栽种储水耐风寒植物
① 水分的提供
a.自然因素:保护河水、湖泊与地下水。延伸河道,扩建储、蓄水建筑,保持水量;栽种储水耐风寒植物,保护自然水源区的土地湿度。
b.人为因素:建设地下水网管(地下水网管不易因为干燥的空气使得水分散失)地下水源处创建人工河、湖,并栽种耐风寒储水植物。
② 耐风寒植物的栽种
主要栽种能够耐风沙、且含(储)水量持久的植物,能 够将水分保留于周遭土壤和植物里。芦荟、枇杷柴
③ 沙漠化逆转优点
a. 土地可用性增大,土壤获得充分的水分养分;
b. 大面积林地能提供林木来源,保持林木成长率大于开发率;
c. 林木吸收CO2及有毒气体,改善空气质量,减小温室效应;
d. 林木防风保护使沙漠化逆转地区可再兴建建筑物,增加土地容积与使用率;
e. 改善环境,保护珍惜动植物,改善因沙漠而出现的不良气候。
三、沙漠奇象
1、海市蜃楼
2、碎石圈
3、鸣沙
4、风蚀蘑菇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是中国第六大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