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知识整理,包括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盛唐气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初中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从北宋的政治、辽、西夏与北宋的对立、经济、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治、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隋唐时期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时间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影响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措施
隋朝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开通大运河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概况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和、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形成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期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意义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进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隋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建立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626年,李世民继位,次年改国号为“贞观”
女皇帝武则天
称帝
690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她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的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位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开元盛世
在位皇帝
唐玄宗
地位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盛唐气象
经济繁荣
农业
曲辕犁
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筒车
节省人力,提高效率,解决了高处地区的灌溉问题。
手工业
纺织业
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陶瓷业
青瓷
白瓷
唐三彩
商业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民族交融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设置机构、册封
和亲
吐蕃和亲的积极作用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战争
文学艺术
唐诗
李白
诗仙
浪漫情怀
杜甫
诗圣
悲愤凄婉之情
白居易
通俗易懂,平易近人
书法
颜真卿
端正静美,雄浑敦厚
柳公权
方折俊丽,笔力劲健
欧阳询
绘画
阎立本
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吴道子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
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
贡献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
755年~763年
安禄山和史思明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势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
618年到907年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灭亡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
北方黄河流域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
南方地区和北方割据太原
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
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评价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