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艺术活动、知识点总结
这是一篇关于艺术活动、知识点总结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艺术活动、vs 作品二是指艺术作品的创作文本经过欣赏者欣赏之后所形成的审美想象文本,是艺术作品真正完成和实现的标志意境、艺术作品的层次。
JavaSE-JavaEEDB思维导图,包括:Spring、Hibernate框架、struts2框架、js+jquery+ajax、JSP、Servlet(后期补充)、HTTP协议。
Java SE知识思维导图,包括:Java基础语法、Java OOP编程、Java高级特性、JDK8、Eclispe等内容。
Java知识思维导图,包括:1、Java环境及配置;2、语法、数据类型及表达式;3、结构化程序设计;4、数组与字符串;5、类和对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艺术活动、知识点总结
艺术活动
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欣赏者
世界起基础和根本作用
艺术家是创造主体
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和欣赏者共同创造
欣赏者是接受主体
艺术反应客观世界
在有机活动系统中,起到基础决定作用和根本作用的因素是世界
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五官感觉不到的但心灵间接感受的精神性存在
客观世界:五官感受到的,即非精神性存在的一切物质存在
最终反映的还是客观世界
艺术表现主体感情
是整个艺术有机活动系统中的纽带或枢纽
是维系和促成艺术活动完成的主体情感
是整个艺术活动最为关键的活跃因素和动力机制
艺术家和欣赏者的主体情感
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
艺术作品构成要素
作品一构成要素
材料层
最外层的部分
语言材料
生活语言材料的加工变形赫尔重新组合
例如:余光中《乡愁》
非语言材料
人的感官直接感受不到实际语言表达
画作的色彩、线条、光影
形象层
五官首次感受到的
材料层是形象层的基础
形象层是材料层的结晶
意蕴层
表现某种主体感情和主题思想
黑格尔说:内在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材料层和形象层是意蕴层的基础
意蕴层是材料层和形象层的升华
作品二构成要素
话语层
是指借助某一种语言符号系统来进行交流和传达信息的实践过程,包括:能指(某种语言符号系统)、所指(现实生活)、话语者话语信息、传播媒介、话语对象、反馈信息
想象层
欣赏者在对艺术家及其创作文本所提供的话语信息进行反馈时,主要借助内部语言符号系统来进行审美加工和审美变形,由此进入某种审美想象的时空
在话语层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创作文本的艺术形象进行二次创造,是种审美创造,欣赏者是否可以从话语层进入想象层,决定性因素是情感的共鸣
境界层
意境是指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想象基础上所达到的审美境界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战国时期庄子《齐物论》:“物我两忘”庄周梦蝶
艺术最高境界是意境
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独有的审美范畴,也是我国文论独创的概念
是我国抒情文学艺术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
艺术欣赏接受主体
有明确的审美需要和选择—期待视野或期待视界
是指由艺术欣赏接受主体在欣赏和接受艺术作品的创作文本之前的人生经验、艺术经验、审美经验等所构成的具有定向性的心理结构
有丰富的审美话语交流—身体审美幻象和身体审美幻境
从话语层进入到欣赏者与艺术作品的创作文本之间始终进行着的审美话语交流,进入到想象层,是身体审美幻象
欣赏者进入欣赏文本构建的第三层次—境界层,就是身体审美幻境
这个时候欣赏者才算是完全成为艺术作品的创作文本的接受主体,艺术本身也获得了真正的实现
有不同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批评—文本阐释和二度创造
艺术是一种有机整体活动
核心动力因素和内在制导因素是主体情感
世界
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归根结底来自客观世界
情感性话语实践
是这闭环系统活动主要内在运作机制
情感性话语是主体内在审美话语,主体身体的内部语言表达
情感
积极的情感作用
信仰
制约和影响理解
大的信仰,如:共产主义
小的信仰: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的集合
理解
顿悟、感悟、妙语
伦理、道德、人性、立场、观念等
情感必须具备信仰和理解的情感,才能成为艺术活动中起积极联通和融合推进作用的情感,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
想象性、指向性、审美性和理想性,因此具有审美乌托邦的特征
想象性是指审美情感激发起主体内在各种相互关联的记忆表象
指向性是指充满着情感性和想象性的艺术活动必然指向主体,评价标准是真善美及终极人文关怀和对异化现实的审美批判
审美性是艺术活动主体必然根据
vs 作品二是指艺术作品的创作文本经过欣赏者欣赏之后所形成的审美想象文本,是艺术作品真正完成和实现的标志
意境
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创概念和核心范畴
是华夏儿女情感哲思和审美理想的重要体现
王昌龄《诗格》物境、情境、意境
王国维“意境论”集大成者,《人间词话》“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成为中国美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和理论价值的美学范畴
情景交融
艺术创作主体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客观物象相结合而形成的想象空间,情和景缺一不可
变幻多样
因情与景的不同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因人因地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
艺术主体的丰富性而呈现出多样的色彩
有限与无限
既有真实可感的具体实景,也有充满想象的虚象,也就是所谓的“韵外之致”“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等,
是中国艺术最高的理想境界
艺术作品的层次
艺术语言层
第一结构
物质自然属性
艺术语言最基本的属性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基础性语言
物质自然属性的形式构成
借助构成不同艺术的物质属性,对其进行重新组合,重新构成完整的物质形式,完成艺术语言的待二层,既物态化的艺术作品
艺术语言的类型
文学性艺术语言
口头语和书面进行艺术加工、改造而形成的
具有A·认识价值、B·伦理价值、C·审美价值的语言
它用一种抽象的语码符号来表达对世界、人生的观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人生感悟、审美体验
纯艺术性语言
表现为艺术之为艺术的媒介
雕塑性艺术语言、绘画性艺术语言、音乐性艺术语言等
表功能感比较强
功能角度:审美功能、社会功能
音乐:审美功能、认识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等社会功能
综合性语言
可以同时运用多种艺术技巧来表现艺术形象的媒介,如电影、电视剧、戏剧就融合文学性艺术语言、纯艺术语言手法来表现
顾长卫《孔雀》
艺术形象层
艺术作品的第二层次
真实性
来源于现实,是真实的
不等同于现实,外在形式同时如如主体对社会生活的特殊感受
艺术真实仍是艺术创作的最终追求
情感性
合乎理性,体现真实性,这是艺术形象的特点之一
也是艺术形象的重要特征之一
罗丹:艺术即情感
审美性
艺术是美的,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艺术美强调创作者的主观能性,它以客观物态和社会现实为基础
艺术意蕴层
第三层,也是黑格尔说的内容层,或者精神层,是艺术作品结构的最深层次
意蕴是艺术处理的最高原则,是彰显美的最高境界
暗含在艺术作品中深层次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哲理,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意味
特征
模糊性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趣味,这也导致了作品含义的模糊
艺术内涵普遍存在模糊性
不确定性
与欣赏者有关
时代审美倾向
深刻性
挖掘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引发接受作者情感共鸣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哥特式建筑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