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装配工程图中标注零部件的配合要求。
在零件上也对应体现出来。
6. 未注尺寸标注,形位尺寸,圆角等
未注尺寸公差按国标GB/T1804-2000-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804-2000-k。
(文字性的技术说明不能缺失,否则导致未注要求的不明确)
7. 图面上在考虑要求的时候从尺寸要求到几何要求到表面粗糙度要求,一般都是要考虑的。对几何要求不清晰,可以只针对有配合要求的地方加一个包容要求,其他按未注。
8. 文字标注使用文档字体大小,不要自己调整字体大小
9. 技术要求每张图纸都写,哪怕只有一条未注,没有其它的要求。
10. 视图比例整体修改,不要单一视图修改视图比例
视图比例调整是在图纸上右键属性里调整的,不要随意更改视图的比例(等轴测才可以自由定义比例)。
11. 剖视图
剖面线应指向剖视图,若方向相反,则可以移动剖视图,
或者反转剖面线的方向。
13. 对于标准件中的组合件,由于本身是组合件,可能由不同的
材料的零件组合,因此该标准件的材质为“组件”(图一)
同理,装配图的组合件的材质也为组件。(如图二)
17. 上下偏差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字体比例改为0.5
19. 用异形孔向导打出的孔,标注是应该使用孔向导进行标注相应(直径、深度、螺纹等)
21. 表面粗糙度
如果走未注
括号()中的是整个视图已经标注的表面粗糙度
补充完整:(Ra 1.6是视图中已经标注的,
而Ra 12.5是未标注的表面的统一标准)
绘零件图顺序
尺寸标注
三方向外形轮廓尺寸
注意可能需要括号,形成参考尺寸
按照逐个特称(1.装配图中是否有技术要求,若有,优先标注;2.优先标注有接触的地方)顺序标注,确认定型定位尺寸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