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金融考研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导图
第一章的思维导图:国际货币体系:是关于国际本位货币、汇率安排、国际储备资产的决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体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
货币的职能: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价值尺度)
购买和支付手段
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现实货币
积累和保存价值手段
退出流通,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职能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规定币材
币材特点:价值较高,易于分割,保存,携带
规定单位
规定种类
本位币
元
辅币
角、分
规定法偿能力
有限法偿
法定限额内拒收不受法律保护;超过一定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
无限法偿
支付金额方式,支付双方均不得拒收
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
规定货币的发行保障制度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银本位
白银作为本位币
金银复本位
金银币同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
金银平行本位
金银按实际价值流通,兑换比率完全由市场决定。国家不规定金银法定比价
金银双本位
国家规定金银法定比价,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可能不一致——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格雷欣法则:金贱则金充斥市场,银贱则银充斥市场(会考简答题)
金银跛行本位
对银币限制铸造,金银币以法定固定比率兑换,银币退化成辅币
金本位
黄金为本位币
信用货币制度
纸币为本位币,且不能兑换黄金
数字货币
特点
交易成本低
交易速度快
高度匿名性
影响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对金融基础设施的影响
会对大额支付体系,证券结算,交易数据库等金融基础设施产生影响
对广义金融中介及金融市场的影响
会对银行的中介作用带来挑战并对储蓄和信贷评估机制产生影响
安全隐患与金融稳定的影响
与数字货币有关的用户终端被网络攻击等负面事件会引起币值波动,对金融秩序和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国际货币体系
内涵
是关于国际本位货币、汇率安排、国际储备资产的决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体系
发展过程
布雷顿森林体系
背景
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协定。对二战后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条件,国际储备资产构成的问题做出安排。
内容
成立IMF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汇率平价体系
实行可调整(上下1%)的固定汇率制度
取消经常交易账户的外汇管制
作用
促进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发展
建立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金融关系
缓解会员国国际收支危机,美元成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货币
促进各国国内经济发展
在建立多边支付体系、稳定国际金融局势发挥积极作用
缺点
不稳定性
缺乏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
僵化的汇率制度不能适应经济变动的需要,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
崩溃原因
特里芬难题
核心:美元信心和清偿力不足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牙买加体系
历史
1976年IMF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召开,并达成牙买加协议
汇率安排多样化,各会员国可自由选择决定汇率制度
黄金非货币化
增加成员国在基金组织中的基金份额
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数量的限额
加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实现了储备体系多元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偿能力不足,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多种机制共同调节国际收支,缓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调节机制失灵的困难
能够较灵活地适应经济形势多变的状况,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交易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基本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基准货币与依附国家互相牵连的弊端,一定程度缓解国际清偿能力不足
多种形式汇率制度安排比单一固定汇率制更能灵活适应多变的国际经济
多种形式的国际收支调节方式,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缓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失灵矛盾
问题
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存在不稳定性
汇率波动频繁,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人民币国际化
利
人民可获得高昂的铸币税收益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增强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话语权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可减少我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的汇率风险,减少因使用外币造成的财富流失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可优化世界货币结构,改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消除特里芬难题带来的国际清偿力不足问题
弊
破坏我国经济稳定性,让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易于波动乃至动荡
增加我国宏观调控难度,削弱国家调控物价和GDP增速etc.经济目标的能力
加大了RMB现金监控&管理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稳定的政治格局
强大的经济实力
健全的金融体系
完善的金融市场
充足的国际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