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标点符号易错用法整理总结
词语+语气词≈句子,句子之间并列不用顿号。作谓语、作补语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两层以上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编辑于2022-05-03 19:35:23标点符号易错用法整理总结
问号
1.选择问句
仅在最后选项末尾用问号
……,……,……?
例:你要苹果,还是橙子?
2.连续问句
每个选项都用问号
……?……?……?
例:她多大?漂亮吗?性格如何?
3.依据语气
无疑问语气,不用问号
无需回答,不用问号
例: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4.倒装问句
问号放最后
……,……?
例:准备好了吗,同学们?
顿号
1.邻近数字
邻近数字用顿号,概数不用顿号
例:四、五号连续下了两天的雨。
例:我每天睡四五个小时。
2.引号、书名号并列
并列之间,不用顿号;有插入成分,用顿号
记忆:“”“”“”。《》《》《》。
例:“日”“月”构成“明”字。
例: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 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3.有了“等等”
“等”类词前不用顿号
例:参加这次冬奥会的有中国、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
参加这次冬奥会的有中国、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
4.有语气词
词语+语气词≈句子,句子之间并列不用顿号。
例:我平时主要刷剧啦,做瑜伽啦,自学课程啦,你呢?
5.有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不用顿号。
例:至于选择什么资料,你可以选学姐的资料、或者导师的讲义。(×)
至于选择什么资料,你可以选学姐的资料或者导师的讲义。(√)
6.谓语补语并列
作谓语、作补语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
记忆:……地XX,YY,ZZ。
(动词)得XX,YY,ZZ。
例:想要切实地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阅读,摹写,检查,修改。
例:这场比赛打得痛快,高兴。
7.分句之间
两层以上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例:今年的防疫任务,任务重、流调难、规模大。(×)
今年的防疫任务,任务重,流调难,规模大。(√)
8.集合词语中间
集合词语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分隔开。
注意:常见集合词语有“中小学生”“大中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等。
引书相邻等语气,补谓并列看关系,集合分句连词里,顿号使用要注意。
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冒号
1.该用未用
表示总结上文,未使用冒号。
记忆:……,……,……:……。
例:现代汉语知识我能灵活运用了,文言文也能读懂了,文学作品能倒背如流,写作也不是什么难事儿,看来,我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语文知识。(×)
现代汉语知识我能灵活运用了,文言文也能读懂了,文学作品能倒背如流,写作也不是什么难事儿:看来,我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语文知识。(√)
2.套用冒号
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
记忆:……:……:(×)可另起一行,或者将其中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例:我老师说:她的导师教育她说:向上的通道是狭窄的,但值得我们努力。(×)
我老师说,她的导师教育她说:向上的通道是狭窄的,但值得我们努力。(√)
3.范围不当
冒号提示范围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即在该范围的末尾要用句号点断)。
例:传统教育方式认为:多背诵,多做题,才能取得好成绩,家长们对此观点深信不疑。(×)
传统教育方式认为:多背诵,多做题,才能取得好成绩。家长们对此观点深信不疑。(√)
4.“说”“道”
“说”“道”在前,冒号;“说”“道”在中,逗号;“说”“道”在后,句号
记忆:某某说:“ 。”
“ 。”某某说。 “ ”某某说,……。 “ ”某某说,“ 。”
例:他说:“说到做到,我今晚一定把所学内容全部掌握。”(√)
例:“我期待着你们明年上岸的好消息。”老师说。(√) 例:“我有件事想跟大家商量……”他说,表情有点为难。(√) 例:“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为您换上新衣。”(√)
5.引用部分
引用部分仅仅是句子的一个成分,引文前不能用冒号。
例:咱们才学了一个月,谁能说:我全记住了,不用再学了。(×)
咱们才学了一个月,谁能说,我全记住了,不用再学了。(√)
6.有同意词
“即、乃、是”这样的词语前误用了冒号。
例:我们的任务是:即每一天都保持充沛的精力,认认真真地学习,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们的任务是:每一天都保持充沛的精力,认认真真地学习,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7.非提示性话语之后
表面上类似但实际上不是提示性话语的,其后用逗号。
例: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约有150座,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
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约有150座,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
引号
1.转述
转述内容不用引号。
例:他告诉我说,他家每年购书量在2000册左右。
2.特殊含义
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例:“双12”期间,我买了三箱面膜,可是,我现在还是觉得不够用。
3.套用引号
引文内部还有引文,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记忆:双-单-双-单……
例:她走到讲台上问:“老师,‘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鹜’是什么意思?”
4.引号内外的标点
①引文独立
当引文完整且独立使用,或虽不独立使用但带有问号或叹号时,引号内句末点号在引号内。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把这两句当做座右铭。
例: 猪肉价格暴跌,大家不禁有“猪肉比青菜还便宜!”的感慨。
②引文非独立
A.恰好在停顿处
当引文处于句子停顿处(包括句子末尾)且引号内未使用点号时,引号外应使用点号
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例: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B.在非停顿处
当引文位于非停顿处,引文中最后一个点号不要,除了感叹号和问号。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的座右铭。
5.非引用部分误放在引号之内
非引用部分不要放在引号之内。
例:刘大妈对女儿说:“妞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刘大妈对女儿说:“妞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括号
1.位置错误
注释句子里的某个词语的,括号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号在句末标点之后。
记忆:解释谁就在谁后面。
例:我们店的蛋糕(除奶油蛋糕以外)全部都是低脂低糖的,您就放心吃吧。
2.行文中括号内外的标点用法
①句内括号
括号内行文末尾需要时,可用问号、叹号和书名号。除此之外,句内括号行文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
括号外是否用点号取决于括号所处位置:若句内括号处于句子停顿处,应用点号。
例:科技协作合同(包括科研、试制、成果推广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的计划签订。
例:目前各种文摘刊物很多,有综合性的科普文摘(如《科学大观园》),也有专门性的(如《健康文摘》),还有综合反映社会科学和科技现状的(如《新华文摘》中的有关栏目)。
②句外括号
句外括号内行文末尾是否用句号由括号内的语段结构决定: 若语段较长、内容复杂,应用句号。
句外括号外通常不用点号。
例:应把夏朝看作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时期。(龙山文化遗址里,也有俯身葬。 俯身者很可能就是奴隶。)
例:生活中不透视图中所表现的那种画面。(至于人用双眼观察,而透视原理基于单眼皮条件下的光学原理,则有更为深层的矛盾,这里姑且不说。)
省略号
重复使用
省略号和“等”“等等”“什么的”等词语不能同时使用。
例: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 等。 (×)
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 (√)
书名号
1.该用必用
书名号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例:我最近在读《如何改变世界》这本书。
2.不用情况
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 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系列著作的选题名(丛书、文库、系列、书系等)误用书名号,应该用引号。
例:本报将于今年暑假举行《墨宝杯》书法大赛。(×)
例:《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的丛书。(×)
破折号
1.与“即”“叫作”“是”等词语并用
与“即”“叫作”“是”等词语意思相同,只能保留其一。
例: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2.与括号并用
破折号和括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保留其一即可。
例: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