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极管
三极管的输入输出反向,比较,共射放大电路,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组合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工作点的稳定问题,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放大电路频响知识点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
BJT
结构
三极
发射极
基极
集电极
三区
发射区
基区
集电区
二极
发射结
集电结
工作状态
放大、饱和、截止、倒置
NPN
内部条件
发射区高掺杂
基区薄
集电结面积大
外部条件
发射结正偏
VB>VE(EB实现
集电结反偏
VC>VB(EC实现
PNP反
发射极电流IE
集电极电流IC
集电极电流中受发射结电压控制的电流
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IBO
不受发射结电压控制,对放大无贡献受温度影响大
IC=ICN+IBO
IB=IE-IC
基极电流IB
电流分配
放大原理
体现在小电流对大电流的控制上
V-I特性曲线
共射极
输入
输出
截止区
BE反偏 BC反偏
IB=-ICBO
IC=ICEO=0
饱和区
双正偏
IC≈VC/RC
vCE≈0.3V或0.1V<vBE
小功率管
vCE=vBE时BJT临界饱和
放大区
BE正偏,BC反偏
线性区
恒流
Vc>VB>VE
共基极
参数
电流放大系数
极间反向电流
ICBO
ICEO
极限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ic过大 β↓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集电结更大
最高工作温度 硅管150℃锗管70℃
反向击穿
小功率管几v
取决于集电结雪崩击穿电压
10v~100v
VCE↑ ICBO明显增大
雪崩击穿
温度
T↑10℃ ICBO×2
T↑1℃ β+0.5%~1%
T↑
曲线
T↑1℃
组合放大电路
增益=各级增益积
输入电阻=第一级Ri
输出电阻=最后一级Ro
共射-共基
复合管
前管发射极 —— 后管基极
输入电阻
共集-共集
放大电路频响
RC电路频响
RC低通
幅频响应
f<<fH
f>>fH
f=fH
-3dB
相频响应
φH→0°
φH→-90°
φH=-45°
RC高通
f<<fL
f>>fL
f=fL
φH→90°
φH=+45°
高频小信号模型
基区体电阻30~300
发射结正偏电阻折算到基极回路等效电阻
发射结电容30~300pF
集电结电阻100kΩ~10MΩ
集电结电容2~10pF
受控电流源
增益带宽积
常数
共基极放大电路
动态
Av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静态
Ro=vt/it
电压跟随器
特点
增益≈1
输入输出同相
输入电阻高
信号源吸取电流小
多级放大电路输入级
输出电阻低
带负载能力强
多级放大电路输出级
中间级
隔离前后影响
阻抗变换
缓冲级
放大电路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温度对工作点的影响
射极偏置电路
直流
自动稳定Q点
I1>>IBQ时
e
Q点估算
Re并联旁路电容
Ri
Ro
共射放大电路
组成
画直流通路
硅管0.6~0.7V
锗管02~0.3V
基极-发射极回路
集电极-发射极回路
基极-发射极
交流信号
小内阻直流源Vcc短路
大内阻电流源/恒流源开路
大电容短路
分析
图解分析法
画出直流通路
输入特性负载线
输入直流负载线
输出特性
输出直流负载线
画交流通路
失真
Q
过小
截止失真
过低
过高
过大
饱和失真
输入幅度过大
非线性失真
截止失真饱和失真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H参数
Ω
动态电阻rbe
β
ib=0时不存在
输入交流开路的反向电压传输比
受控电压源
S
输入交流开路的输出电导
西门子
简化
忽略hre, hoe
动态电阻
画等效图
利用直流通路求Q点
估算rbe
Ri↑
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电流小
vi↑
Ro↓
RL变化对vo影响↓
带负载能力↑
比较
B输入
C输出
电压&电流增益>1
适于低频作中间级
共集电极
E输出
仅电流放大
电压跟随
输入电阻最高输出电阻最小
输入/输出/缓冲
E输入
仅电流跟随
输入电阻小
输出电阻与集电极电阻相关
高频/宽频带低输入阻抗
IEP=γIEN
IE=(1+γ)IEN
输入输出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