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用户体验4个阶段:如何利用认知偏差达成设计目标
本思维导图介绍了认知偏差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怎样在用户体验的4个阶段(注意、决策、感受、回访)利用相应的用户认知偏差达成设计目标,进而帮助业务目标的实现。这个利用心理学知识去提升用户体验,这是现有设计师缺乏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思维导图为宝子们提供了小红书创业思路,AI宠物定制也成为了新宠,暂时没有方向的朋友们可以尝试尝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该思维导图主要讲述的是抖音直播创业的第三大模块“提升技巧”,主要涵盖直播专业名词,抖音推流机制,如何拉流量、接流量、稳流量、做数据,如何布局一场完整的直播以及直播各阶段如何突破等内容,抖音直播创业人必备课程
该思维导图主要讲述的是抖音直播创业的第二大模块“破冰破圈”,主要涵盖开播前的准备,首播怎么播,二播怎么播以及如何锻炼直播能力和怎么克服恐播,抖音直播创业人必备课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了解认知偏差
回访(用户再次使用该产品)
思路:
提到让用户能够再次使用产品,养成使用产品的习惯
用到的认知偏差理论:
蔡格尼克效应
人们会对没有完成的事情念念不忘。
宜家效应
人们倾向于高度评价他们参与创造的产品,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越多,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
沉没成本
人们在某件事上投入越多就越难放弃它
鸟笼效应
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物品后,会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的东西。
举例:
例如,vivo积分签到改版后,用灰色星球的视觉样式进一步加强了未签到打卡的状态,吸引用户持续来点亮(签到)
感受(操作完成后对产品形成主观感受)
让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后形成好的感受,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满意度、留存率等指标。
峰终法则
如果人们在一段体验的高峰处和结尾处是愉悦的,那么人们对这段体验的整体感受就是愉悦的。
光环效应
指对某人的某个显著的局部特征的看法被盲目扩大化,变成对此人整体的看法。
序列效应
在列举项目时,排在最前面与最后面的元素,要比排在中间的更容易让人记住。
谷歌效应
人们比较容易忘记在网上很容易找到的信息。
真相错觉效应
重复的事情越多,人们就越相信。
消极偏见
相比较积极和中性的因素,负面因素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更大。
遗漏变量偏差
当获得的奖励出乎意料之外,人们获得奖励的喜悦感就会增加。
例如在vivo海外浏览器的下载优化专项上,设计师通过分析体验地图,在开始下载时、完成下载时两个关键时刻通过针对性的设计优化点来拉高用户的情绪峰值。
用户体验4个阶段: 如何利用认知偏差达成设计目标?
决策(屏幕上做出的决定与行为)
人们在屏幕上的决定与行为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理性和客观,会受到屏幕中潜在的因素改变自己真实的意愿。
心理账户
人们会把不同性质的钱存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管理,不同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运算规则。
框架效应
人们会因不同的描述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做出不同的决策判断。
禀赋效应
人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往往会看得更加贵重。
权威偏见
人们会认为权威人士给出的建议准确性更高,并且更容易受到该建议的影响。
从众效应
个体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决策和行为。
登门槛效应
人们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锚定效应
人们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的时候,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或者第一接收到的信息所影响和支配。
诱饵效应
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
稀缺效应
人们倾向认为稀缺的东西更宝贵。
群内偏差
人们会更倾向于自己所属的群体的意见。
模糊偏误效应
人们倾向避免未知,决策时避开资讯不足的选项。
奥卡姆剃刀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简单有效,人们更倾向简洁的事物
例如vivo直播间中,为了让更多的用户进行付费打赏,在直播间底部功能区放置了一个免费礼物,培养用户的打赏习惯。
例如目前很多小视频软件中的极速拍和剪同款功能,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拍摄一条小视频的难度
注意(用户注意到所提供的信息)
用户一般不太会去看完全部的信息,而是关注重点
非注意盲视
当人们正在处理一个任务时,一般仅会关注当前任务或周边的视觉区间,经常注意不到其他区间出现的醒目或非醒目信息的现象。
曝光效应
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
面部识别效应
含人脸或者类似人脸的图像会就更容易吸引人们的视线。
图片优势效应
是指图片和图像比词语更容易被注意与记住的现象。
雷斯多夫效应
相比常规的事物,特别的事物更容易被注意与记住的现象。
VIVO旧版
搜索历史词模块位于页面的中下部分。
VIVO新版
将搜索历史词调整到了离当前搜索任务关注区域更近的搜索框下方
如何利用认知偏差达成设计目标?
为什么会出现认知偏差?
信息过载,大脑只能选择性地接受信息
例 曝光效应(指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就是由于我们每天会接触海量的信息,我们的大脑会选择性地接受那些已经熟悉或者被反复提起过的信息。
记忆力有限,仅会记住部分信息
例如 峰终法则,就是由于大脑只会对整个事件中相较重要的信息印象深刻(体验的高峰处和结尾处),之后也会通过这些关键信息看待整个事件。
信息意义不明确,大脑自动补充缺失的部分
例 赌徒谬误 指认为一个随机事件的已发生概率和未发生概率之间有关联。
需要迅速反应与行动
例 模糊偏误效应 指人们倾向避免未知,决策时避开资讯不足的选项
什么是认知偏差?
人们在思考问题或做决策时,受到了大脑加工信息模式的影响或者现有观念的影响,从而 产生了一些非理性的倾向。
案例:直播间控制不住消费欲望,买买买
1||| 这个商品厂商指导价¥499,今天在我直播间,不要¥499、不要¥399、只要¥299!
2||| 这个商品已经卖爆了,今天直播间销量Top1,全网已卖出100万个了!
3||| 这个商品商家限量发售100个,拼手速,54321上链接!
以上案例中用到的认知偏差为
人们进行决策时会过度参考先前取得的资讯
个体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决策和行为
人们倾向认为稀缺的东西更宝贵
如何通过认知偏差提升产品体验
认知偏差现象同样影响着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注意与行为,所以合理利用用户的认知偏差进行界面设计也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注意到他们所需的信息,更快地完成他们在产品上想要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