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时间轴中外对比
历史时间轴中外对比,内容包括前3000-公元0年、公元0年-13c、14c-19c、20c前期、20c前期、20c后期、20c科技和文化。
编辑于2022-05-09 22:39:36
前3000-公元0年
前2000-前1400年
克里特文明
前1600-前1200年
迈锡尼文明
前8c
古希腊城邦形成
7c 自然哲学产生
前6c
佛教形成
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专政
6c初 梭伦改革
奠基
6c末 克里斯提尼改革
确立
5c 伯利克里改革
顶峰
公元前6c末-公元6世纪 罗马法的产生和最终形成
前5c
前509 罗马共和国建立
前509-3c前期 公民法
3c 万民法
212 《卡拉卡拉敕令》
伯利克里改革
《十二铜表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前27
罗马实行君主专制
罗马帝国建立
2c后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2070-221
先秦时期
前2070
夏朝
前1600
商朝
青铜文明
前1046
西周
前770-221
东周(春秋开始)
前475-221
战国
前356 商鞅变法
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重农抑商
租佃方式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前221-202
秦朝
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前202
西汉
海陆丝绸之路
新疆归属中国
公元0年-13c
25-220
东汉
蔡伦 造纸术
8c 传入欧洲
佛教传入
通过丝绸之路
581-618
隋朝
雕版印刷术
《
基本形成中华文化圈
618-907
唐朝
755 安史之乱
火药
宋朝广泛用于军事
220-581
三国两晋南北朝
907-960
五代十国
960-1127
北宋
活字印刷术
传入欧洲
指南针
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1127-1271
南宋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14c火药,指南针传入欧洲
14c-19c
14c-16c
(1300-1599)
资本主义国家
文艺复兴
自然科学产生
15c末-16c初 新航路开辟
经济全球化开始(广义)
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欧洲封建体制开始解体
16c 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运动
16c-17c
(1500-1699)
宗教改革
1517.10 马丁路德改革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8 光荣革命
1689 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确立
1687
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17c-18c
(1600-1799)
17c上半叶
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启蒙运动
“理性”
1721 英国责任内阁制
18c中期
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1787宪法 美国建立
1765-1840 第一次工业革命
生产力发展,三角贸易逐渐停止
蒸汽时代
1789.7.14法国大革命 颁布《人权宣言》 确立君主立宪制
1871 巴黎公社
1875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c-19c
(1700-1899)
19c初,空想社会主义
1831-1844 欧洲工人运动
1832 英国议会改革
1840
英国确立世界霸权,成为世界工厂
1848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诞生
19c中期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61-1865 美国南北战争
1871 德国建立,完成统一
圈地运动
(公元5世纪)封建制度时期,英国就已存在大规模圈地运动。直到1845才逐渐结束
1859
达尔文《物种起源》
19c60-70s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18c末-19c30s
浪漫主义文学、美术
19c-19c70s
现实主义文学、美术
1271-1368
元朝
设宣政院
西藏正式归属中国
棉布的推广
1368-1644
明朝
明太祖
废丞相
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
内阁
高产农作物的传入,白银大量流入
1644-1912
清朝
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内部传统手工业产生
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1727 设驻藏大臣
1840.6-1842.8 鸦片战争
开眼看世界
1856.10-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1892
洋务运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1859 《资政新篇》
1984.7-1895.4 甲午中日战争
子主题
1989.6
戊戌维新变法
1899.9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20c前期
1900
普朗克
提出量子力学假说
1930 量子力学建立
20c初
第三次科技革命
爱因斯坦20c初
1905
狭义相对论
1916
广义相对论
1914-1918 一战
1917.3 俄国二月革命
1917.4 《四月提纲》
和平方式夺权
1917.11.6 十月革命
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产生
1917-1921 俄国“战时共产主义”
1921 俄国“新经济政策”
1921.11.12 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1922
苏联诞生
1929 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8-1937
苏联两个一五计划
1929-1933 经济危机
1933-1939 罗斯福新政
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50-1970 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1970-1980 陷入“滞胀”状态
福利国家制度
1938
绥靖政策
纵容日本侵略的做法
1941
日本偷袭珍珠港
美对日宣战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939-1945 二战
1945联合国成立
20c
现代主义文学、美术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
电视
第一台计算机
1900义和团
以华治华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1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1912 中华民国成立
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
1915-1923
新文化运动
1917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919 五四运动
1921
中共一大
焕然一新,开天辟地
最高纲领
推翻资产阶级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
中共二大
幼稚~成熟
最低纲领
反帝
反封建
反军阀
建立民主共和国
1924 国民党“一大”
新三民主义
1927
1924-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大革命)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8.1 南昌起义
武装斗争
人民军队
1927.8.7 八七会议
确立方针
土地革命
武装反抗
开始城市—转农村
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9.9 秋收起义
子主题
1927.1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1927-1956 土地革命
4.12四一二政变
4.18南京国民政府
7.15汪精卫七一五
国共合作破裂
1928
改订新约
关税自主
废除领事裁判权
1927-1936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30~1940
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地位
1930
中原大战
反蒋
20c前期
1936 斯大林模式开始
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
1944 布雷森森林体系建立
194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稳定国际汇率
救急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提供长期贷款
救穷
建立了以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1947
关贸总协定
1995 改为世界贸易组织
贸易自由化
杜鲁门主义出台
冷战开始
马歇尔计划
1949
建立“北约”
1931-1945 防御:37~38 相持:38~44 反攻:44~45
抗日战争 31~37局部抗战 37~45全面抗战
1931,九一八事变
起点
局部抗战
1934
左倾长征
粉碎国民党围剿
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
1935
遵义会议
毛思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在党的领导地位
挽救党,红军 ,革命
华北事变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瓦窑堡会议
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八一宣言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6
会师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12.12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停止内战
国共二次合作奠基
原因
民危
中共统一战线感召
国民党分化
1937
卢沟桥事变 (七七)
全面侵华
全民族抗战
1937.9.22 国共第二次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红军变八路军和新四军
1937.12 南京大屠杀
国民党正面战场 片面抗战
淞沪会战1937.8.13
粉碎三个月灭亡中国
徐州(台儿庄)会战1938.1
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1938.6
进入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1940.5
日本占领宜昌,但受重创
共产党敌后战场 全面抗战 相持阶段:日本重点进攻敌后战场 敌后变主战场
平型关大捷1937.9
第一次取得大捷
百团大战1940
主动对日本发起进攻
交通线破坏
打破日本牢笼政策
抗日根据地1937
双减双交
农民:交租交税
地主:减租减税
三三制
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
1945.8.15 抗战胜利
反法西斯
国际援助
1945中共七大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1945国民党六大 反攻阶段
独裁,内战
1946重庆谈判
国民党后处政治孤立
双十协定
和平建国
1946政协会议
为人民政协奠定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927~1937
《井冈山的斗争》1928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毛泽东思想成熟31~45
《论持久战》38
《新民主主义论》
1940
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概念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46~49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论十大关系》1956
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1945-1949
解放战争
1946.6 ~47防御阶段内战爆发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6~48 战略反攻
挺进大别山
1948~1949战略决战
1948-1949 平津战役
1948-1949 淮海战役
1948 辽沈战役
1949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国民党没了)
北平和谈49
失败
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现代化扫清障碍
屈辱和分裂史结束
世界政治格局改变,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逐步过渡形式
和平赎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美国对中国敌视政策
独立自主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国民党外交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帝国主义特权
一边倒
社会主义阵营
七届二中全会
农村到城市
恢复经济建设,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人民民主专政
独立自主
基本矛盾变
新政协召开
权力机关
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苏友好同盟、贷款给中国,打破西方经济封锁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论人民民主专政》
建国初
照搬苏联办高等教育
1950
扫盲运动
此时工农
1951
解放西藏
1953
与印度代表团会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标志新中国外交成熟 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 国与国之间
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1954日内瓦会议
支持印度支那各国争取独立
1955万隆,亚非会议
求同存异
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中国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0c后期
1953-1964 赫鲁晓夫改革
1954
日内瓦会议
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1955
建立“华约”
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万隆会议
20c60s中苏关系恶化
1961
不结盟运动
1967
欧共体
1964-1982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80中期
经济全球化
1989
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1991年加入
1985-1991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91
苏联解体
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1992
欧盟
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5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c90s
信息时代
1952国民经济形式基本好转
1950-1952
土地革命
调整
1953-1956
三大改造
农村合作化
私有变公有
统购统销,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
1953-1957
一五计划
主重工业
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基础
相应发展交通运输,轻,农,商
计划经济
一五计划效果
独立工业体系
合理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工业
奠定工业化基础,2020才实现工业化
为大跃进埋下隐患
1956
《论十大关系》
调整农轻重投资比例
1956
双百方针
艺术和学术
1956中共八大
社会主义探索开端
主要矛盾:落后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
农业国到工业国
1956中共八大二次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1958~1960大跃进
左倾
国民经济,生态环境破坏
以钢为纲
一大二公
规模大
收回农民自留地家禽
军事化,集体化,公共食堂
1961
八字方针
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1958-197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民主法治建设奠定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基于基本国情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子主题
1956
中共八大
主要任务由解放生产力到发展生产力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得到各民主党派支持
1964
中法建交
1964
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 后经济影响大跃进左倾
毛泽东错误判断
左倾
践踏民主与法治
阶级斗争为纲
两个凡是
大学停止招生
1967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
东方红一号
1971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45年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成员
1972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原因
越南战争
美苏争霸
解决台湾问题
青蒿素
1973
杂交水稻
1977
恢复高考
1976-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工作重心到经济建设上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改革开始
改变人民公社吃大锅饭
由试点到推广
土地公有制,自负盈亏
集体生产到分户自主经营
包产到户
拨乱反正
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平反冤假错案
纠正政治的左倾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1984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时期 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简政放行,扩大企业自主权
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发挥中心城市作用
实行经营责任制
农村改革推动
1979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告台湾同胞书》
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80年代
三通
中国外交:反霸权,世界和平,独立自主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980
改革开放
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2
中共十二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农村改革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农产品商品化
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轻工业,第三产业
1982年宪法
1984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一国两制”
1985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6
义务教育
1987
中共十三大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1988
海南经济特区
1989
乡村基层选举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1992
南方讲话
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变
深化改革开放
中共十四大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公有制也可以实行股份制
子主题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政企分开
九二共识
一个中国原则
台湾问题
1993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5
科教兴国
1997
中共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非公有制是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回归
1999
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进入法制化社会新时期
《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
民告官
政府与人民平等原则
澳门回归
21初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放生产力
加快现代化进程
竞争力,地位,全球化,多极化
200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成立上海经合组织
维护中亚地区和平
基本完成青壮年文盲
2000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3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2005
胡锦涛和连战会面
2015
两岸领导人会面
20c科技和文化
科技成就
1964 原子弹和中近程导弹
1965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70 “东方红一号”
1973 杂交水稻
1983 计算机“银河-1”号
2003 “神舟”5号
文化
1956 “双百”方针
1958 教育大革命
1966 高考制度被废
1977 恢复高考
20c70s 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1983 出台《义务教育法》
20c90s 科教兴国战略被提出
1993 发展高等教育
“211工程”计划
毛泽东思想特点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经济特区
1980
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4
沿海开放城市
14个城市
1985
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
1988
海南
1990
浦东新区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桥二铁三路四厂
武汉
宝成,鹰厦
川藏,青藏,西藏
鞍山钢铁,长春第一,沈阳机床,沈阳飞机
三面红旗
人民公社
大跃进
文革
社会主义探索过程
过渡时期1949~56: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56~66
十年文革66~67
改革开放78~
中国外交
20c50s
一边倒
20c60s
两个拳头大人
美国
苏联
20c70s
一条线一大片
改革开放后
全方位
土地改革(1950~1953调整)
台湾问题
第一次分裂
荷兰攻占台湾
1662
郑成功收
子主题
第二次
1895马关条约
回归
抗日战争结束
第三次
1949解放战争
国民党战败退踞台湾
20c前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24—1927国民革命 1926—1928北伐战争 失败:中共右倾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