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考前突击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考前突击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涵盖了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
编辑于2022-05-21 08:11:07心理学
基础理论(135+30--55.5)
基础心理学(30+5--11.5)
绪论12+0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
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知寄相思(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认知也认识,指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过程
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以人的需要为中介
意志过程
意志有意识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为
个性心理
个性积极性(需要和动机)
个性个别性(能力、人格)
人的心理本质
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科学事实,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思维(意识、精神)
人类
思维的萌芽
灵长类动物
知觉
脊椎动物
感觉
无脊椎动物
条件反射,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
心理学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艾兵浩斯)
中国
孟子善,荀子恶,世硕有,告子无
西方
希波克拉底四类型
盖伦气质概念
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学派纷争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了解)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6+2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脑干
延脑or延髓
桥脑
中脑
脑最古老的部位,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觉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间脑
丘脑
除嗅觉器官外,其他感觉器官神经元中转站
上丘脑
下丘脑
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重要的神经中枢
调节内脏系统的活动
底丘脑
小脑
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端脑/大脑
纵裂,分为左右半球,胼胝体连接
1860年布洛卡发现证明左半球的言语优势
20世纪60年代斯佩里
割裂脑
证明左右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外部大脑灰质
皮质
or大脑皮层
占40%
内部大脑白质(内有基底核)
功能
额叶
外侧裂以上,中央沟之前,约1/3
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顶叶
中央沟之后,顶枕沟之前
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枕叶
顶枕沟之后
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级
颞叶
外侧裂之下
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简单反射
周围神经系统(外周)
解剖划分
脑神经
12
脊神经
31
功能划分
躯体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
应付紧急情况
副交感神经
抑制过度兴奋
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接受刺激、传递信息、整合信息;细胞体、树突、轴突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了解)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巴浦洛夫学说(条件反射学说)
兴奋和抑制
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
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巴浦洛夫
条件反射的抑制
扩散和集中
相互诱导
动力定型
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
感觉、知觉20+6
感觉概述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按刺激来源分
外部感觉
视觉
看
听觉
听
味觉
尝
嗅觉
闻
皮肤觉
触、压、震动、温、冷、痛
内部感觉
运动觉
动觉
平衡觉
静觉
机体觉
内脏感觉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制
反比关系
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下限,能够忍受的刺激的最大强度叫上限。
下限和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手指、面部两点阈最小,脊背两点阈最大
各种感觉
视觉
适宜刺激
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视觉器官
锥体细胞
中央窝附近,明视觉器官,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
视网膜边缘附近,暗视觉器官,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颜色视觉
颜色特性
色调、明度、饱和度
颜色混合
相加的色光混合、相减的颜料混合
色觉异常
明度辨别,遗传因素,女少男多
种类
色弱
部分色盲
红绿色盲
黄蓝色盲
全色盲
听觉
适宜刺激
16~20000赫兹的空气震动之间的电磁波
1000~4000最敏感
听觉感受性
60以后降低,老年人降低特点是高频→低频→中频
听觉适应、声音的掩蔽(一种干扰另一种)、听觉疲劳
听觉器官
内耳的科蒂氏器官——听觉神经集中的地方,即听觉的感受器
听觉特性
音调
由声波的频率决定
响度
由声波的振幅决定
音色
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嗅觉
最古老的感觉
味觉
基本味觉(甜、酸、苦、咸)
皮肤感觉
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
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
平衡觉
前庭
运动觉
内脏感觉
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
痛觉
遍布全身;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性作用;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痛觉最难适应
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对暗适应慢——感受性提高;对明适应快——感受性降低;红色眼镜
感觉后像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现象。
正后像相同;负后像相反;彩色是补色
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相继对比;彩色对比的效果是产生了对比色的补色
联觉
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知觉概述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特性
整体性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
选择性
根据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对象当作背景,也就是有选择的知觉外部物体
恒常性
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
理解性
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
知觉的种类
时间知觉
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线索
计时器,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辨析:各种客观规律)
生物钟:机体生理节律的变化像一个时钟,调节人的行为节律性,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
准确性影响因素
估计时间的准确性:听觉˃触觉˃视觉
种类
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必然会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无法克服。不同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错觉
形重错觉、视听错觉
记忆10+1
记忆及记忆过程
定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
情绪记忆
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动作记忆
认知心理学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3个记忆系统
记忆过程
识记→保持→回忆(再现)/再认
回忆又叫再现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再认
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的过程叫再认。
回忆和再认都是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只是形式不一样
遗忘及遗忘规律
定义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艾宾浩斯研究记忆:材料——无意义音节;方法——节省法(重学法)
遗忘规律
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应
原因
自然原因
时间
干扰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系列位置效应
记忆材料在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系列开头和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两头好,中间差)
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
开头比中间记得好
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
末尾的比中间的记得好
思维、言语及想象9+2
思维概述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特性
间接性
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从已知推断出未知。
概括性
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形态划分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 :以词为中介,是思维最本质的特征
按照探索答案方面的不同划分
辐合思维(求同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概念
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 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内涵
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外延
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有什么)
关系
内涵越深,外延越窄; 内涵越浅,外延越广
个体掌握概念是由浅到深的,个体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了他的思维发展水平。
形成
人工概念(人工制造)
问题解决
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
已有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原型启发
从现实生活事例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
定势:心理准备状态(辨析: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产生定势)
动机作用(拓展内容,考试不选)
语言与言语
区别/联系
表达说额下,接受听颞上,视觉读角回,书写在额中
表象与想象
表象
是过去感知过得事物的形象在大脑中再现的过程。
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可以成为想象的素材
想象
是运用已有的表象,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是否有意识有目的的分类
无意想象
梦是极端例子
幻觉是异常状态下的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
幻想
与愿望相联系,指向未来。
意识与注意6+2
意识概述
定义
在觉醒状态下的觉察,或者说是觉知
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作用
对身心系统统合、管理和调节
特殊意识状态
睡眠
四个阶段
梦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梦境开始出现
梦的特点:不连续性(最主要)、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
注意概述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不是心理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
特性
指向性
感觉器官容量有限,会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
集中性
心理活动全神贯注地聚集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
注意的特征
广度(注意范围)
简单任务下,注意广度大约是7±2,即5~9个项目
分散/分心
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注意转移
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注意分配条件
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
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两种活动不在同一感觉道,不用同一种心理操作完成。
需要与动机4+1
需要与动机概述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从需要产生的角度分类
自然需要
又叫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动物和人 都有,生理不平衡引起,关乎生存与 种族延续,如饮食、休息、求偶…
社会需要
又叫获得性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如求知、成就、交往……人类特有,学习得来
就满足需要的对象分类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动机不同,行为相同
动机相同,行为不同
动机与效果会有不一致
动机的产生
需要
内驱力
生理性动机
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
诱因
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
情绪
积极的情绪会推动人去设法获得某种对象,消极的情绪会促进远离
分类
生理性动机
内驱力
如吃穿、休息、性欲等
社会性动机
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包括交往、成就、权力、兴趣、爱好动机
兴趣是社会性动机;兴趣包括爱好,当兴趣不只是指向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
倾向性
对什么感兴趣
广阔性
有多少种兴趣
持久性
兴趣的稳定程度
效能
能不能推动人活动
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和需要层次理论
题目问的如果是需要层次理论。则选择生长性或缺失性题目问的如果是需要,则选择自然或社会
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
缺失性需要
较低层次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
生长需要
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
情绪、情感和意志10+1
情绪和情感概述
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表情
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做表情
功能
适应功能
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动机功能
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组织功能
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功能
信号功能
传递信息、沟通思想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及变化维度
两极性
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有不同的维度,情绪和情感在每一维度上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
基本情绪
(原始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复合情绪
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
按情绪状态划分
心境
微弱、持久、具弥散性,也叫心情,以同样心态对待所有事情
激情
强烈、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
应激
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意志
定义
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
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而且意志行动的目的是要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意志品质=自制坚果
自觉性——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知道自己要什么,就不会被广告暗示)
自制性——怯懦和任性(早睡早起,起不来耍脾气)
坚韧性——虎头蛇尾和执拗(长征,有头有尾)
果断性——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果断对寡断
社会心理学(25+5--10)
概述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定义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F.H.奥尔波特,1924)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 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G.W.奥尔波特,1954)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勒温的公式:B=f ( P,E)
behave——行为(B)
person——个体(P)
environment——个体所处的情境(E)
行为是个体及其环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心理学简史
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达尔文的进化论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 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价值中立原则
当面对反社会价值观时,咨询师要进行积极干预和引导
系统性原则
不仅把研究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来研究。
伦理原则
尽量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
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学习的机制
联想(经典条件反射);强化;模仿
观察学习
是班杜拉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 包括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与自我强化
社会交换论
符合互动论
精神分析论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社会化
概述
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 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 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阶段
早期社会化
儿童及青少年期
继续社会化
成人时期
再社会化
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 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 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遗传素质
主要载体
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
分类
语言社会化
是全部社会化的前提
性别社会化
性
生物学
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性别
心理学
指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性别角色
社会学
指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 行为方面的期待。
道德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
社会角色
分类
角色扮演
角色期待(外在的社会观念)→角色领悟(内在的个人观念)→角色实践(内外结合的个人行动)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要被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 符合社会对他的社会期待
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
角色间冲突(一人兼任多角色,既是…又是…)
角色内冲突(同一角色,不同期待)
角色不清
对扮演角色认识不清楚
角色中断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角色失败(最严重)
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自我、身份与自尊
自我
定义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 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
认识的主体,主动的自我
客我
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
镜我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C.Rogers)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 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自我概念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自尊
定义
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需要2个方面
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对名誉、地位 支配、赞赏的欲望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个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1890 年,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提出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社会知觉与归因
社会知觉
定义
个体对他人、群体及对自己的知觉
影响因素
认知者的经验(用“图式”来解释)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认知者的情绪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印象形成的几种效应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机制——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不熟悉、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最新印象机制——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熟悉、亲密的人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 其他品质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白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
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 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 加法模式
2. 平均模式
3. 加权平均模式:考虑各种特征的重要性
4. 中心品质模式: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 更接近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印象管理
定义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 隐藏自我和抬高自我
3. 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4. 投其所好
归因
定义
指的是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的性质或原因 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行为原因的分类
内因与外因
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对于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能做出变化的预测;
对于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能做出准确的预测
控制点理论
根据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的不同解释,将人们分为 内控者和外控者
内控者
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 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
外控者
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 作用造成的。
归因原则
1. 不变性原则(海德)
2. 折扣原则(凯利)
3. 协变原则(凯利三维归因)
记忆方法:一个高贵的主人,接待三个高贵的客人,背特高雅的诗词。 一高主,三高客,特高背
一高主,三高客,特高背
归因影响因素
1. 社会视角:当局者迷
2. 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成败——成功内,失败外,自我防卫
竞争——他人成功外,失败内,动机性归因偏差
3. 观察位置:往往把原因归于凸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4. 时间因素 :随时间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社会动机
概述
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主要社会动机
亲合动机
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亲合起源于依恋
亲合动机的作用
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窘境。
影响亲合的因素
情境因素;
情绪因素(恐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的亲合 倾向较低);
出生顺序(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 们更明显)
成就动机
权力动机
侵犯动机
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提出)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 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侵犯就是自己生气,挫折就是别人骂你
侵犯动机的影响因素
情绪唤起水平
道德发展水平
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容易发生(负相关)。
社会角色与群体: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
大众传媒的影响
利他动机
利他动机是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价值和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
自然情境;
社会情境(旁观者效应);
时间压力;
利他对象的特点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内疚;人格
利他技能
社交情绪
社交焦虑
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 惧的情绪体验。往往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嫉妒
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羞耻
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内疚
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
人类良心情绪的“内核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态度概述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成分(ABC模型)
认知成分(C, cognition)
个体对于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
情感成分(A, affection)
核心:个体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 产生 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行为倾向成分(B, behavioral tendency)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 或以 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当ABC不协调时,情感A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 为取向
态度转变
霍夫兰德提出的态度转变模型
海德平衡理论
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 于一 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那么就会倾向于朝平衡转化
P——个体;O——他人;X——一个人或一个事物
在P-O-X模型中,遵循“费力最小原则”。
P-O的关系最重要
P-O关系为肯定时,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
P-O关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方法:负负得正,肯强否弱
态度测量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目前还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态度测 量一般是使用间接的方法
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测谎仪 的工作原理)
沟通与人际关系
沟通的结构 与功能
定义
沟通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结构
主要功能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信息流动方向 )
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现实沟通——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的把握的沟通
虚拟沟通中,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往往是不清楚的
身体语言沟通
身体语言是非言语词性的身体符号
目光与面部表情
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体语形式是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
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状态有可能与实际的情况不一致
身体运动与触摸
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姿势与妆饰
人际距离
① 公众距离(12~25 英尺)
3.5米以上
② 社交距离(4~12 英尺)
1.2-3.5
③ 个人距离(1.5~4 英尺)
0.5-1.2
④ 亲密距离(0~18 英寸)
半米以内
人际关系的 原则和理论
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特点 包括: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人际吸引
定义
人际吸引指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肯定形式
影响喜欢的因素
1. 熟悉与邻近(倒U型)
2. 相似与互补(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3. 外貌
4. 才能(犯小错,增加吸引)
5. 人格品质(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人际互动 (了解即可)
人际互动的定义
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 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人际互动的形式
1. 合作 2. 竞争
社会影响
从众
定义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 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被动地
从众行为的原因
1. 寻求行为参照 2. 对偏离的恐惧 3. 群体凝聚力
从众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 真从众(心服口服)
2. 权宜从众(最普遍,心不服口服)
3. 反从众(心服口不服)
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
社会促进
定义
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 的现象。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 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2种效应
1.结伴效应:如一起干活;晨跑;骑自行车;做作业等。
2.观众效应:有他人在场观看,会对活动者产生刺激作业。如观众之于演员, 啦 啦队之于运动员
子主题
优势反应强化说——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美国扎荣格
他人在场,个体的动机水平会提高
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
促进简单工作
干扰非熟练工作
社会懈怠
定义
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时,个人所付 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原因
被评价的焦虑减弱;责任意识降低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模仿
塔尔德的“模仿律
1. 下降律 2. 几何级数律 3. 先内后外律
暗示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显;被暗 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 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 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
爱情、婚姻与家庭
爱情
定义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 产生的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特点
1、相异性:性别的相异;
2、成熟性:生理、心理的成熟性;
幼儿没有爱情体验
3、高级性:高级情感
4、生理性:性爱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5、利他性: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
爱情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1. 取样与评估 2. 互惠 3. 承诺 4. 制度化
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亲密、激情、承诺三因素组成的,7种组合,完美爱情
古普塔的研究:由爱情而结婚的夫妻,结婚5年后情感会减少。
婚姻
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婚姻动机:爱情、繁衍、经济
现代社会的婚姻动机:爱情第一,繁衍第二,经济第三
离婚(了解)
家庭(了解)
发展心理学(25+5--10)
概述
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发展性质
婴幼儿期是第一发展加速期
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
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
功能
特殊性
发展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发展 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
设计方式
横向研究设计
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 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优点
(1)适用性——可以概况出每一年龄阶段的年龄发展特点,联结成整个发展趋势 (2)时效性——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快获得大量研究资料和结果
缺点
(1)人为的联结性——由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发展特征来代表同一批个体在不同年龄 的发展特征 (2)组群效应——将受到不同社会环境影响而造成的差异被当成年龄增长因素
发展心理研究大多采用横向研究设计。
纵向研究设计
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 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为纵向跟踪研究
优点
(1)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2)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
缺点
(1)时效性较差,耗费时间、人力和物力 (2)被试容易流失 (3)由于多次进行重复测试,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把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相结合的一种研究设计。 首先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再对这 些被试者进行纵向跟踪研究
心理发展的动因
班杜拉
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
Ø 学习的方式
观察学习(观察-模仿)
替代性强化(奖励-惩罚)
Ø 榜样示范作用和观察模仿学习在发展心理学中得到 广泛认同
维果茨基【前苏联】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 素决定的
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 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文化历史论主张,儿童主体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交往)决 定着儿童的心理发展。
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儿童掌握了语言,才能真正使低级心理机能转化为高级心理机能
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皮亚杰
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适应
1、心里发展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2、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3、动作是心里发展的源泉(心理源于动作)
4、心里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是一种高级形式的适应。
构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动作是认识的源泉
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心理发展过程
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和阶段性的统一
1.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心理发展中的量变、质变关系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1.认知结构发展——皮亚杰
(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 认识论创始人,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
记忆:爱奇艺敢签巨星
2 7 11 感 前 具 形
2.人格特征的发展——艾里克森
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主张人的一生可分为既是连续又各不相同的八个阶段:八个阶段以不变的序列发展;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带有普遍性的心理社会危机
信息来了要注意,为了瞩目要分力,统一诚实亲爱的,要是烦心就散会
信 希 主 意 主 目 奋 力 同一 诚实 亲 爱 繁 心 完善 慧
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故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动作、学习
新生儿的发展
0-1个月
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具有明显的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生存反射)
有利于新生儿适应环境与保护自身
发展早期社会关系
是各种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
无条件反射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
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4-6个月内自行消退)
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
睡眠—觉醒时的活动—啼哭
新生儿的睡眠:睡眠不规律可能是异常问题的征兆
新生儿的觉醒状态:每天2-3个小时(社交与学习)
新生儿的啼哭:与看护人交流、传递信息,影响其行为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
可塑性——婴儿大脑的大小和功能都受后天经验的影响和制约
可修复性——婴儿早期大脑具有良好修复性
5岁以前语言中枢受损伤,另一侧脑半球很快会产生替代性功能,使语言中枢转移(可修复)
婴儿动作的发展
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1. 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 2. 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 3. 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4. 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
手的抓握技能
五指分化
手眼协调
独立行走
(婴儿发展的里程碑)
动作发展的原则
v头尾原则(头-尾)
v近远原则(内-外)
v大小原则(大-小)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婴儿的学习
模仿学习
模仿是婴儿的一种天生学习能力(普遍性)
条件反射学习方式
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婴儿的认知发展
婴儿的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婴儿期是各 种认知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感知觉的发展
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 儿认知的开端
感觉的发展
视觉技能的发展(辨识度与追踪等)
听觉技能的发展(声音辨别与视听协调)
知觉的发展
跨感觉通道的知觉(手眼协调和视听协调)
模式知觉(由部分组织成整体的能力)
视觉偏爱程序
深度知觉 吉布森-视觉悬崖装置(6个月)
婴儿注意和记忆的发展
婴儿注意的最早表现 —— 先天的定向反射(将头扭向声源)
婴儿的记忆
人类个体记忆的发生时间——胎儿末期
婴儿的言语发展
婴儿的发音
阶段
特点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婴儿最初的发音呈现出普遍的规律性。
婴儿真正掌握母语的各种发音,要到第一批词出现时才能开始。
3岁左右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子主题
婴儿词汇的发展
婴儿在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
3岁儿童的词汇量增加到1000个左右
特点
婴儿的词汇是从所熟悉的事物的名称开始,所涉及的词汇范围有人、食物、玩具、动物、交通工具等
婴儿理解的词义与成人不尽相同,或扩大词义,或缩小词义,或部分与成人的理解重叠
婴儿句子的发展
单词句到多词句
简单句到复合句
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
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前言语交往——手势
婴儿与成人言语交往——婴儿说的往往是自己已知的事物
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注重言语的表达策略和技能
1.句子要简短 2.语速要减慢(不是靠每个词的发音拉长) 3.话语多重复
语法的获得
1.5—2.5岁的婴儿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3岁末可以基本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婴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婴儿的气质
婴儿的气质类型
(巴斯) 按活动特性划分
情绪性
多负性情绪反应
活动性
积极探索环境
冲动性
情绪反应激烈
社交性
主动与人交往
(托马斯和切斯)纽约纵向追踪研究
容易抚养型
生活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积极主动探索
抚养困难型
生活规律差,环境适应性差,负性情绪多
发展缓慢型
环境适应缓慢,新鲜事物反应消极,心境不开朗
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自发性微笑
不具有社会性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对任何人都微笑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只对熟悉的人微笑
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自发性
不具有社会性
应答性
环境不适应性的信号
主动操作性
经验中学到的——例如:打针-惧怕医生
分离焦虑
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定义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 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
第四阶段 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类型(安斯沃斯)
安全型依恋
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也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
回避型
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
反抗型
缺乏安全感,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
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
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安全型——高自尊
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的基本态度模式形成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反应性:通常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给予积极的应答和反馈
情绪性: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
社会性刺激: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丰富环境
婴儿自我的发展
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促进婴儿自我的健康发展
对孩子充满爱心
给以安全感
对孩子的需求做出敏感的反应
享受满足感
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
体验成就感
合理安排组织好孩子的生活环境
让孩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和变化的可预测性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游戏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3—6、7岁
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
古典游戏理论
着重从游戏与人类关系的角度解释游戏的原因和目的。如精力 过剩论和重演论
现代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流派
游戏与儿童的人格和情绪的发展,调节情绪、 释放焦虑、补偿愿望
认知学派
游戏与儿童个体认知发展的关系,练习并巩固己习 得的各种能力
游戏的发展
机能游戏
主要是重复简单的动作和活动
内容是基本生活的反应
婴儿期的亲子游戏和模仿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
幼儿期的游戏特点,又称假装游戏,通过想象构造虚拟情境的创造性活动
规则性游戏
游戏规则外显,游戏的角色内隐
童年期及以后的游戏
游戏的竞争性决定规则
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以主题游戏为主
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象征性游戏重要特点)
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
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第一阶段 非社会性游戏
第二阶段平行游戏
第三阶段社会性游戏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 促进作用
1. 游戏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
2. 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3. 游戏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
4. 游戏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幼儿记忆的发展
特点
无意识记为主,形象记忆为主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冰相互作用
策略
5岁以前基本没有,幼儿后期能主要运用的有:
视觉“复述”策略(看) 复述策略(说) 特征定位策略(特点)
思维的发展
特点
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
具体形象性思维特点
具体形象性的可塑性
动态性
连续性
易变性
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
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入深
自我中心现象
皮亚杰
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提问类型的变化
“是什么”到“为什么”
概括能力发展
实物概念的发展
类概念的发展
幼儿推理能力初步发展
想象的发展
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
新颖性、神奇性、超越性、未来指向
幼儿期的言语发展
发展迅速,词汇数量增加最快,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重要意义
(一)语言是儿童人际交流的工具
(二)言语是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的重要工具
(三)帮助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的境界
(四)言语发展是幼儿期心理发展的推动力
幼儿期是儿童掌握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词汇发展
词汇数量的增加
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年龄段:3-4岁
词汇增长速度:每天2~3个词
3岁1000左右,6岁3000,7岁4000左右
词类范围的扩大
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
最先掌握的词是名词,后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
词义的深化
句子的发展
理解句子的策略
语义策略
词序策略
非言语策略
掌握句法结构的发展
从不完整到完整
从简单到复合
从陈述到多种形式
从无修饰到有修饰
口语表达能力
从对话向独白发展
从情境向连贯语发展
语用技能
语用技能是指个体根据交谈双方的语言意图和所处的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达到沟通目的的一系列技能,包括沟通的手势、说的技能和听的技能
幼儿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个性的初步形成
显示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最初的性格特点表现
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幼儿的自我情绪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 向社会性情感体验(自尊、羞愧)发展
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发展
认同及其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A.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认同”;产生认同的基础是儿童知觉到自己与 认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B.认同带给儿童归属感和成就感;使儿童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对性别意 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对象
儿童认同对象通常具有较高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的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 的人。例如:父母,老师,哥哥姐姐等
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
第一逆反期的表现是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 反抗父母控制。其年龄主要是3~4岁
特点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学习
6、7岁-12、13岁
童年期的学习
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记忆的发展
思维发展
基本特征
1. 具体运算阶段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本质特征
2.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3. 转折年龄在9-10岁
4.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形象抽象→初步本质抽象
思维形式发展
概括能力的发展
直观形象水平
形象抽象水平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词语概念的发展
推理能力的发展
Ø 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多个判断推出新判断)
Ø 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由个别到一般形式)
Ø 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归纳和演绎的综合)
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新的思维结构形成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外表、行为、成绩、运动、社交 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 学的作用最重要。
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
自我控制能力
罗滕伯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行为
延迟满足是抑制欲望的及时满足,学会等待
随年龄增长而有显著提高
影响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认知和策略
榜样的力量
家庭教育
道德发展
道德情感发展
婴儿期
移情、共鸣
幼儿期
内疚、羞愧
童年期
日益丰富并影响着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发展——皮亚杰
第一阶段
前道德阶段(4-5岁)
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儿童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第二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4、5岁-8、9岁)
道德判断的标准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
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物制定的,不能改变,必须严格遵守
对行为好坏的评定,只根据后果,而不是动机。
第三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8、9岁以后)
道德判断的标准受自己主观价值标准支配
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是可以改变的
对行为好换的判断依据着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后果。
道德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
攻击行为
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重要意义
人气特点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 因素有多种,基本的因素还是儿童本 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友谊的发展
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 相互接近
2. 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 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 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2. 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
3. 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
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
父母与儿童对其行为的共同调节
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
家长要善于调节好自己的教育方式
既要给选择和决定的权力,又不能放任自流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身心发育矛盾
(11、12-15、16岁)
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
生理发育加速
1. 身体成长加速(身高、体重)
2. 生理机能发育加速(脂肪和肌肉、脑和神经系统、体形和面部特征)
3. 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性功能成熟)
青春期提前趋势
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 现状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矛 盾的根本原因)
心理断乳与 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心理闭锁性与 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成就感与 挫折感的交替
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记忆的发展
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
初中时记忆广度:11.04,能够有效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对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
十五六岁达到最高峰
思维的发展-少年期:形式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
1. 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2. 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1. 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趋势
2. 掌握逻辑法则发展的特点
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
青春发育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2. 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3. 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 有很强的自尊心
情绪的变化
青少年的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
情绪变化的特点
烦恼增多
(1)为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而烦恼
(2)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
(3)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
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特点
独特自我
个人的虚构,以个人的意愿作为独立推理体系的模式
假想观众
在心理上“制造”想象中的观众,认为自己被关注
第二逆反期
第一逆反期:2~4岁,多在3岁左右
第二逆反期:10~11岁至15~16岁的青春发育期
表现
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观念上的碰撞
反抗的主要对象
父母
但也会受到情绪性的迁移
反抗的形式
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逆反期
父母要认识和理 解逆反期对心理 发展的意义
父母要正确面对 儿童逆反期这一 客观现实
父母要理解少年 期多重矛盾的焦 点所在
父母必须正视少 年儿童独立自主 的需求
共同点
Ø 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
Ø 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长大感”and“成年感”
不同点
Ø 第一逆反期: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
Ø 第二逆反期: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地位平等,精神和行为自主
总结
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网络成瘾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自杀倾向
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青年一般特征
(17、18-35岁)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一. 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达到成熟水平
二. 进入成人社会,享受社会权利、承担社会义务
三. 生活空间扩大
四. 开始恋爱、结婚
青年期的思维发展
青年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初一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
初三处于迅速发展阶段
重要转折期
高中阶段逻辑思维以发展到趋于占优势地位
影响因素
领会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刻性和系统性
个体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
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
是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青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自我概念的发展
特点
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
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
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提高的主要途径
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通过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
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自我分化与整合统一的过程
1. 自我分化是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我”和“客体我”
2. 通过自我接纳(积极肯定)和自我排斥(消极否定)达到自我认识 的整合统一
3. 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
4. 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 (学者马西亚) 同一性确立;同一性延续;同一性封闭;同一性混乱(扩散)
同一性症候群
延缓偿付期
社会给予青年人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这个缓冲的时 期叫做延缓偿付期,比如大学学习期间
1. 他们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结的内在需要(心理上的延缓)
2. 社会也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社会性的延缓)
青年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对待人生
价值观——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
子主题
青年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时期
道德认知——道德推理的发展
柯尔伯格:道德推理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要点
道德具有固定 不变的顺序
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 不多,而第六阶段的道德 水准是抽象的,适于全人 类,却难以实现
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 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 内容,不能影响道德 发展顺序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更年期
(35-60岁)
中年期的更年期
第二个青春期
女性更年期
45~55岁,一般延续8~12年
特征:第二性征退化,生殖器 官萎缩;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
男性更年期
性器官开始萎缩,性功能由 旺盛到衰减的变化过程
对中年期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般特点
现实性、灵活性、智慧性、辩证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中年期的智力发展
早期对中老年期智力发展趋势的观点
“智力随年龄而衰退是整个有机体普遍衰老过程的一部分”——韦克斯勒
卡特尔特殊智力学说
液态智力:加工处理信息和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的能力,例如:知觉速度、机械 记忆等
变化趋势:青年期随年龄增长提高,成人阶段出现衰退趋势
晶态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例如:言语理解、社会常识等
发展趋势:相对稳定,中老年仍呈一定的上升趋势
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中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关于自我的概念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
自我是第一组织者
自我的改变意味着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
自我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成年期的自我发展水平
遵奉者水平
按规则行事,个体的行为服从于社会规则,如果违反了社会 规则,就会产生自责感
公平水平
将社会的、外在的规则内化为个体自己的规则。
自主水平
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出高 度的容忍性。
整合水平
不仅能正视内部矛盾和冲突,还会积极去解决这些冲突。
影响自我发展水平的因素
年龄因素-受教育水平-认知发展水平
中年期的人格特征
中年期人格结构的稳定性
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中年期人格的成熟性
1. 内省日趋明显 2. 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3. 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男女同化”—— 男性更加女 性化,女性更加男性化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老年心理变化观
(60岁~衰亡)
老化的原因
个体出发
遗传学说
行为老化学说
从个体与社会关系出发
疏离
社会活动变少
适应
人际关系的改变
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感知觉衰退最早,变化最明显
老年期的记忆减退特点
老年期记忆衰退的年龄趋势
老年期记忆衰退的特点
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较机械记忆衰退的慢一些
再认能力表现逐渐老化,但再认比回忆保持得要好
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老年人的主要记忆障碍
1. 老年记忆障碍主要在于信息提取困难
2. 老年人记忆障碍是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3. 老年人较少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
4. 文化因素对记忆的影响显著
对老年期记忆减退的解释
1. 加工速度理论 加工速度减慢是老年人认知(记忆)减退的主要原因。
子主题
2. 工作记忆理论 老年人发生认知(记忆)功能衰退是因为他们缺乏信息加工资源。 工作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小是老年期记忆减退的另一根本原因
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
利用多种感觉器官
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秩序
放缓学习和做事情的步调
有意识地进行改善记忆的训练
增强记得住的信心
老年期的智力减退
智力水平的衰退
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
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稳定性
变化
不安全感
孤独感
适应性差
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
回忆往事
人格变化的因素
生物学的衰老
心理上的老化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心理准备
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幸福生活要素
深化朋友间的友谊关系
避免逃避式适应方式
人格心理学(15+5--7)
什么是人格
定义
人格是指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个体形成的典型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的特征
特征
1、独特性——典型性、差异性 2、稳定性——时间、空间 3、统合性——不同人格元素进行统合,内在统一性破坏就会产生心理冲突 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这一问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
经典精神分析流派
心理动力-心理能量
定义
人的心理过程需要能量驱动才能不断的进行下去,这种能量就是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等量原则
假如心理的某部分占用了过多的能量,另一部分便得不到充足 的能量
2、平衡原则
当两个心理系统的能量不等时,能量会从较强的系统流向较弱 的系统,直到平衡为止
人格发展
人格结构
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人格成因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非常看重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
(一)童年经历——对人格起到长久影响
(二)父母教养方式——过度关注,溺爱很少受到父母关注的儿童长大后会变得冷漠多疑,成年后较难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三)出生顺序——出生顺序影响人格。
头生孩子容易出现“问题儿童、神经症、犯罪”;
中间出生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更高成就;
最小的孩子容易被父母纵容,聪明。
人格适应
焦虑是被压抑的冲突要出现在意识区域时所引发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
自我在寻 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的超我要求之间的冲突中,会产生大量的焦虑,为了保护自身,会发展出一系列的心理策略和应对方式,称为“防御机制”
不同的防御机制,有两个共同特征
对现实的否认或扭曲
在潜意识中运作,人们常常意识不到
压抑:最基本、使用最频繁 否认:最原始 反向形成:越喜欢越欺负 投射:你饿了吧! 合理化:酸葡萄甜柠檬 退行:我不管,我就要买小汽车 转移/置换:踢猫 升华是指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升华是唯一正向积极的防御机制。
新精神分析流派
自我
霍尼认为人格是完整的、动态的自我组成,她将自我分为
现实自我
个体在此时此刻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
真实自 我
个体自我实现的中心,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力量。
理想自我
完美的自我意象。在理想自我的控制下,个体会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
荣格的潜意识学说
荣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在意识的三层次中,荣格认为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构成了人的整个精神世界
自卑与心理补偿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童年都会因为生来弱小无力而产生自卑感,自卑感是因对自己某方面不满而产生的一种交织着无力和无助的失望心态
正是因为有了自卑感,个体需要用心理补偿的方式去克服
弗洛姆认为,自由的代价已经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并称之为一种无法忍受的、孤独的状态,面对这种孤立无助,人们只有两种选择:
逃避自由——回归到人与人相互依赖的状态
创造性的爱和有意义的工作——实现积极的自由
特质理论流派
G奥尔波特的三层次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
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
首要特质:最具概括性,最典型
中心特质: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
次要特质:不明显,特殊情况下显现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表面特质——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可以观察
根源特质——行为的内在根源,支配一个人一贯的行为
根源特质中主要成分:
能力特质——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特质
气质特质——由遗传决定的特质,决定对情境做出反应的速度,能量等
动力特质——使人趋向于某一风格的行为动力,是积极成分
大五因素模型
科斯塔(Costa) 和麦克雷(McCrae)
神经质(Neuroticism):也称情绪稳定性
外倾性(Extraversion):人们心理活动的强度
开放性(Openness):对经验持开放、探索态度的程度。得分高者是不依习惯的、独立的思考者
宜人性(Agreeableness):意指人际互动的特征。得分高者,乐于助人、可信赖、富有同情心、为人亲和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涉及控制自己、自律
特质理论的其他代表
A型人格
典型的A型人格有克服困难的强烈动机,喜欢竞争、权力,也享受奖赏的愉悦。这类人易怒而且好斗,喜欢有激情和高效的行事方式。相反,B型人格者比较放松,做事不慌不忙,不喜欢竞争。
A型人格特质的三个主要成分:
1、A型人格者有更强的获取成就的竞争性。
2、A型人格者有更强的时间紧迫感
3、A型人格者对挫折情境更易产生愤怒和敌意
生物学流派
新异焦虑:抑制型儿童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焦虑,在新环境中表现不自在,退缩的反应模式
人本主义流派
人格动力
马斯洛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多数人,都不是自我实现者,主要原因包括
自我实现动机过于微弱 害怕尝试,固守现状 文化环境强加给人的特定规范 自我实现需要依赖个体的潜能
人格适应
自我协调
罗杰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自我一致性,能够采取开放的态度,接纳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化到自我结构中
自我不协调
自我概念与实际经验之间出现差距时,就会处于不协调的状态
人格认知流派
在对客观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人们的主观经验出现差异主要体现在
1.知觉风格——人们对相同信息进行加工时,习惯遵循个人的偏好方式或习惯。
2.心理表征——个体在感知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转换成自己可以理解的形式。
3.解释和归因——个体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解释和归因,不同人有不同方式
4.目标和预期——对事件结果的预期、生活目标及人生理想
人格的认知流派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的个人建构人格理论
人格结构
人格差异主要来自于个体解释世界的不同方式
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
心理表征包括:
原型:是指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完成判断
脚本:是指某一情境中一系列被认为适当的或合乎规定的行为
图式: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
个体差异来自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学习经验的差异。
变态心理学(25+5--10)
变态心理学概述
心理活动
正常心理活动
正常群里
异常心理活动
精神障碍(心理异常)
心理活动也不全是异常的
可以相互转换
学科简史
精神分析理论
两个命题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广义的和狭义的性的冲动都是神经病(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弗洛伊德推演出的判断
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力必多“
“力必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有三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器期
心理活动
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固着”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焦虑
压抑
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产生是由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神经衰弱:兴奋过程的优势和抑制过程的薄弱
副交感神经衰弱
癔病: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
人本主义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认知障碍
感知障碍
感觉障碍
感觉多了
(外部)感觉过敏
(内部)内感性不适
感觉少了
感觉减退
知觉障碍
病理性错觉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知道错了还依然坚持错误的
幻觉
按感觉器官
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按体验的来源
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按产生的特殊条件
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
感知综合障碍
视物变形症
非真实感
窥镜症
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 —思维速度过快,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2.思维迟缓 —思维速度过慢,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3.思维贫乏 —使用概念过少
4.思维松弛 —答非所问
5.破裂性思维 —意识清醒下的语词杂拌
6.思维不连贯 —意识障碍下的语词杂拌
7.思维中断 —概念突然没了
8.1思维插入 —他人的概念插入8.2思维被夺 —概念被他人夺走
9.思维云集 —大量无关概念插入
10.病理性赘述 —使用概念过多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12.语词新作
13.逻辑倒错性思维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按妄想的主 要内容
1.关系妄想--与我无关的妄想成有关的
2.被害妄想--妄想他人总想伤害我
3.特殊意义妄想--无关的妄想成有特殊意义的
4.物理影响妄想--妄想某个物理的东西对自己有影响
5.夸大妄想--妄想我自己很厉害
6.自罪妄想--妄想自己有罪
7.疑病妄想--妄想自己有病
8.嫉妒妄想--妄想他人与自己的配偶有关系
9.(被)钟情妄想--妄想他人都喜欢我
10.内心被揭露感或被洞悉感--妄想他人能知道自己所想
按妄想的 起源
原发性妄想
突发性妄想--突然产生了某个观念
妄想知觉--突然产生了某种解释
妄想心境--突然感觉气氛不对环境不利
继发性妄想
子主题
强迫观念
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对立观念
超价观念
注意、记忆、智能障碍
注意障碍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遗忘(包括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和心因性遗忘)当患者同时出现记忆减退(特别是近记忆力减退)、错构、虚构以及定向力发生障碍时,则被称之为柯萨可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
自知力障碍
判断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情绪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 情绪障碍
情绪高涨—积极情绪过多
情绪低落—消极情绪过多
焦虑—缺乏事实根据的忧虑不安
恐怖—与处境不符的紧张、害怕心情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 情绪障碍
情绪迟钝—正常情绪反应减少,高级情感受损
情绪淡漠—与切身利益有关的事缺乏情绪反应
情绪倒错—情绪与现实刺激不相称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 绪障碍
情绪脆弱—因细小事情伤心或兴奋,无法克制
易激惹—因细小事情引起强烈情绪反应
强制性哭笑—无原因不能控制、无感染力的表情
欣快—痴呆基础上的“情绪高涨”
意志行为障碍
1. 意志增强
2. 意志缺乏
3. 意志减退
4. 精神运动性兴奋——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种
5. 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木僵、违拗、蜡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
常见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
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精神活动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
通常能维持清晰的意识和基本智力,但某些认知功能会出现障碍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
发作期自知力基本丧失(发作期≠患病期)
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
出现单一的或一整套相关的妄想,并且这种妄想通常是持久的,甚至终身存在
妄想内容有一定的现实性,并不荒谬
个别伴有幻觉
病前人格特征:多具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
病程发展缓慢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1)在两周内急性起病; (2)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 (3)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 (4)在2~3个月内痊愈
心境障碍
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心理冲突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又称为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由心理、社会(环境)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是心理咨询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
1. 急性应激障碍 2.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3. 适应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
病程:数小时至数天
表现: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窄、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定义
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指患者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表现
第一,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闯入性重现(闪回)
第二,选择性遗忘
第三,在麻木感和情绪迟钝的持续背景下,发生与他人疏远、对周围环境漠无反应、快感缺失、回避易联想起创伤经历的活动和情境。
第四,常有植物神经过度兴奋,伴有过度警觉、失眠。第五,焦虑和抑郁,可有自杀观念
适应障碍
在重大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适应期,出现的主观痛苦和情绪紊乱状态,常会影响社会生活和行为表现。一般遭遇生活事件后的1个月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个人素质或易感性在发病的危险度和适应障碍的表现形式方面有重要作用,
人格障碍
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偏离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心理咨询和治疗作用有限,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有 1.偏执性人格障碍:猜疑、固执己见 2.分裂样人格障碍:奇特、冷漠、人际疏远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不符合社会规范、违法乱纪、冷酷无情4.冲动性人格障碍:阵发性情绪爆发,伴冲动性行5.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过分感情用事,夸张6.强迫性人格障碍:过分要求严格,完美无缺7.焦虑性人格障碍: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潜在危险 8.依赖性人格障碍: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心理生理障碍
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1. 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2. 睡眠障碍(失眠症、嗜睡症、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
3. 性功能障碍(补充扩展,教材没有,考试不选):包括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性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
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精神障碍
一、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包括情感爆发、癔症性遗忘等。二、转换性障碍:又称癔症性躯体障碍,表现为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健康
评定心理健康的标准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有幸福感 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不健康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关于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
.常见的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压力与健康
压力
定义
1. 压力 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2. 压力源 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3. 压力反应 包括主观觉察到压力源后出现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
压力源的种类
1. 生物性压力源 (躯体创伤、疾病、饥饿、性剥夺、噪音等)
2. 精神性压力源(错误认知、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等)
3.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
社会环境性的压力源,分为两大类
1. 纯社会性的(重大社会变革、人际关系破裂)2. 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恐人症性、社交不良)
压力的适应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一)对压力的响应阶段客观上已经发生的事件,并不是都可以成为压力源。只有被个体觉察、与个体生活相关并引起响应的事件,才对个体构成压力(漠不关心的心态不会产生压力体验)
(二)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三)临床相阶段
心理咨询概论(15+5--7)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与现状
学术背景
1. 高尔顿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1882)。 2. 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1890)。 3. 韦特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1896)。 4. 比内与西蒙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1904)。 5. 大卫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1907)。 6. 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1908)。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1.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心理咨询临床操作的相关知识。 2.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只能是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没有处方权。 3.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罗杰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
限制性观点
中立性态度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阿帕波特对弗洛伊德的学说有精深研究,按照他的总结去理解弗洛伊德,他认为,精神分析学说大致可以概括为5个观点,即: 分区观点、结构观点、动力结构、发展观点、适应观点
一、分区观点:由于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深层的潜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所以,人们又把它的理论称作“深层心理学”。 二、结构观点: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三、动力学观点:力比多(libido)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人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本能有二,一是性本能,二是营养本能。 营养本能是自我保存的本能。 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 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
四、发展观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即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
五、适应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观点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
心理咨询的分类和一般程序
常用的咨询取向和方法
取向
心理动力学取向
心理动力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行为主义取向
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人本主义取向
其他取向和方法
操作说明(115+20--44.5)
心理诊断技能(25+5--10)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不在于解决求助者的困扰, 而在于提供一个让求助者释放压抑的空间。
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合理配置心理咨询场所
表现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
保持正常社交距离
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巧的使用
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
平和,诚恳
礼貌用语
间接问询,不可直接逼问
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和义务
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相关知识
摄入性会谈
摄入性会谈
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确定提问方式
倾听(不随便打断、不插入自己的评价)
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
释义
中断
情感反射
引导
对会谈内容归类(未经来访者同意不能录音、录像)
结束会谈(对会谈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结束本次会谈)
相关知识
根据目的的不同,可把会谈法分为: 摄入性会谈: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常选用桑德伯格制定的一个提纲,来采集客观的背景材料。 鉴别性会谈: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 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不健康) 咨询性会谈:针对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等。(健康) 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意外或突然的精神创伤后的会谈
正确使用 心理测验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工作程序
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3.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尔后再进行测评
相关知识
第一,选择测评量表应有针对性 第二,为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而使用量表,比如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查找两年以来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16PF,探索求助者行为倾向性。 第三,为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使用量表(SCL-90、SAS、SDS、MMPI等)
注意事项
1.不得乱用心理测验。所谓乱用心理测验,比如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单纯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不与临床表现相对照,片面地给出诊断和矫治措施;未查明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便在临床上使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等。 2.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其一,不理解心理测验本身独有的功能,对临床表现尚未形成印象时,便将各种测验工具一起实施;其二,只为了经济效益而大量地、目的性不强地使用心理测验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工作程序
按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
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在世界,其他资料
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
婴幼儿期、童年生活、少年期生活、青年期、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及现在对他的评价
整理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判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并予以说明
亲友或转诊的中介人——因其个人特点,无法对问题客观评价,往往带有个人主观认证。因此,应当去伪存真地审视资料,判断真实并附加说明后,方可使用。
中介人是心理咨询师——因其包括初步诊断性的结论,所以,对其提供的资料也应进一步核实
按资料性质进行分类整理
按时间顺序的环境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行为纵向逻辑关系
相关知识
对临床资料的解释
注重行为的观察
找出哪些东西是偏离标准的
抓住那些显眼和突出事件给以解释
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
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
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办法: 第一,使用补充提问验证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资料是否可靠 第二,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 第三,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
第一,就事论事:客观中立的看待每一件事。 第二,相关分析:找到与之相关的因素或事件综合分析。 第三,分析迹象:把事件本身看做一个结果,分析可能的原因。
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暗示、早期印象、求助者的处境和人格特点
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
工作程序
第一,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详细阅读就诊的病历和有关资料。 第二,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其心理咨询过程如何。
初步诊断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工作程序
按分类填写搜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
按先后顺序,列出临床表现,再搜集到的各类与临床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
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引发临床表现的关键点,其内涵有二: 其一,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其二,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存在,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 身的形式,但其本身性质不变。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 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工作程序
根据心理健康水平的十项指标,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
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完成上述工作后,再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分析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注意事项
初步印象: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之后,必须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就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大致的判断。 注意事项: 心理诊断中,应避免“贴标签”,要以现实的临床表现为依据; 难以确定的案例要考虑会诊或转诊。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健康 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对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确定工作范围
相关知识
典型症状的诊断价值
辨识求医行为
甄别求助者对症状是否自知
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工作程序
分析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分析自知力和有无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确定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形成初步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工作程序
分析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分析自知力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
分析情绪是否泛化,若已泛化,需要分析泛化的具体表现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形成初步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心理咨询技能(50+5--17.5)
建立咨询关系
尊重
无条件接纳、平等、礼貌、信任、保护隐私、真诚
热情
倾听、认真、耐心、不厌其烦
真诚
真实真诚、没有防御式武装,不把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下
不等于实话实说
实事求是
共情
罗杰斯-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
咨询师借助知识经验,深刻理解心理和具体问题
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表达共情
积极关注
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积极的价值观
避免盲目乐观
反对过分消极
立足实事求是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商定目标
what-发生了什么
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
where-在哪里发生
why-发生的原因
which-事情与哪些人有关
how-事情是怎样演变的
年龄、性格、问题、文化、
咨询目标的特征
属于心理学范畴、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
不同学派的咨询目标
人本主义
自我实现
马斯洛
健康成熟并能自我实现
罗杰斯
自主 不过分苛求,有较好的组织和整合
行为主义
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不良行为
目标具体
精神分析
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人格
做理智的觉察
完形学派
觉察此时此刻的经验,激励承担责任
理性情绪学派
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帮助更能容忍与更能过有理性的生活
交互分析
创作自由,策略自由,成为自主性,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现实治疗学派
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发展一种成功的统整感
商定方案
划定咨询阶段
诊断阶段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摄入性谈话
观察了解
心理测验
咨询阶段
核心 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
调整咨询动机
商定咨询目标
咨询方案
实施方案
巩固阶段
总结提高
制定咨询方案
咨询目标
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双方各自特点的责任 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
责任
提供真实资料
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完成作业
权利
了解咨询师:受训、执照、具体方案
寻找更合适的咨询师
提出转介或中止
有知情权 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遵守规定
尊重咨询师
咨询师
责任
遵守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 法规
帮助解决问题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权利
了解个人资料
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介绍受训背景,执照情况
咨询机构的有关情况
遵守时间和方案,尊重求助者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实施咨询方案的策略与框架
调动积极性、对求助者启发引导支持鼓励、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参与性技术
倾听技术
需要以接纳为基础
认真、积极、关注的听
不打断、不急于下结论、不轻视问题、不干扰转移话题、合理运用咨询技巧
开放式提问技术和封闭式提问技术
封闭式为了明确问题,澄清事实,获得重点,缩小讨论范围
鼓励技术
重复技术
引起注意,以明确表达的内容
令人不解,事实不符,常理不符需要用
内容反应技术
释义技术或说明
归纳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标
使求助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
情感反应技术
把求助者所述的关于情绪情感的内容概括,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
注重情绪反应,现在的不是过去的情感
最大作用捕捉瞬间的感受
具体化技术
清楚,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概念情感和所经历的事情
问题模糊
过分概括
概念不清
参与性概述
把求助者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情感等综合整理归纳,以提纲形式对求助者表达出来
相当于内容和情感反应的整合
再次回顾自己的所述,有个暂停的机会
可用于一次面谈结束,一个阶段完成,也可用于一般情况
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和把握
正确理解非言语,全面观察非言语,如何看待言语和非言语的不一致
影响性技术
面质技术
矛盾,质疑对峙对抗正视现实
现实与理想不一致
言行不一致
前后言语不一致
求助者和咨询师不一致
作用g
促进自己感受、信念的深入理解
激励放下防卫心理
促进言语 行动的统一
促进明确自己的资源加以利用
给求助者树立榜样
注意
以事实根据为前提
避免个人发泄
避免无情攻击
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前提
可以尝试性面质
完形学派非常强调
解释技术
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 过程等进行解释
是面谈技巧中最复杂的一种
在咨询师的参考框架上运用心理学理论和人生经验来为求助者提供一种认识的新思维 新理论,新方法
属于内容表达
指导技术
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 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
最有影响力的 最明显的一种技术
情感表达技术
咨询师讲自己对求助者的感情,以影响求助者
内容表达
咨询师传递信息 提出建议 忠告,给与保证 进行解释和反馈
各项影响技术都属于内容表达
自我开发
自我暴露 自我表露
有一定的咨询关系和有一定的会谈背景
应以求助者请求为准
影响性概述
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
内容较多的内容表达
概述的是咨询师表达的观点,参与性概述是求助者的叙述
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放松训练
行为疗法中最广泛的技术
基本假设
改变生理反应,主观体验也会随着改变
步骤及实施过程楚
介绍原理
进行示范与指导
强化求助者练习
呼吸放松
鼻腔、腹式、控制
肌肉放松
想象放松
指导方法,代替紧张焦虑
阳性强化法
基本原理
行为主义理论
工作程序
明确目标行为、监控目标行为、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实施强化、追踪评估
注意事项
目标单一具体,要一个个进行
行为出现时立即强化
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改为精神刺激,待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
行为疗法基础理论
巴浦洛夫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班杜拉
模仿学习理论
沃尔普
交互抑制的系统脱敏法
常用方法
增强法
正强化
给与正性强化物
负强化
撤销惩罚物
人厌恶的刺激
惩罚法
一般性惩罚
给个体不喜欢的强呼和或厌恶刺激
批评 罚款 劳动改造
特殊性惩罚
束缚身体 隔离 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中的饱和策略
消退法
对不良行为不予注意,不给强化,使之逐渐消失
代币管制法
兑换物品
合理情绪疗法
基本原理
埃利斯
A 外界事件
B 认知
C 情绪和行为反应
操作流程
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
领悟阶段,改变不合理信念
修通阶段-最主要阶段
修正 改变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合理情绪疗法中最常用最特色的
产婆式辩论,先说你的观念点,然后在你观点上辩论
咨询师主动提出问题,问题具有挑战和质疑性
辩论者 、权威信息提供者、合理生活指导者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家庭作业
RET自助表
自己进行ABCDE的过程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
A 事件
B 信念
C 结果
D 辩论
E 咨询效果
其他方法
自我管理程序
操作条件反射
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
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
再教育阶段
重建
可采用前几个阶段的技术
还可以
技能训练
自信训练
放松训练
提高应对焦虑性情绪反应能力
问题解决训练
社交技能训练
提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及社会交往能力
注意事项
假定人有一种生物倾向性
用不合理思维方式进行思维
对那些有严重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求助者,肯定还会有不合理信念
对年纪轻 智力和文化水平高 领悟力强的更有效
咨询师有关,减少自身的非理性成分
相关知识
埃利斯
合理情绪疗法
20世纪50年代
咨询师是指导者 说服者 分析者 提供者 辩论者积极主动的角色
罗杰斯
求助者中心疗法
皮尔斯
完形疗法
绝对化 过分概括 糟糕至极
目标
自我关怀 指导 宽容 接受不确定性 变通性 参与 尝试 自我接受
减少焦虑 抑郁 和敌意
不完美目标
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后果
完美目标
着眼于使求助者产生更长远 更深刻的变化
学会现实 合理的思维方式
克服阻碍咨询因素
识别处理多话现象
表现及原因
对多话的判定
是否大量,是否与咨询有直接密切联系
与咨询师有关的原因
有感而发
咨询师的评价
咨询师逻辑能力欠缺或解释过多
与求助者有关的原因
宣泄型
宣泄一时的剧烈情绪
倾吐型
咨询师的热情,使其备受感动,一发不可收拾
癔症型
夸大色彩,无急迫或困扰的问题,为了寻求注意和赞赏
表现型
评论自己也是没受重用,喜欢表现自己,不在意咨询师说了什么,为了发表意见进行评论
表白型
知道面临问题,但谈时一味说别人问题,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没问题,有问题也是别人的问题
掩饰型
需要咨询师细心观察
为了掩饰被了解的恐惧,为了说话而说话,害怕发问,害怕沉默压力可能泄露自己内心的恐慌和不安
健谈正是内心焦虑的反映
外向型
性格外向活泼健谈
对多话的处理
均可用内容反应技术+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处理
控制谈话的方向和内容
识别处理沉默现象
沉默是当需要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而回答问题时,其出现了停止回答与探索的现象,阻碍了咨询的顺利进行
表现原因
怀疑型
不完全信任咨询师
表现不安神情,用疑虑探索的眼光打量咨询师
茫然型
不知道说什么好
游移不定,含有询问的色彩
情绪型
求助者的气愤 恐惧或羞愧等情绪导致
当求助者对咨询师感到气愤时,也可能用沉默来传达信息
思考型
反复体会咨询师的话,似有所悟,积极自我探索之中
凝视某一点
内向型
不善言谈,尤其在不熟悉人的面前
反抗型
没有咨询动机
处理
怀疑-良好咨询关系建立,提高面谈技巧
茫然-倾听,通过内容反应和表达技术,促进充分表达
情绪-通过情感反应和表达技术,通过共情,缓解情绪
思考-选择等待
内向-热情+耐心引导多倾听,多鼓励性反应
反抗-对别人让他来咨询或本身存在偏见,耐心方法得当,不行就终止
识别处理依赖现象
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
原因及表现
表现
你帮我分析下我怎么就是对丈夫不放心呢
不宜察觉的形式
我想不出来搞不好人际关系的原因
阻抗形式
是参加工作还是考研呢
间接形式
您告诉我离不离婚吧
直接形式
原因
求助者的原因
不理解心理咨询的实质
个性依赖
个性懒
不愿意受抉择的痛苦
咨询师的原因
理念存在偏差
过于主动
性格急躁 缺乏耐心
有求必应
识别移情现象
表现及原因
2种类型
正移情
负移情
2种形式
直接
间接
处理
区别
移情是一种好感;依赖是一种信任
移情是弥补过去的感情;依赖是寻求现实的帮助
移情者寻求感情依靠;依赖者是寻求心理依靠
正常现象,有策略、果断地及时发现解决
可以转介
识别处理阻抗现象
表现
本质上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精神防御和抵抗
弗洛伊德
他将阻抗定义为求助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于产生交了记忆与认识的压抑
阻抗是所有精神防御机制的总和
潜意识对于个体自由联想活动的能动作用
罗杰斯
将阻抗看作个体对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绪体验的抵抗
不在于使个体自我认识与自尊受到威胁
个体的认知对自我结构与发展的防护作用
四类
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沉默 、少言寡语、赘言
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
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
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与规定来实现自我防御的目的
不认真履行安排,诱惑请客送礼
原因
成长的痛苦
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偶然变固定
满足了某些心理需求,从中获益
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处理
弗洛伊德
解释是重要的武器
咨询效果评估
工作程序
每次咨询效果的小结
咨询师的小结,求助者的小结和来自双方共同的探讨
围绕咨询目标进行,离开小结没有实际意义
商讨下一步咨询的任务
布置家庭作业
正视与处理咨询中的反复现象
处理咨询失误
评估
时间点
在咨询过程中不断地总结评估效果及时调整
可以在任何时间内进行
评估内容
围绕咨询目标展开
评估维度
自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同事的评定、
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
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
可单独可综合使用
咨询效果的阶段性和全程性分析
每次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
相关知识
设对照组、随机安排、客观评分、进行随访
共同因素
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和谐 信任关系
最基本的共同点
求助者的强烈动机,积极态度
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 情绪调节和行为改善
咨询关系的匹配与转介处理
匹配
选择合适咨询对象
动机正确、人格正常、信任度高、行动自觉、匹配性好、智力正常、年龄适宜、内容合适
判断求助者是否适宜自己咨询
欠缺
咨询师受训重点和擅长内容布偶听
忌讳
咨询师在价值观念 情感方式上有一定程度的敏感 偏见和忌讳
冲突
与求助者在个性 等方面不协调
心理测验技能(25+5--10)
智力测验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
16岁以上
分城市农村
超过规定时间,通过也得0分
以10为平均数,以3为标准差
CRT
非文字智力测验
5-75岁
粗评智力等级
比内测验
51个测试题
2-18岁
农村城市
离差智商
人格测验
MMPI
根据经验效标法编制
经验性原则建立起来的自陈量表
566个题目,实际550个,16个重复
精神病临床诊断使用,只做前399题
16岁以上
计分
566原始分超过30分,或399原始分超过22分,则答卷无效
Q得分在原始399题中得分22分则提示临床量表不可信
L得分超过10分不能信任mmpi结果
T分
美国70分
中国60分以上
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心理偏离现象
量表
D-抑郁
60个题目,抑郁症或抑郁性神经症
Q-疑问
高得分-逃避现实
L-说谎
15题,原始得分超过10分不可信
F-诈病
64题,不认真理解错误或伪装疾病
若测量有效,得分越高暗示着精神病程度越重
K-校正
以目前情况为准
16pf
卡特尔
为了探索来访者行为倾向性
187个题目
没有时间限制
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不可漏掉
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
倾向性选择
1-3分为低分,8-10分为高分
一次元人格因素
适应与焦虑性
内向与外向性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
怯懦与果断性
特殊演算公示
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
从事专业而有成就
创造力强者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者
16因素
A 乐群性-高分 外向热情 环性情感或高情感,低分者分裂情感
EPQ
艾森克
P-精神质 ;
E-内外向
N-神经质
L -说谎
16岁及以上-成人;7-15岁幼儿
抑郁质(一) 胆汁质(二) 粘液质(三) 多血质(四)
中间型
43.3-56.7
倾向型
38.5-43.3-内向型
56.7-61.5 -外向型
典型
38.5以下典型内向;61.5以上典型外向
SCL-90
90个项目,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应10个方面心理症状情况
适用
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作为心理卫生问题的评定工具
综合性医院,了解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
适用各种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评定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周的实际感觉
计分
总分,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因子分
单项分≥2分,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个,需要进一步检查
SDS抑郁自评量表
20个项目
各项分数相加,得到总粗分,粗分*1.25以后取整得到标准分
分界值53分
53-62轻度抑郁
63-72中度抑郁
72以上重度抑郁
SAS焦虑自评量表
20个下你干嘛,15个正向,5个反向
粗分*1.25取整
中国常模
分界值50分
50-59轻度焦虑
60-69中度焦虑
69以上重度焦虑
LES生活事件量表
48条生活常见
家庭生活28,工作学习13,社交及其他7
16岁以上的正常人 神经症 心身疾病 各种躯体疾病患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患者
影响时间
三月内 半年内 一年内 一年以上
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
95%正常人一年内的总分不超过20分
99%的不超过32分
负性生活事件分值越高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越大
SSR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10个题目,客观3个,主观4个,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
计分
条目计分
量表的统计计分
CSQ应对方式问卷
因子分
62个条目,6个分量表
近2年的时间范围
心理咨询专业伦理(15+5--7)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