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实词词类活用
这是一篇关于实词词类活用的思维导图,包含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数词作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作动词条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实词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一般动词:意义于原名词的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往往表示该动作行为的工具、对象、结果、、方向等,若带上宾语,与宾语的关系是一般的动宾关系
使动用法:使宾语所代表的的人或者事物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者事物
意动用法: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或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作状语
表动作进行的状态
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
动作发生或者进行的处所方位
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者依据
动作进行的方式
时间名词作状语,“日、月、岁”等,祸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或情况的逐渐变化,祸追溯往事
形容词作动词
一般动词:意义于原形容词的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往往表示该动作行为的工具、对象、结果、、方向等,若带上宾语,与宾语的关系是一般的动宾关系
使动用法:使宾语所代表的的人或者事物成为这个形容词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意动用法: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或事物看作是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数词作动词
一般动词和使动用法
临时具有了动词意义,无数量意义;在数目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动化意义
名词、形容词、数词作动词 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既不并列结构,也不偏正结构,则前面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动宾结构;有时也可以是主谓结构
2.放在“所”字前;“所”常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
3.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
4.名词放在副词“不”后面;副词在句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
5.放在“之、我“等代词前,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前面无紧接动词,名词作动词
7.名词前后用“而”连结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名词作动词
8.形容词、数词出现在名词前,又不构成修饰性的偏正关系
9.副词“相”后面的名词,形容词作动词
动词的使动、为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具有“使(宾语.......)”的含义
不及物
及物
为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动词对宾语具有“为(宾语)......“的含义。宾语常常是动作行为的原因、目的或受益者
数词以及数量表示法
数词
基数
1.整数百、千、万前通常不加“一”
2.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不用“零”补位,有时中间会加“有”或:"又“
两、再、复
古代汉语中”两“专用于成双成对的两件事,下面不会有“三”
古代汉语中“再”表示动作发生了两次或三次
现代汉语中“再”常用来指“又一次”,在古代汉语中用“复”
序词
1.直接用基数词
2.用基数加其他词的组合
第+基数词
基数词+年、月、日
基数词+也
用“甲、首、冠、太(大)、上”表示第一、第二以下“次、次之、次者、其次”等表示
用“伯(孟)、仲、叔、季”或天干、地支等表示
分数
最完整的表示法:”分母+分+名词+之+分子“;其中”分、名词、之“可以省略
当分母是十(什)或百以上整数,而分子是个位数是,用“分母+分子”这一形成
倍数
倍:两倍 蓗:五倍 倍蓗:不定的多数
直接说出倍数的数位
在数位后加“倍”
数词后面加宾语”之、此“
表示几倍于某个数
约数:也叫概数,表示大概、大约的数,虽不确定,但和实际数目相差不大
连用两个相邻或相近的基数
在数词或量词前面添加将、且、可、约、所、余、许、数等词,表示接近或超过某个确定是数目
虚数:跟实数相差较大,用以表示极多或极少,具有夸大或缩小的修辞作用
表示极多的虚数常用基数词“三、五、七、九”及其倍数,或“十、百、千、万”等整数表示
表数量极少的虚数可以用“一、一二、三”等
数量表示法
数词直接表示数量
数词表示物量词
数词表示动量词
“数词+量词”表示法
数词+物量词
数词+动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