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十五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笔记,包括它对外关系的特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等。
七下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思维导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三部分。
七下历史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思维导图,包括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延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清朝的疆域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概况
时间:1405―1433年(七次)
出发地:刘家港(今江苏太仓)
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范围: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
条件
经济: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最根本)
科技:拥有最先进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
其他:政府支持,郑和的个人能力
特点
时间早,次数多,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起海外的奇珍
加强友好往来
戚继光抗倭
对象:日本
背景
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军队:戚家军 注:与岳飞统领的“岳家军”有区别
战役:台州九战九捷
结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名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精神:以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已任,并非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
性质:反侵略战争 、民族英雄
地点:到东海沿岸
背景:P72
倭冠定义:P72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时间: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起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注: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背景: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