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电工钢
这是一篇关于电工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Si含量、生产工艺、用途、需求分析、供给高技术壁垒,工业电机及新能源需求高增长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电工钢
Si含量
高牌号
Si>3%
中牌号
0.5%<Si<2.9%
低牌号
Si<0.5%
生产工艺
热轧
热轧硅钢板(无取向)
低硅(1%<Si<2.5%):热轧电机钢
高硅(3%<Si<4.5%):热轧变压器钢
冷轧
冷轧厚度均匀,表面质量好,磁性较高,随着工业发展,热轧片有被冷轧片取代的趋势
内部晶粒朝向
分布杂乱无章
低硅片
机械强度好
制造电机
冷轧电机钢(无取向)
低硅(Si≤0.5%)
硅钢(Si>0.5-3.2%)
吨钢消耗200kg硅铁,硅钢5000元/吨左右
朝一个方向
高硅片
含硅高
磁性好,较脆弱
制造变压器铁芯
冷轧变压器钢(取向电工)
普通取向((2.9%<Si<3.3%))
高磁感取向(2.9%<Si<3.3%)
吨钢消耗300kg高纯硅铁,硅钢售价8000元/吨左右
用途
电工钢是电力、电器工业不可缺失的重要软磁合金
无取电工钢向
大型电机
家用电器
中小电机
汽车电机
新能源驱动电机
取向电工钢
变压器
电抗器
互感器等铁芯的制造
作用领域
电力工业
轨道交通
电器工业
新能源汽车
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消化、掌握国外先进专利技术,我们国家电工钢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电工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需求分析
大电机
2020年水电、火电、风电、核电等大电机行业用无取向硅钢用量约 20~25万吨,预测“十四五”期间需求增长约 30%,太阳能发电、风电等发展前景看好。
中小电机行业
随着电机能效升级和 IE3高效电机的推进,未来五年电机行业会发生重大技术变革,高牌号硅钢使用占比有望增加至 60%左右。不仅总量需求上去了,更重要的是对于能效标准更高的要求,将会大大增加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用量。根据浙商证券的预测,“十四五”期间工业领域中小电机用硅钢需求增长预计将达到 30%~40%至600万吨左右。
家电行业
随着家电下乡和脱贫的全面实现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巨大的家电需求将拉动电工钢需求增长。尤其是「碳中和」背景下,家电节能会被更加重视,而其中的关键零部件:变频压缩机用无取向硅钢均需使用高牌号产品,因此未来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需求会进一步扩大,预计“十四五”期间需求增长 20%~30%。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于车辆动力性能及稳定性要求逐步提升,对于电机核心材料的无取向硅钢的规格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车企对于原材料认证周期一般在 4-5年,进入市场壁垒较高。目前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一般为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中的最高规格或是高效级别无取向硅钢)主要供应商仅有宝钢(全车系认证完成)、首钢(全车系认证完成)、太钢。
供给高技术壁垒,工业电机及新能源需求高增长
高牌号无取向产量有快速提升,未来在电工钢供给端占比也将快速提升。
无取向硅钢生产仍以中低牌号为主,但增幅已经趋于平稳。
产能
取向
195万吨
无取向
1253万吨
1448万吨
2021年开工率92.7%
产量
183万吨
1160万吨
1343万吨
硅钢行业现状
一、 国企掌控高端产品生产
2020年我国共有18家无取向硅钢生产企业。其中国企8家,民企10家。从生产工艺上看,国企主要为全流程工艺,而民企(除江苏沙钢外)只具备生产产品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能力。
无取向硅钢高牌号和高效(高磁感)无取向硅钢产量由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马钢股份、鞍钢股份、新钢股份(中冶新材)、沙钢股份、广东威恳生产,合计具备高端无取向硅钢生产能力的企业仅8家,而CR5占比达到89.09%,行业集中度高。
二、 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国企8家取向硅钢产能745万吨,产能利用率98.20%,产能充分释放,明显好于民企。民企10家,产能351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5.20%,利用率相对较低,充分说明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目前面临产能过剩情况。
供给分析
我国的高牌号无取向钢的集中程度较高,所以从增量方面,目前我国无取向硅钢占比中,近80%的产品仍为中低牌号,占比较高。未来,整体上除了头部企业宝钢、首钢有明确扩产计划外,分别预计在明年年中和2023年初逐步投产。其余企业中,因为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全流程生产工艺,且主要以中低牌号产品为主,对于高端无取向硅钢供给增量十分有限。
发展趋势
供给格局来看,我国无取向硅钢生产集中度较高。CR7 产能占全国比重 73.45%,产量占比达到 85.91%。若考虑未来无取向硅钢存有向高牌号发展趋势,加之高牌号硅钢壁垒极高(技术、资金规模、下游客户认证周期等),小型企业在配套设施、资金、技术储备等方面不足,未来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高端电工钢硅钢产业集中度高且技术壁垒极高;而另一方面,下游需求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最快增量,且家电、中小电机等领域由于能效标准提高,持续刺激高端电工钢钢需求;而且企业议价能力强,且未来我国作为唯一可以提供高端产品供给增量的国家,将长期受益于全球新能源发展红利;从趋势上看,产品价格整体较高且波动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用无取向硅钢生产厂商中,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电工钢产能已经饱和甚至出现下降的情况。未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上升,中国是唯一具备能力提供供给弹性的国家。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未来将长期受益于全球市场的快速发展。 由于国内生产高牌号硅钢的厂家价就这么几家,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浙商证券的预测,2021 年高端电工钢利润为 21 亿、9 亿、6 亿、2 亿、2 亿。合计目标市值分别为 2350 亿、1002亿、964 亿、471 亿、430 亿。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预测未来五年取向电工钢表观需求量约1100万吨-1200万吨,增幅 10~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