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诊断 第一篇 常见症状
这是一篇关于小珍珠串一串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咳嗽咳痰、腹泻、 呼吸困难、胸痛、黄疸等疾病.
编辑于2022-05-31 17:51:13常见症状
发热
定义:在致病原的作用下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36-37℃,波动不超1℃
发热的分度(口温)不用于意识不清
低热 37.3-38℃
中等热度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体温上升期
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寒战
骤升
缓升
高热期
寒战消失,皮肤发红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出汗增多
体温下降期
散热>产热
骤降
渐降
热型及临床症状
稽留热
维持高水平39-40℃数天数周,24h波动不超1℃
常见 大爷留树伤心(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弛张热
39℃以上波动幅度大超过2℃
常见 张飞败湿结脓 (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间歇热
高热与无热骤升骤降
常见 疟盂(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波状热
缓升缓降
常见 布(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
高热与无热若干天后规律性的交替一次
常见 回家挥霍(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
不规则热
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常见 截肢封神(结核病,支气管肺炎,风湿热,渗出性胸膜炎)
伴随症状
寒战,结膜充血,单纯疱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关节肿痛,皮疹,昏迷
水肿
定义:组织间隙有过多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病因及临床表现
全身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
右心衰竭 特点:首先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对称性凹陷性,颈V.怒张和肝肿
肾源性水肿
肾炎和肾病 特点:晨起有眼睑和颜面水肿,后很快发展为全身水肿(下行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
肝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 特点:腹腔积液,也可上行性水肿,颜面上肢常无水肿
内分泌性疾病致水肿
甲状腺功能减退致特殊类型水肿(粘液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水肿部位皮肤增厚,粗糙,苍白,温度减低
营养不良性水肿
特点 水肿发生前常有体重减低,常从足部开始蔓延至全身
其他(妊娠性水肿,结缔组织疾病,药物所致水肿,变态反应性水肿,特发性水肿,功能性水肿)
局部性水肿
炎症性水肿
常见 蜂窝织炎 疖 痈 丹毒 高温 化学灼伤
淋巴回流障碍性水肿
常见 非特异性淋巴管炎 淋巴结切除 丝虫病(非凹陷性水肿)
静脉回流障碍性水肿
常见 静脉曲张 静脉血栓 上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血管神经性水肿
神经源性水肿
局部粘液性水肿
伴随症状
肝肿大,重度蛋白尿,呼吸困难与发绀,心跳缓慢血压偏低,消瘦体重减低,水肿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
咳嗽咳痰
病因
呼吸道疾病 胸膜疾病 心血管疾病 中枢神经因素 其他胃食管反流致咳嗽 心理性咳嗽等
临床表现
咳嗽的性质
干咳或刺激性咳嗽 常见
湿性咳嗽(有痰)常见
时间和规律
突然发生 (刺激性气体 异物)
阵发性 (百日咳 哮喘 肺癌)
长期慢性 (慢支 支扩)
清晨 (慢支 支扩 肺脓肿)体位变换时加剧
夜间 (左心衰 肺结核)
音色
犬吠样咳嗽 急性喉炎 气道异物(犬吠吼 喉医到)
鸡鸣样喉声 百日咳(鸡鸣百日)
性状和痰量
恶臭痰 厌氧菌感染
黄绿色痰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粉红色泡沫样痰 肺水肿
铁锈色痰 肺炎球菌肺炎
痰白粘稠且拉丝 真菌感染
稀薄浆液性痰含粉皮样物 棘球蚴病(包虫病)
伴随症状
发热 胸痛 呼吸困难 咯血 脓痰 哮鸣音 杵状指(支扩 )
咯血(碱性)
定义: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 经口排出
病因
支气管疾病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肺癌(痰中带血) 肺结核(最常见原因) 肺炎
心血管疾病
二尖瓣狭窄 (肺淤血造成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
血液病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钩端螺旋体病
临床表现
大量咯血(超500ml/d)
常见:空洞型肺结核 支扩 肺脓肿
中等量(100-500ml/d)
见于:二尖瓣狭窄
小量(在100ml/d内)
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
多次少量反复咯血
警惕支气管肺癌
呼吸困难
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
气道阻塞 肺部疾病 胸壁、胸廓、胸膜腔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 膈肌运动障碍
2.循环系统疾病
3.中毒 4.血液病 5.神经精神性疾病
类型
肺源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 (三凹征: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常见于喉、气管狭窄与阻塞
呼气性 (呼吸时间延长 常有呼气期哮鸣音)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等
混合型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 深度变浅呼吸音异常或有病理性呼吸音)常见于重症肺炎 重症肺结核 气胸 大面积肺栓塞等
心源性呼吸困难
左心衰引(更严重)
特点: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发绀 大汗 粉红色泡沫样痰)
右心衰引
特点:体循环淤血 (右心房和上腔V.高压 淤血性肝肿
中毒性呼吸困难
代谢性酸中毒
常见于尿毒症 糖尿病酮症(深长而规则的呼吸 伴鼾音-酸中毒深大呼吸 库斯莫尔-大呼吸)
药物中毒
潮式呼吸(呼吸浅慢 节律异常的改变)
化学毒物中毒
精神神经性呼吸困难
精神性(呼吸浅快 伴叹息样呼吸和手足抽搐)
常见于 焦虑症 癔症患者
神经性 (双吸气{抽泣样呼吸} 呼吸遏制)
常见于 重症颅脑疾病
血源性呼吸困难
(红细胞携氧量减少 血氧含量↓ 呼吸浅 心率快)
常见于 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伴随症状
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发热
一侧胸痛
咳嗽咳痰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伴瞳孔缩小-有机磷农药中毒 吗啡 氯丙嗪
嗜睡
病理性倦睡 浅刺激能唤醒 简短交流
昏睡
处熟睡状态 不易唤醒 答非所问
意识模糊
定向力障碍
黄疸(1.7-17.1μmol/L)
分类
溶血性黄疸
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能引发溶血性黄疸,红细胞大量破坏-非结合胆红素(UCB)↑ 尿胆红素-阴性
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严重损害疾病引起,UCB↑、CB↑ 尿胆红素-阳性
胆汁淤积性黄疸
分为肝内性、肝外性,CB↑为主 尿胆红素-阳性 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色(肠肝循环被阻断,尿胆原及粪胆原减少或缺如)
伴随症状
发热(急性溶血性黄疸先发热后黄疸) 上腹剧烈疼痛 肝肿大 胆囊肿大 脾肿大 腹腔积液
胸痛
病因
胸壁疾病
心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纵膈疾病
过度通气综合征 痛风 食管炎 食管癌 食管裂孔疝
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
沿肋间神经分布 不超体表中线 剧痛
肋软骨炎
第1、2肋骨处单或多个隆起 局部压痛 无红肿
心绞痛
胸骨后方 心前区 剑突下痛、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
夹层动脉瘤
胸背部痛 向下放射至下腹腰部两侧腹股沟 下肢
肺尖部肿瘤
Pancoast癌 为肩部腋下疼痛 向上肢内侧放射
腹痛
病因
急性腹痛
腹腔器官炎症 空腔器官阻塞 器官扭转or破裂 腹膜炎(多由肠穿孔) 腹腔内血管阻塞 腹壁疾病 胸腔疾病致腹部牵涉痛 全身性疾病致腹痛(腹型过敏性紫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慢性腹痛
腹腔慢性炎症 消化道运动障碍 胃十二指肠溃疡 扭转or梗阻 脏器包膜牵张 中毒or代谢障碍 肿瘤压迫或浸润
机制
内脏性腹痛
特点:1疼痛部位不确定 接近腹中线 2感觉模糊(痉挛 不适 钝痛 灼痛)3常伴恶心 呕吐 出汗
躯体性腹痛
特点:1定位准确 可在腹一侧 2程度剧烈而持续 3腹肌强直 4因咳嗽或体位变化加剧
牵涉痛
特点:1定位明确 2疼痛剧烈 3有压痛、肌紧张、感觉过敏
临床表现
腹痛部位
中上腹
胃 十二指肠 胰腺疾病
右上腹
胆囊炎 胆结石 肝脓肿
右下腹
急性阑尾炎
脐周
小肠疾病
左下腹
结肠疾病
下腹部
膀胱炎 盆腔炎 异位妊娠破裂
弥漫性 疼痛部位不定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机械肠梗阻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血朴啉病 铅中毒 腹型过敏性紫癜
诱发因素
胆囊炎 胆结石
发作前进食油腻食物
急性胰腺炎
酗酒或暴饮暴食
腹痛性质和程度
中上腹剧烈刀割样 或烧灼样痛--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持续性、广泛性剧痛伴腹壁肌紧张或板样强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发作时间
餐后痛-胆胰疾病 胃部肿瘤 消化不良
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与体位变化
胰腺癌-仰卧疼痛明显,前倾、俯卧疼痛减轻
反流性食管炎-烧灼痛在躯体前屈时明显直立位减轻
伴随症状
发热寒战 黄疸 休克同时有贫血 呕吐反酸 腹泻 血尿
腹泻
病因
急性
肠道疾病 急性中毒 全身性感染 变态反应性肠病 过敏性紫癜
慢性
消化道疾病 全身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 药物副作用 肠易激综合征)
机制
分泌性腹泻
渗出性腹泻
渗透性腹泻
动力性腹泻
吸收不良性腹泻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急骤病程短;慢性起病缓慢病程长
急性:不洁饮食 24h内发病 便十次/d (多为糊状or水样便 少有脓血便) 慢性:排便次数增多 (可为稀便 带粘液 脓血)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 炎性肠病 结、直肠癌
阿米巴痢疾-便为暗红色or果酱样
肠易激综合征-便带粘液而无异常发现者
小肠疾病腹泻-痛在脐周 便后缓解不明显
结肠病变-痛在下腹 便后缓解
分泌性腹泻-无明显腹痛
伴随症状
发热;里急后重(直肠乙状结肠病变);明显消瘦(小肠病变);皮疹或皮下出血;腹部包块(恶肿);重度失水(分泌性腹泻);关节痛or关节肿胀(免疫相关疾病)
呕血(酸性)
病因(最常见)
消化性溃疡(最最常见)
急性肝硬化
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胃癌
呕血与黑便
(暗红色常有血凝块)出血量多 在胃内停留时间短 出血位于食管
(棕褐色咖啡渣样)出血量少 在胃内停留时间长-血红蛋白与胃酸相互作用形成酸化正铁血红蛋白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是判断出血量的标准
出血量占周围循环量的10-20%
头晕 无力 但无血压脉搏的变化
出血量占周围循环量的20%以上
冷汗 四肢厥冷 心慌 脉搏增快等失血症状
出血量占周围循环量的30%以上
神志不清 面色苍白 心率加快 脉搏细速 血压下降 呼吸急促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血液学改变
早期无改变
出血3-4h后组织液渗出及输液等致血液被稀释 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逐渐降低
便血
病因
下消化道疾病(常见)
小肠疾病(肠结核 肠伤寒 钩虫病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结肠疾病(急性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血吸虫病 溃疡性结肠炎)
直肠疾病
血管病变
上消化疾病
视出血量和速度不同 表现为便血和黑便
全身性疾病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友病
临床表现
暗红色
出血量少 速度慢 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长
鲜红色
出血量多 速度快
隐血便
消化道出血每日在5-10ml 无肉眼可见粪便颜色的改变
伴随症状
腹痛
慢性反复腹痛 周期节律 出血后疼痛减轻(消化性溃疡)
上腹绞痛伴黄疸者(胆道出血)
排血便或脓血便 便后腹痛减轻(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溃疡性结肠炎)
腹痛伴便血(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肠套叠 肠系膜血栓)
里急后重 即肛门坠胀感
发热 (常见于传染性疾病 败血症 流行性出血热)
全身出血症状(急性传染疾病或血液疾病 重症肝炎 流行性出血热)
皮肤改变 肝掌 蜘蛛痣
腹部肿块(增殖性疾病 结肠癌 肠结核 肠道恶性淋巴瘤 肠套叠)
上堵吸难 下堵呼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