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安全疏散(鱼骨图版)
肖老师教学思维导图,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必备,后期不断更新,祝大家顺利通过消防考试!
编辑于2020-04-17 09:36:2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术语、基本规定、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维护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进场检验、安装、功能调试、验收、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50160-2008(2018年版),本图主要介绍了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储运设施、管道布置、消防、电气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术语、基本规定、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维护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进场检验、安装、功能调试、验收、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50160-2008(2018年版),本图主要介绍了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储运设施、管道布置、消防、电气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建筑防火
1. 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分类
2.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3.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4. 建筑防火分区与分隔
5. 安全疏散
6. 建筑电气防火
7. 建筑防爆
8. 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9. 建筑装修、保温材料防火
10. 灭火救援设施
逃生疏散辅助设施
1. 应急照明
设置场所
1.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
2.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
3. 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200m2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4. 建筑面积>1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
5. 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设置要求
场合
地面最低水平照度
疏散走道
≥1.0lx
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
≥3.0lx
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
≥10.0lx
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
≥5.0lx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
10.0lx
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
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消防照明灯具宜设置在墙面的上部、顶棚上或出口的顶部
2. 疏散指示标志
设置场所
公共建筑、建筑高度>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应在其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设置要求
1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志。
2 )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20m;对于袋形走道,≤10m;在走道转角区,≤1.0m。
3.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共同要求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 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避难层不应少于1.5h; 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100000㎡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 ㎡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1.0h; 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
4. 随堂练习
17-16.大学生集体宿舍楼疏散走道内设置的疏散照明,其地面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lx。 A.3.0 B.1.0 C.5.0 D.10.0
【答案】A 【解析】技术实务113页。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lx。
15-75.下列场所中,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疏散指示标志的是( )。 A.总建筑面积为6000㎡的展览厅 B.座位数为1200个的剧场 C.总建筑面积为500㎡的电子游艺厅 D.总建筑面积为500㎡的地下超市
【答案】C 【解析】如上
16-39.下列建筑中的消防应急照明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按1.0h设置,其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 B.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平方米的商业建筑 C.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 D.总建筑而积大于20000平方米的地下汽车库
【答案】C 【解析】P113
避难层(间)
1. 避难层
设置条件
>100m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
面积指标
净面积应满足避难人数的要求,并宜按5人/m2计算
设置数量
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用3h防火隔墙+2h楼板+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
防火构造要求
1. 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排烟管道和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2. 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3. 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开向避难区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4. 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
安全疏散
1. 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2. 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3. 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
4. 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5. 避难层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6. 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2. 避难间
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
1.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25m2
2.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3.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4.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特殊
5.5.24A 3层及3层以上总建筑面积>3000m²(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三层及以上楼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在二层及以上各层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每座疏散楼梯间的相邻部位设置 1 间避难间;当老年人照料设施设置与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直接连通的开敞式外廊、与疏散走道直接连通且符合人员避难要求的室外平台等时,可不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内可供避难的净面积≥ 12m²,避难间可利用疏散楼梯间的前室或消防电梯的前室,其他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5.5.24 条的规定。 供失能老年人使用且层数大于2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按核定使用人数配备简易防毒面具。
3. 随堂练习
16-21.某建筑高度为300m的办公建筑,首层室内面标高为±0.000m,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地面标高为-0.600m,首层层高为6.0m,地上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4.8m。下列关于该建筑避难层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第二个避难层与第一个避难层相距10层设置 B.第一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担负的避难人数乘以0.25㎡/人计算确定 C.将第一个避难层设置在第十二层 D.第二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担负的避难人数乘以0.2㎡/人计算确定
【答案】C 【解析】P111 避难层( 间 )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可按5人/m2计算。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
18—15.某建筑高度为36m的病房楼,共9层,每层建筑面积3000㎡,划分为3个护理单元。该病房楼避难间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 A.将满足避难要求的监护室兼作避难间 B.在二至九层每层设置1个避难间 C.避难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D.不靠外墙的避难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烟
【答案】:A 【解析】:避难间可以利用平时使用的房间,如每层的监护室,也可以利用电梯前室。病 房楼按最少3部病床梯对面布置,其电梯前室面积一般为24㎡〜30㎡。但合用前室不适合 用作避难间,以防止病床影响人员通过楼梯疏散。 D选项中避难间设置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为独立设置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1. 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
1. 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2. 不应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5. 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6.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设可燃气体管道, 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7. 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其净宽度≥0.90m,倾斜角度≥45°
8. 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9. 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首层应采用≥2.00h 的不燃烧体隔墙+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
2. 敞开楼梯间
特征
楼梯与走廊或大厅都是敞开在建筑物内,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阻挡烟气进入,而且可能成为向其他楼层蔓延的主要通道
适用范围
低、多层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具体设置场合
①≤21m的住宅建筑
②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或封闭楼梯间
③21m<建筑高度≤33m的住宅建筑,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封闭楼梯间
3. 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厂房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或室外楼梯
仓库
高层仓库的疏散楼梯
多层公共建筑
医疗建筑、旅馆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公共建筑
高层建筑裙房和≤32m的二类高层
住宅建筑
≤21m的住宅建筑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
21m<建筑高度≤33m的住宅建筑
地下建筑
地坪高差≤10m或3层以下地下、半地下建筑疏散楼梯
特殊规定
5.5.13A 老年人照料设施的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宜与敞开式外廊直接连通,不能与敞开式外廊直接连通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建筑高度>24m 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建筑高度>32m 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宜在 32m 以上部分增设能连通老年人居室和公共活动场所的连廊,各层连廊应直接与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或室外避难场地连通。
5.5.14 公共建筑内的客、货电梯宜设置电梯候梯厅,不宜直接设置在营业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场所内。老年人照料设施内的非消防电梯应采取防烟措施,当火灾情况下需用于辅助人员疏散时,该电梯及其设置应符合本规范有关消防电梯及其设置要求。
封闭楼梯间设置要求
1. 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 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面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 扩大的封闭楼梯间,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4. 防烟楼梯间
1. 类型
带阳台或凹廊的防烟楼梯间
带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I. 利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
II. 采用机械防烟的楼梯间
2. 适用范围
公共建筑
一类高层和>32m的二类高层
住宅建筑
>33m的住宅
厂房
>32m且任一层人数>10人的厂房
地下、半地下建筑
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
汽车库
>32m的高层或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
3. 设置要求
应设置防烟设施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前室的使用面积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6.0m2
住宅建筑≥4.5m2
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10m2
住宅建筑≥6.0m2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
扩大的前室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5. 室外疏散楼梯
适用范围
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
2.建筑高度>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
3.辅助防烟楼梯间
高度>10米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不应面老虎窗,宽度≥0.6m,且宜从距地3m高出设置。
构造要求
1. 栏杆扶手的高度≥1.10m,楼梯的净宽度≥0.90m
2. 倾斜角度≥45°
3. 梯段和平台均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1.00h,梯段的耐火极限≥0.25h
4. 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外开启
5. 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梯段
6. 剪刀楼梯
7. 随堂练习
17-51.下列多层厂房中,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的是( )。 A.服装加工厂房 B.机械修理厂 C.汽车厂总装厂房 D.金属冶炼厂房
【答案】A 【解析】技术实务107页。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面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18—93.某公共建筑,共4层,建筑高度22m,其中一至三层为商店,四层为电影院;电影院的独立疏散楼梯采用室外疏散楼梯。该室外疏散楼梯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有( )。 A.室外楼梯平台的耐火极限为0.50h B.室外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为1.10m C.室外楼梯倾斜角度为45° D.室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设置门、窗、洞口 E.建筑二、三、四层通向该室外楼梯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答案】:BCD 【解析】: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4.5.室外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0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故B正确。 (2)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故C正确。 (3)梯段和平台均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l.OOh,梯段的耐火 极限不应低于0.25h;故A错误。 (4)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梯 段;故D正确。 (5)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外开启。但电影院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17-11.关于疏散楼梯间设置的做法,错误的是( )。 A.2层展览建筑无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在楼梯间直接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B.与高层办公主体建筑之间设置防火墙的商业裙房,其疏散楼梯件采用封闭楼梯间 C.建筑高度为33m的住宅建筑,户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其疏散楼梯间采用敞开楼梯间 D.建筑高度为32m,标准层建筑面积为1500m2的电信楼,其疏散楼梯间采用封闭楼梯间
【答案】D 【解析】技术实务109页。D中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疏散走道设置要求
1. 设置要求
1. 走道应简捷,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
2. 1.8m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 尽量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4. 宽度应符合要求
办公建筑
走道长度
走道净宽 (单面布房)
走道净宽 (双面布房)
≤40m
1.3m
1.5m
≤40m
1.3m
1.8m
5. 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避难走道设置要求
1. ≥3.00h防火隔墙+≥1.50h楼板
2. 直通地面的出口≥2个,应设置在不同方向。
3. 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4. 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60m
5. 净宽度≥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6. 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7.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面积≥6.0m2,开向前室的门为甲级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8. 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9.
随堂练习
1. 17-30.避难走道楼板及防火隔墙的最低耐火极限分别为( ) A.1.00h、2.00h B.1.50h、3.00h C.1.50h、2.00h D.1.00h、3.00h
【答案】B 【解析】技术实务106页。避难走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分隔。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1. 概念理解
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疏散门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或室外的门,是人员安全疏散的主要出口
2. 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设置的基本要求
相邻疏散门最近边缘水平距离≥5m
1.安全出口特殊设置情况
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
一二级
>1000㎡
1.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
直通室外安全出口≥2个
≤1000㎡
2.利用净宽度≤疏散总净宽度的30%
直通室外安全出口≥1个
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
需设2个安全出口时,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
一级
埋深≤10m
≤500㎡
≤30人
除人员密集场所外
多层主体顶层局部升高部分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一二级
局部升高≤2层
高出部分每层≤200
高出部分人数之和≤50人
①多层主体每层≥2部疏散楼梯
②至少应另外设置1个直通建筑主体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且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2.公共建筑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托儿所、幼儿园儿童用房
任何情况下都至少设置2个安全出口
除幼儿园、托儿所
单多层
首(单)层≤200㎡
首(单)层人数≤50m
除: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可设一部疏散楼梯)
(半)地下层
设备间
一级
防火分区面积≤200㎡
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
一级
防火分区面积≤50㎡
人数≤15人
3.住宅建筑安全出口
建筑高度
2个安全出口
1个安全出口
H≤27m
设1个安全出口需满足的2个条件中,任何1个条件不满足时
需同时满足下列2个条件
①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650㎡
②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15m
27m<H≤54m
设1个安全出口需满足的5个条件中,任何1个条件不满足时
需同时满足下列5个条件
①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650㎡
②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10m
③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能通至屋面
④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能通过屋面连通
⑤户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H>54m
任何情况都应设2个安全出口
不存在设置1个安全出口的情况
总结
4.厂房仓库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特殊
甲乙类洁净厂房
每层最大面积≤100㎡,同时作业人数≤5人
地上每座粮食筒仓上层
建筑面积≤1000㎡
同时作业人数≤2人
注: 地下、半地下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由于地下建筑设置较多的地上出口有困难,因此当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 疏散出口
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
直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
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
室外的门
不包括套间的隔间门、住宅套内的房间门
疏散出口设置的基本要求
(1)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并应符合双向疏散的要求。
(2)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2个,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5m。
(3)可设置1个疏散门(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
1.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
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
≤50m2
医疗建筑、教学建筑
≤75m2
其他建筑或场所
≤120m2
2. 走道尽端的房间
面积<50m2+疏散门的净宽度≥0.90m
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15m+建筑面积≤200m2+疏散门的净宽度≥1.40m
3.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建筑面积≤50m2+经常停留人数≤15人的厅、室
4. 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
建筑面积≤200m2
5. 地下或半地下房间
建筑面积≤50m2+经常停留人数≤15人
总结
人员密集场所疏散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
剧场、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
每个疏散出口平均疏散人数≤250人
当容纳人数>2000人,超过2000人的部分 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400人
体育馆的观众厅
疏散出口不少于2个
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高层建筑内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250人。
4. 疏散门要求
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1.除甲、乙类生产车间,人数≤60+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30人,开启方向不限
2.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
3.完全开启时,不应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
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疏散出口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不应设置门槛,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
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
应设置挑出宽度≥1.0m的防护挑檐
5. 随堂练习
18—100.下列厂房中,可设1个安全出口的有( )。 A.每层建筑面积80㎡,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4人的赤磷制备厂房 B.每房建筑面枳160㎡,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8人的木工厂房 C.每层建统面积240㎡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12人的空分厂房 D.每层建筑面积400㎡,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32人的制砖年间 E.每层建筑面积320㎡,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16人的热处理厂房
【答案】:ABE 【解析】: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8—71.下列民用建筑房间中,可设一个疏散门的是( )。 A.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内位于走道尽端,建筑面积为50㎡的房间 B.托儿所内位于袋形走道一侧,建筑面积为60㎡的房间 C.教学楼内位于袋形走道一侧,建筑面积为70㎡的教室 D.病房楼内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建筑面积为80㎡的病房
【答案】:C
15-31.某集成电路工厂新建一个化学清洗间,建筑面积为100㎡,设置1个安全出口,清洗作业使用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易燃液体,该清洗间同一时间内清洗操作人员应该超过( )人。 A.10 B.5 C.15 D.20
【答案】B 【解析】P104 甲:100平米,5人;乙:150平米,10人;丙:250平米,20人 丁戊:400平米,30人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1. 人员密度计算
①办公建筑
②商场
③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④餐饮场所中设有固定座位的场所
疏散人数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⑤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
疏散人数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⑥展览厅的疏散人数
人员密度不宜<0.75人/㎡
2. 百人宽度指标
百人宽度指标
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百人宽度指标=b×N/(A×t)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地面为43人/min;阶梯地面为37人/min); b—单股人流宽度,0.55~0.60m N—100(疏散人数) t—一般,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时间控制为2min,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时间控制为1.5min
①厂房
百人宽度指标
厂房的总层数
1~2层
3层
≥4层
百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
0.6
0.8
1
最小净宽度
疏散出口不宜小于0.9m
疏散走道不宜小于1.4m
疏散楼梯不宜小于1.1m
首层疏散外门≥1.2m
总结
②高层民用建筑
百人宽度指标
1m/百人
高层公共建筑(最小净宽)
(民用)最小净宽度
疏散门、安全出口≥0.9m
疏散走道≥1.1m
疏散楼梯≥1.1m
首层疏散外门≥1.2m
③体育馆
百人宽度指标
④剧场、电影院、礼堂
观众厅最小净宽度
疏散走道 百人宽度指标 0.6m/百人
疏散走道≥1m
边走道≥0.8m
百人宽度指标
⑤木结构
百人疏散宽度
地上1~2层
0.75m/百人
地上3层
1.00m/百人
⑥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
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地下或半地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 百人宽度指标=1m/百人
注意:考虑到各层人流到达某一出口的时间差,各层人数不需叠加。 疏散宽度应按本层及以上各楼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住宅建筑
疏散门和安全出口
≥0.9m
疏散走道
≥1.1m
疏散楼梯
≥1.1m
首层外门
≥1.1m
随堂练习
17-36.某7层商业综合体建筑,裙房与塔楼连通部位采用防火卷帘分隔。裙房地上3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35000m2,耐火等级为一级,商业业态包括商业营业厅及餐厅等。裙房第三层的百人疏散宽度指标应为( )。m/百人。 A.0.65 B.1.00 C.0.75 D.0.85
【答案】B
18—19.某商业建筑,地上4层、地下2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高度为20.6m。地上各层为百货、小商品和餐饮,地下一层为超市,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地下一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500人,地上一至三层设计疏散人数为2000人,四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800人。地上一至三层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应是()米。 A.13 B.15 C.20 D.18
【答案】C
3. 疏散距离指标
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部分
①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L1
②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L2
①厂方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
②民用建筑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
疏散距离调整
适用范围
条件
疏散距离调整
所有民用建筑(前三条也适用住宅)
1. 设置自喷(有利)
可增加25%
2. 敞开式外廊(有利)
可增加5m
3. 敞开楼梯间
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应减少5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应减少2m
4. 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
① 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
②层数≤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5. 房间内任一点至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上表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一、二级+疏散门或安全出口≥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
①室内任意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L1≤30m
②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10m的疏散走道
③设置自喷,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分别增加25%,分别满足要求)
所有民用建筑
房间内任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
≤
上表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
仅住宅
跃廊式住宅
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可按水平投影长度的1.5倍计算(跃廊式住宅指用于楼梯、电梯连接的户外走廊多个住户组合在一起)
跃层式住宅
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水平投影长度的1.5倍计算(跃层式住宅指套内空间跨越两个楼层且设有套内楼梯的住宅)
木结构
民用建筑疏散距同民用疏散表格
特殊: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6m
医院和疗养院建筑、教学建筑 12m
工业建筑
厂房类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
丁类
50m
戊类
60m
随堂练习
15-25.某建筑高度为98.9m的大楼,使用功能为办公、宾馆、商业和娱乐。一至四层的裙房设有营业厅和办公室:地下一层夜总会疏散走道两侧和尽端设有5个卡拉OK小包间:营业厅的2个疏散门需要通过疏散走道至疏散楼梯间。该建筑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下列建筑内疏散走道的设计中,错误的是( )。 A.办公区域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耐火极限为1.50h B.宾馆区域疏散走道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耐火极限为0.30h C.夜总会疏散走道尽端房间房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长度为15m D.裙房内营业厅的疏散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长度为12.5m
【答案】C 类高层,耐火等级不低于一级。A为1.0小时。B为0.25小时。C为9米。D为40米。
18—35.某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印刷厂房,地上5层建筑高度30m,厂房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该厂房首层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应为( )。 A.40m B.45m C.50m D.60m
【答案】:A 【解析】:该建筑是耐火等级为二级的高层丙类厂房;参考《建规》3.4.7条丙类高层厂房室内任一点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40m,设自喷不能增加。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含义
黑色字体
普通知识点
加粗
知识点前提
红色字体
必须记忆的文字和数据
下划线
理解记忆
蓝色字体
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