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特异性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应答,抗原识别的知识点梳理。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效应阶段(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分享了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血清电解质检测、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的知识。
黄疸、便血、呕血常见症状,如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端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常伴有黑便,严重时可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思维导图,内容有临床应用、适应症与禁忌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抗原识别
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CR识别特异性抗原无需APC的加工,无MHC限制性;可识别蛋白质抗原、多肽、核酸、多糖、脂类和小分子化合物类抗原;BCR既能特异性识别完整抗原肽的天然构想,也能抗原降解所暴露表位的空间构象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从各组织摄取抗原并表达pMHC的APC 进入外周免疫器官→与定居与胸腺依赖区的初始T细胞相遇→二者表面黏附分子发生短暂可逆结合
TCR未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肽
T细胞与APC分离(APC再与其它T细胞短暂结合,直到抗原肽被识别)
TCR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肽
LFA-构想改变,与ICAM-1的亲和力增强(延长T细胞与APC的结合时间)
免疫突触形成(动态过程:①TCR-pMHC复合物向中央移动,形成一组中央为TCR-pMHC复合物、外周为CD80/86-CD28等共刺激分子对、最外围为LFA-1-ICAM-1等黏附分子对的免疫突触)
CD4——pMHCⅡ复合物(外源性抗原);CD8——pMHCⅠ复合物(内源性抗原)
APC
B细胞
巨噬细胞
树突细胞
抗原提呈能力最强
存活的记忆细胞
记忆T细胞
相对较低浓度的抗原即可激活
Tm的活化对共刺激信号的依赖程度低
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且对细胞因子更加敏感
记忆B细胞
潜伏期短,为初次免疫应答的一半
血清抗体浓度增加快
抗体维持时间长
再次诱发所需抗原剂量小
主要产生高亲和力抗原
细胞凋亡
活化T细胞的凋亡
T细胞活化后Fas表达增加,与FasL结合,启动凋亡
效应阶段(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
活化的B细胞
直接在初级聚合灶分化为浆母细胞分泌抗体
迁移至淋巴滤泡
形成发生中心,并经历体细胞高频突变、Ig亲和力成熟和类别转换,分化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
th0(未经抗原刺激的CD4阳性T细胞))
胞内病原体,肿瘤抗原,IL-12、IFNγ
Th0→Th1
分泌细胞因子增强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疫,特别是抗胞内病原体感染
普通细菌和可溶性抗原、IL-4
th2
分泌各种细胞因子,促进自己的活化,抑制Th1的活化,辅助B细胞活化,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TGF-β和IL-4
Th9
分泌的IL-9在过敏性疾病、抗寄生虫感染和自身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CD8阳性T细胞
CTL
细胞毒作用,杀伤靶细胞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死亡受体途径
效应CTL可表达膜型FasL,产生可溶性FasL或分泌TNF-α等分子,作用于靶细胞表面的Fas和TNF受体,诱导细胞凋亡
生物学意义
抗感染
抗肿瘤
免疫病理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
活化所需信号
第一信号
抗原刺激信号
特异性抗原与BCR特异性结合后提供
(BCR的胞内区太短,无法传递信号)由BCR复合物中的CD79a/CD79b和CD19/CD21/CD81共同传递
第二信号
共刺激信号
由Th细胞和B细胞表面多对共刺激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最重要的是CD40/CD40L)
多种细胞因子参与
T细胞
抗原信号
TCR特异性识别由APC识别抗原并加工后,在细胞表面表达的pMHC复合物
有MHC限制性
由TCR复合物中的CD3传递
经过第一信号刺激后T细胞初步活化,细胞表面多种膜蛋白(共刺激分子)表达升高
T细胞与APC表面共刺激分子相互作用产生
CD28促进其增殖分化;CTLA-4下调或终止T细胞活化(T细胞活化后才开始表达)
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
增殖与分化
CD4
Th
th0(未经抗原刺激)
C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