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电路
沪教物理,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压,电压的测量,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简单电路,电流的两种电荷,电荷量,电流的测量知识点总结
此作品集包含 1.统编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 部分 章节小节思维导图 2.疫情专题思维导图 注:其他内容还在制作中 希望得到大家的喜欢~
本思维导图包含了有关高中数学的集合、函数、导数与微积分的考点知识整理,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喜欢~
本篇思维导图介绍了初中地理知识——农业及其他地区差异。主要内容有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的分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等。希望可以帮助小伙伴们吖!!
本篇思维导图介绍了工业及其地区差异。主要内容有持续增长的工业、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业的差异、重要工业部门的分布等。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电路
欧姆定律
探究导体中的电流 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结论1: 对于某导体来说, 通过它的电流与它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结论2: 同一导体,U与I的比值是定值 不同导体,U与I的比值不同
电阻
符号 R
定义 把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 电流I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公式 R=U÷I
单位 欧姆 Ω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 种物理性质,与电流电压无关
电阻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长度 材料 横截面积 温度
越大 越细 越高 电阻越大
滑动变阻器
2A: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2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
正确使用规则: 一上一下接(同上同下接时阻值不变化) 闭合电建前,滑片P应移到最大阻值处
电压
符号 V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单位 伏特 v
一节新电池 1.5v 家庭电路 220v 人体安全电压 24v
电压的测量
电压表(伏特表)
量程 0-3v 0-15v
最小分度值0.1v 0.5v
使用注意事项
调零
选择合适量程(试触)
并联接入电路
电压表阻值无穷大
正进负出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
电阻规律
R=R1R2÷R1+R2
推导: I=I1+I2 U÷R=U1÷R1+U2÷R2 ∵U=U1=U2 ∴1÷R=1÷R1+1÷R2 ∴R=R1R2÷(R1+R2)
R<R1 R<R2
推导: R-R1=R=[R1R2÷(R1+R2)]-R1 =-R2²÷(R1+R2) ∴R-R1<0 ∴R<R1 同理R<R2
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串:并=nR:R÷n
并联电路并入的电阻越多,电阻越小
并联电路分流规律
U1=U2 I1R1=I2R2 I1÷I2=R2÷R1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 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 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R1+R2
推导: U=U1+U2 IR=I1R1+I2R2 ∵I=I1+I2 ∴R=R1+R2
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
I1=I2 U1÷R1=U2÷R2 ∴U1÷U2=R1÷R2
伏安法测电阻
安培表指针向左偏转: 安培表正负接线处接反
移动滑片P,伏特表示数变小, 直至变零: 伏特表并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移动滑片P,伏特表示数始终不变: 伏特表并在电源两端
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安培表伏特 表示数如图,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是: 连接电路时,电建未断开
实验注意事项
连接电路时,电建断开
安培表伏特表电流正进负出
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
简单电路
电路的组成
导线 用电器 电建 电源
电路的连接方式
一个回路
多个回路
电路的状态
通路
短路
局部 短路
电源 短路
电流不经过 用电器,从 电源正极直 接回到负极
一旦用电器 发生短路, 它就相当于 一条导线
断路
电流
两种电荷
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板带有
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板带有
摩擦起电实质:电子的得失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量
符号 Q
表示电荷的多少
单位 库伦 c
形成 自由电荷在电源驱使下定向移动
定义 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公式 I=Q÷t
单位 安培 A
方向 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电源内部 负→正 电源外部 正→负
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安培表)
量程 0-3A 0-0.6A
最小分度值0.1A 0.02A
串联接入电路
电流表阻值无穷小
李祉瑜 初三一班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