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脂代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期末总结:脂质概述、脂质的消化吸收、甘油三酯代谢、磷脂代谢、胆固醇代谢、血浆脂蛋白代谢。
编辑于2022-06-18 23:59:25脂代谢
脂质概述
分类
脂肪
甘油三酯TG
甘油
脂肪酸
结构通式CH3(CH2)nCOOH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命名
△编码体系:羧基C开始
ω或n编码体系:甲基C开始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ω-3、ω-6、ω-7、ω-9四簇
ω-3、ω-6、ω-9不能在体内合成
ω-7可自己合成
类脂
磷脂PL
甘油磷脂
鞘磷脂
鞘脂
鞘磷脂
磷酸胆碱、磷酸乙醇胺
鞘糖脂
葡萄糖、半乳糖、唾液酸
胆固醇
环戊烷多氢菲衍生物
C3羟基氢是否被取代或C17侧链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类固醇
动物:胆固醇
植物:植物固醇
酵母:麦角固醇
糖脂
功能
甘油三酯是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氧化分解产能多
TG疏水,储存时不带水分子,占体积小
机体有专门的储存组织——脂肪组织
脂肪酸
提供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合成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
前列腺素PG
合成部位:除红细胞外的全身各组织
合成原料:花生四烯酸
功能:
血栓噁烷TX
合成部位:血小板
合成原料:花生四烯酸
功能:
白三烯LT
合成原料:花生四烯酸
功能: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普鲁司特、孟鲁司特
磷脂
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磷脂酰肌醇是第二信使的前体
胆固醇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成分
可转化为一些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固醇化合物
类固醇激素
胆汁酸
维生素D3
脂质的消化吸收
胆汁酸盐协助脂质消化酶消化脂质
胆汁酸盐:
消化主要场所:小肠上段
辅脂酶本身不具脂肪酶的活性,可将胰脂酶锚定在乳化微团的脂-水界面,使胰脂酶与脂肪充分接触
吸收的脂质经再合成进入血循环
吸收场所: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吸收方式:
脂质消化吸收在维持机体脂质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甘油三酯代谢
氧化分解
脂肪动员:脂肪®脂肪酸+甘油
关键酶: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
过程:
脂解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ACTH 、 TSH
抗脂解激素:胰岛素、前列腺素E2、烟酸
甘油®甘油-3-磷酸
脂肪组织和骨骼肌的甘油激酶的活性很低
脂肪酸分解:b氧化
部位:除脑组织外,大部分组织可以进行
过程:
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
能量:-2高能磷酸键 FA仅需活化一次,消耗1 ATP的两个高能磷酸键,活化的酶在线粒体膜外
PPi立即被水解,阻止反应逆向进行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外膜:
关键酶:酯酰肉碱转移酶I
竞争性抑制剂:丙二酸单酰CoA
内膜:
脂酰CoA分解
脱氢
酶:脂酰CoA脱氢酶
受氢体:FAD
1.5ATP
产物:反式enoylCoA(烯酰CoA)
加水
酶:烯酰CoA水合酶
产物:L-3-羟脂酰CoA
再脱氢
酶:羟脂酰CoA脱氢酶
受氢体:NAD+
2.5ATP
产物:b-酮脂酰-CoA
硫解
酶:硫解酶
产物:少两个C的脂酰CoA
若干步:乙酰CoA
肝外:进入三羧酸循环
肝内:生成酮体
一分子乙酰CoA生成10ATP
其他脂肪酸的代谢
不饱和脂肪酸
酶:烯酯酰CoA异构酶
转变构型
天然存在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为顺式结构
不饱和脂肪酸降解到双键时,双键的位置不在Δ2位,而是在Δ3或Δ4位
奇数碳饱合脂肪酸
b氧化产生丙酰CoA
酶:b-羧化酶、异构酶
琥珀酰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
w氧化
从远侧甲基端进行
酮体
合成
部位:肝细胞线粒体
过程:
2分子乙酰CoA缩合成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乙酰乙酰CoA与乙酰CoA缩合成HMG-CoA
羟基甲基戊二酸单酰CoA合酶
HMG-CoA裂解产生乙酰乙酸
HMG CoA裂解酶
乙酰乙酸还原成b-羟丁酸,少量转变成丙酮
b-羟丁酸脱氢酶
肝外利用
乙酰乙酸活化
琥珀酰CoA转硫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硫激酶直接活化生成乙酰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硫解生成乙酰CoA
酶: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b-羟丁酸®乙酰乙酸®乙酰CoA
酶:b-羟丁酸脱氢酶
功能:
调节
餐食状态影响
糖代谢影响
丙二酰CoA抑制酮体生成
合成
合成部位:肝、脂肪组织及小肠
原料:甘油和脂肪酸
TG合成途径
脂肪酸活化成脂酰CoA
小肠粘膜细胞
2-甘油一脂®甘油三酯
酶:脂酰CoA转移酶
ATP供能
肝和脂肪组织
甘油-3-磷酸®1,2-甘油二脂®甘油三酯
内源性脂肪酸合成
合成部位
胞质:合成软脂酸
线粒体、内质网:碳链延长
基本原料
乙酰CoA
乙酰CoA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
转运机制: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NADPH
磷酸戊糖途径
异柠檬酸脱氢酶及苹果酸酶催化的反应
软脂酸合成
丙二酸单酰CoA的合成
酶:乙酰CoA羧化酶
Mn2+为激活剂
辅基:生物素——转移羧基
调节
变构调节
化学修饰调节
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使其磷酸化而失活
胰高血糖素激活
胰岛素抑制
不可逆反应
7次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合成软脂酸
碳链延长
内质网
丙二酸单酰CoA为二碳单位供体
线粒体
乙酰CoA为二碳单位供体
不饱和脂肪酸合成
合成调节
代谢物的调节作用
激素调节
磷脂代谢
原料:来自糖、脂质和氨基酸代谢
脂酸、甘油、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 ATP、CTP
合成部位:全身各组织内质网,肝、肾、肠等组织最活跃
合成途径
甘油二酯合成途径
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
过程:
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
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心磷脂
过程:
甘油磷脂的降解
鞘磷脂
组成:鞘氨醇、脂肪酸、磷酸胆碱或乙醇胺
胆固醇代谢
合成
合成部位
以肝、小肠为主
合成原料:乙酰CoA、NADPH
过程
1. 甲羟戊酸的合成
2. 鲨烯的合成
3.鲨烯环化为羊毛固醇后转变为胆固醇
限速酶:HMG-CoA还原酶
调节
饥饿与饱食
胆固醇
激素
去路
胆固醇可转变为胆汁酸
胆固醇可转化为类固醇激素
胆固醇可转化为维生素D3的前体
血浆脂蛋白代谢
血脂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
来源:
血浆脂蛋白
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lipoprotein)形式而运输
分类
电泳法
超速离心法分类:CM、VLDL、LDL、HDL
载脂蛋白
定义: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
种类:20多种
功能:
功能和代谢
CM运输外源性TG及胆固醇酯
极低密度脂蛋白:运输内源性TG
LDL: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
HDL: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高脂蛋白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