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魏晋南北朝文学2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 第三编 主编 袁世硕,包括:第二章两晋文学、第三章陶渊明、西晋的文学特点。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曾写过这句诗赞颂宋玉,那他的辞赋又如何,从其《九辞》《神女赋》《风赋》等·中可看出他的创作特色
楚辞,也称作“楚词”,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魏晋南北朝文学2
第二章 两晋文学
第一节 张华、傅玄与晋初之风
一、作为一代文坛领袖的张华
讲究技巧和词彩
二、傅玄的乐府诗成就
女性题材作品的丰富
第二节 陆机、潘岳、张协与太康文学
一、太康之英陆机
二、潘岳的师父
三、潘陆异同
异
陆机:才华过人,遣词无碍,表现对象广
潘岳:累句较少,情辞相称,但表现范围窄
同
太康文学的代表
四、巧构形似之言的张协
第三节 左思与寒士文学
一、风力超迈的《咏史诗》
左思的文学创作成就很高,主要在于赋与诗歌
左思之后,”士不遇“成为古代诗歌的传统主题之一
《咏史诗》主题侧重点
直接抨击门第观念和社会对下层人才的打压
借咏史来大力歌颂历史上出身下层或沉沦下僚的著名人物
《咏史诗》成就
第一次将咏史与咏怀相结合
将歌咏史实和主观抒情相统一
二、寒士文学传统
作品出发点:寒士怀才不遇
开始形成:表现下层人士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抨击
第四节 东晋文学
一、坎?咏怀的郭璞《游仙诗》
辞藻清丽,富于形象性
二、玄言诗
东晋诗坛最为典型的特征
含义:用诗歌的形式阐释玄学,语言枯燥,缺乏形象性,诗歌主题单一
代表作家:孙绰和许询
文学史角度的成就
1,对山水诗的形成至关重要
2,奠定了后世山水诗歌的一种审美基调
3,为后世的说理诗写作提供了创作经验
三、山水题材的初创
南朝刘宋诗歌发展的主要特征:玄言诗退出诗坛,山水诗开始兴盛
代表诗人:谢琨和殷仲文
突破了玄言诗加在山水审美之外的玄理意味的束缚
是南朝谢灵运等人大量摹山范水的先声
第三章 陶渊明
第一节 生平、思想与文学写作
一、陶渊明生平
以辞彭泽令为界的前期与后期
二、纯任自然的思想
仕于隐的选择
贫与富的交战
三、陶渊明的人格和文风
真、拙、朴
平淡自然的诗文风格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
魏晋风流的代表
第二节 陶渊明的诗
一、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陶诗题材的分类
中国文学的新题材:田园诗
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
日常生活的诗化
情景事理的混融
平淡中见警策
朴素中见绮丽
二、咏怀与咏史
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
三、友情与亲情
与朋友的赠答诗特点:仁厚古风
第三节 陶渊明的文
一、《归去来兮辞》
文学中的回归主题
二、《桃花源记》和《闲情赋》
《桃花源记》的理想模式
西晋的文学特点
清靡
西晋文学作品缺乏骨力
较之先秦两汉,作品的厚重感减少了
繁缛
词彩华丽,注重雕饰
描写变得繁复
语言趋向骈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