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师应协助产妇遵医嘱正确合理为婴儿喂药,喂药前:不宜给婴儿喂奶和喂水,要使婴儿处于半饥饿状态,这样既可防止恶心呕吐,又可因新生儿饥饿便于药物咽下。
喂药时要选择婴儿情绪稳定无哭闹之时。应选在两次喂奶之间,或喂奶前30分钟到一个小时,某些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应选在餐后一小时喂服,防止药物损伤胃黏膜。
喂药前,护理师应准备好相关物品,药剂(粉剂、水剂、片剂、胶囊制剂),水杯(内存温开水)、围嘴、婴儿专用药杯(或奶瓶)、婴儿专用小勺、婴儿专用小毛巾或无刺激性纸巾;水剂另需准备量杯、吸管;片剂另需准备研钵;胶囊制剂需另备清洁剪刀。
喂药前,护理师还应核对药物,确保药物名称正确、药物在有效其内,明确药物使用方法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第一步:取药。遵守医嘱,严格掌握剂量取药。
1、粉剂。将药物倒入婴儿专用药杯中,按照比例加入温开水溶解,搅拌均匀。
2、水剂。遵医嘱用量杯量取要求剂量的水剂,注意视线与刻度保持同一条水平线上。
3、片剂。将药片用研钵研成细粉状,放入药杯中,再按照比例加入温开水溶解,搅拌均匀。
4、胶囊制剂。目前婴儿用胶囊制剂主要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胶囊,可将胶囊一端用清洁剪刀剪开,将药剂倒入温开水中混合。
第二步:喂药。给宝宝围上围嘴,将婴儿抱入怀中呈半卧位,用左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婴儿双侧颊部或轻按婴儿下巴,让其张嘴,然后右手用小勺(或滴管)取少量药物,紧贴一侧嘴角,放入婴儿口腔黏膜和齿龈之间,慢慢喂入。也可将药液放入奶瓶中喂服。
粘在奶瓶或小勺壁的药,应加少量温开水冲净后再喂服。
如果药量比较少,可将药粉粘在乳头或橡胶奶嘴上面,直接将其送入婴儿口中吸吮。
切忌强行灌药,注意不要用捏鼻的方法使婴儿张嘴,也不宜将药物直接倒入婴儿咽部,以免将药物吸入气管,发生危险。
若婴儿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并抱起婴儿轻拍后背。
第三步:喂药后。待确认婴儿吞下药液后,再应继续喂少量(20∽30毫升)温开水,将口腔及食道内积存的药物送入胃内;
及时用小毛巾或纸巾擦干净婴儿嘴部。
喂药后应让婴儿侧卧并观察10∽20分钟,若出现呕吐,遵医嘱根据呕吐量决定是否补服。
喂药后不宜马上喂奶,以免婴儿发生反胃引起呕吐,宜在喂药后一小时再喂奶。
一、干糖浆和冲剂、散剂服药用温开水送服。服止咳糖浆后不要立即喂水,因为留在口腔和咽部的药可以缓和刺激,减轻咳嗽。喂中药汤剂时,煎的药量要少一些,以半杯为宜,加糖调均放温后倒入奶瓶服用,一天的量分3∽6次喂完。
二、要严格掌握剂量。因新生儿肝、肾等脏器的解毒功能尚未完善,若用药过度会造成中毒。
三、最好不要将药物与乳汁、奶粉混合,因两者混合后可出现凝固现象或降低药效,严重的可能影响婴儿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