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蔡钰 批判性思维
怎样成为一个高质量的思考者?批判性思维,对思考的在思考,批判的对象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过程。去审视这个思考多紧密,多系统。
这是一篇关于Preparing for a presentation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Rehearsing the presentation,Planning the structure,Knowing more about the presentation。
这是一篇关于Opening a presentation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Introducing the structure,Introducing the objective,Introducing the topic,Introducing the presenter。
这是一篇关于The UK Food Standards Agency (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How else can we reduce the risk?,What should we do?,Is acrylamide dangerous?,Which foods contain acrylamide?,What’s the problem?。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批判性思维
定义:对思考的再思考。批判的对象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过程,去审视这个思考多缜密,多系统
思考的自由度
知识面局限
避免海绵式思维
优点:海量的信息积累,拓宽眼界
缺点:没有能力批判和拣选信息
解决:用淘金式思维:不断提问,不断甄别信息的真假和有效性
思维方式局限
解决:批判性思维(第一个你在思考。第二个你在观察第一个你的思考)
练习冥想——练习旁观我们内在的体验和感受(不评判,单纯感受)
训练批判性思维——练习旁观我们的思考过程(检验和评判自己的思考,提高思考质量)
批判性思考的前提
没有经过思考或思考力不足的情况下,不适用批判性思考
不带判断的表达
个人感受或个人偏好(我感觉)
直觉判断(我猜想)
判断是否用批判性思考的方法
这是你的感觉,猜想还是思考?
你的判断有没有根据?
思考结构的关键要素
信息层面
论题——引发思考的问题或分歧(你在讨论什么)
两类论题
讨论事实
价值主张
判断论题和结论是否对齐——训练审题意识,和正面回答问题的习惯,培养不走题的意识;训练匹配和对齐论题和结论。
论证——给一个判断提供理由(你的理由是什么)
判断的前提是什么?——“因为”放置法
这些前提成立吗?
这个前提跟我们的个人经验冲突吗?
这个前提跟我们的背景知识冲突吗?
这个前提信息来源可靠吗?
论证过程推理有效吗?
区分两种推理手法
演绎推理——前提A成立,结论B就一定成立
归纳推理——前提A成立,结论B也就可能成立
是否发生逻辑跳跃
别把解释当论证
解释——双方承认事实已经是这样了,试图说明为什么事实是这样的
论证——我还没相信或认同你,你得证明你的判断
结论——有论证支撑的观点(你的观点是什么)
结论有论证支撑吗?
结论有没有被偷换?
有没有结论先行?
思考过程中注意:
达成关键概念的共识
问题:偷换概念——在思考过程中,思考者对论题,论证和结论中出现的概念前后定义不一致
解决
关键概念是否准确,有没有歧义?
关键概念的定义够精确吗?
直接在思考和论证的过程中把一件事定义清楚
人信念体系的一部分:隐藏假定——不同年龄,不同世界的人无法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原因
分类
事实判断型——世界是怎么样的?
价值判断型——世界应该怎样选择?
怎样找出隐藏假定
通常在论证前提里
假设你是这个观点的反对者,你会怎样反驳这个结论?
假设你是无关的第三方,想想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和路径,也能推导出这个结论?
怎样评判隐藏假定
以评判论证前提的标准来评判
深层价值——自我洞察能力:发现自己面对时间的基本观察视角是什么,自己偏好什么,追求什么
成为高质量的思考者
主动花充分的时间来思考——思考质量高于决策速度
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
知识储备——思考的局限
时代局限
这个结论如果往前或往后放三年或三十年,还会适用吗?
格局局限
如果我站在更大的格局上,或变成更微观的当事人,我还会这么想吗?
思考技术——通用的,自洽的模型
论题
论证
结论
思维倾向——思考的公正
信念(隐藏假设)
概念:信奉并践行的观念,会引导你做出选择和行动的精神动力
特点:稳定又隐秘
怎么识别
抵触情绪排查法
这个观念遭到反对时。我有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抵触和愤怒?(在情绪上,容易感觉对信念内容的否定等同于人身攻击)
有没有意愿和冲动,把这个观念变成所有人都认可和尊崇的原则?
你自己在遵从这个原则来行动,甚至做出重大的人生选择吗?
怎样审视
像普通观点一样用批判性思维审视
价值——获取更大的思考自由度
不要把个人认同建立在蘑菇信念内容本身上,而是建立在这个信念的推导过程上
立场
概念:是做出一个判断的背后,你所代表的身份和所抱持的态度
问题
你是在以什么身份和态度讨论问题?
你对手的立场是什么?
如果调换立场,你会接受现在的结论吗?(换位思考)
换成别的人或别的事,你这个观点能抱持一致吗?
意义
约束观点的作用边界
评估一个判断有没有被立场背后的利益所绑架
情绪和欲望
概念:情绪是在遇到各类事情的时候,心理和生理上的感受;欲望是想要达成某种目的本能要求
识别和审视情绪(我感到怎样?)
我对这件事的情绪是什么?
如果一个怀有跟我相反情绪的人来面对这件事,他的结论会不会跟我不同?
一年后,我会不会后悔基于这个情绪下的判断?
如果一件事让我有强烈的情绪反应,那她是不是动摇了我的某个信念?
识别和审视欲望(我想要怎样?)
我想要通过这个观点和主张,得到什么?
如果有个平行宇宙,在那里我已经拥有了我渴望的东西,我还会持有这个主张吗?
识别和审视人生追求
意义:批判性思维帮你评判,在你的整个人生和每一个中短期阶段里,你该重点思考那些问题
批判性思维本身的局限
不能够帮你打开视野和格局
做完思维系统,是不完备的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语言系统的不完备
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维特根斯坦
一个语种对世界描绘的不完备,肯定会导致对应的思维体系的不完备
体现:只能评判思考,没有能力构建思考
解决:用局外意识
成长性思维——利用问题的解决过程来提升自己(关注自我)
创造性思维——探索问题的新解法(关注问题,关注世界)
珍惜思考成本
不过度使用思考力
不折腾费——用金钱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