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水环境
上海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水环境思维导图,包括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常见的海洋灾害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Unit3 水环境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水圈构成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海洋水是地球上水体的主体
陆地水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 冰川、永久积雪等
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总量有限;空间分布不均(调水工程);时间分布不均(建水库);污染
华北平原最短缺
赤道、秦岭淮河以南较多
沙漠地区较为干旱
上海存在水质型短缺问题
水循环过程
能量—太阳辐射和重力
海陆间循环
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降水→水汽蒸发&植物蒸腾
陆地内循环
水汽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对内陆地区有重大意义,水量最少
海上内循环
水汽蒸发→降水
城镇化后—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内因—水的三相变化。
✅措施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改变局部地表径流、调节水的时空分布
南水北调、提高水价、控制污染、推广技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纽带”
把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成为一个连续统一的动态系统。
“调节器”
调节地球个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并影响干湿、冷暖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和结合。
“雕塑家”
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传送带”
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温度、盐度、密度
温度
️取决于热量的收支状况
海水导热性差
海水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纬度⬇️温度⬆
温度异常可能引发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
盐度
每千克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质量 用千分数(‰)表示—平均盐度35‰
红海盐度最高—41‰左右
炎热少雨
降水量小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烈
四周河流少,淡水量少
海域狭长、封闭(同波罗的海)
结冰期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7‰~8‰
温带海洋性气候
融冰期
温度⬆️盐度⬆️
有河流注入的海区盐度一般较低 结冰盐度增高、融冰期盐度降低
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高纬和低纬递减,呈马鞍形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 表层盐度较高,深度⬆️盐度⬇️
高纬度海区 表层盐度较低,深度⬆️盐度⬆️
密度
纬度⬇️温度⬆️盐度⬆️密度⬇吃水线⬆️️
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
波浪、潮汐、洋流
波浪
海水运动最直接的表现。由风力产生。
风浪
近岸浅水区:波长⬇️波高⬆️波速⬇️
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可用于发电
稳定性差 利用率低
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之一
减少波浪对沿岸地区的影响—修建防护堤、种植防护林
潮汐
高潮—海水上升的最高水位
低潮—海水下降的最低水位
涨潮—水位逐渐上升
落潮—水位逐渐下降
半日潮【2高2低】 全日潮【1高1低】 混合潮【2高2低】
安排航运、捕鱼、晒盐、发展海水养殖
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会带来咸潮入侵和泥沙淤积
洋流
暖流
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洋流
寒流
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洋流
影响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影响沿岸的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以及有上升流流经的地区饵料丰富,易形成大型渔场
北海道渔场
纽芬兰渔场
北海渔场
秘鲁渔场
主要原因—天体引力,太阳辐射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常见的海洋灾害
风暴潮
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高,使海水潮位远远偏离正常潮位的现象。
多见于夏秋季节 来势猛 速度快 强度大 破坏力强
海岸或海湾呈喇叭口状,海底地势平缓的地区,海浪更容易抵达,且不易扩散,常为风暴潮的多发区
⚠️危害
席卷房屋、树木、船舶、农作物、渔场以及沿岸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
导致沿岸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片农田被毁或发生盐渍化,生产力下降
加剧海水入侵的危害
✅防御措施
修建、加固海堤等
建设潮位监测体系
建设预报预警系统
保护珊瑚礁、红树林、防护林带等
海啸
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塌陷和滑坡等原因引起的海面异常,多形成巨浪
主要发生在太平洋海域,大西洋和印度洋也有发生
赤潮
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物质基础—海水富营养化
过度海水养殖造成污染
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发生变化
海水温度升高
海流缓慢
海水盐度降低
封闭的海区
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8月
✅防范措施
加强赤潮监测与预报(主要)
对有赤潮迹象的海域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掌握引发赤潮因素的消长动向,做好准确预报,提供信息
若未发生
工程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
针对人为成因
切实控制沿海废水、废物(氮、磷和有机物)入海,避免海洋的富营养化
科学开展海水养殖,避免养殖废水污染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