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面试常考语法点
面试常考语法点,一般疑问句,形容词谓语词,动词重叠,形容词重叠,选择疑问句,正反疑问句,情态补语等等。
编辑于2022-06-30 21:40:31常考语法点
一级 150
基本语序
S+V+O
定语顺序
名词/代词+指示代词+数量短语+形容词/名词+中心语
学校这两个新学院。
状语顺序
时间+处所+范围+程度+情态/方式+介词短语+动/形
我们昨天在家里 都 很 高兴地 给他 打了电话。
常用句型 “是”字句、“有”字句
“是”字句
介绍自己的个人信息
S+是+N。 S+不是+N。 S+是不是+N?
你是哪国人?我是中国人。
你的房间号是多少?我的房间号是109号。
“有”字句
介绍家庭成员 物品归属
你家有几口人?我家有五口人。
你有妹妹吗?我有一个妹妹。 你有没有妹妹?
一般疑问句 “吗”、“吧”、“呢”
吗和吧的辨析
呢
省略疑问句:我去书店,你呢?
等于在哪儿:我的书呢?
形容词谓语句
要注意 零基础阶段如何开展教学,尽可能不说母语的情况下组织教学,让学生输出,完成教学目标。
用形容词作谓语,表示主语的性质/情态等。
S+(程度副词)+形容词
汉语不难。 *汉语是不难。 在汉语中形容词可以独立成为谓语
导入:图片法 这是什么地方? 教室 教室大——教室很大。 情景提示 老师在黑板上写数字和对应汉字,123。 带读生词:汉语、难、不难。 提问大家:汉语难吗?-汉语不难。 英语/日语/韩语难吗? 看图-教室大吗? 老师在教室悠闲散步 老师忙吗?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解释语义特点 多通过以练带讲! 操练:情景提示 看图说话 活动:会话 互相问好、简单询问
中国大吗?-中国很大。 你忙吗?-我不忙。 我很忙。 初级阶段 我A你B/**A**B 要记得逐个提问回答。
人称代词
常用程度副词
数词、常用量词和连词
名词谓语句
用“不”的否定句
祈使句:表示礼貌
二级 300
时间、地点、方位的基本表达方式
人民币、钱数
时间、地点状语
所属关系的表达:“这是我的手机〞
方位词
用疑问代词的特殊疑问句 “什么、谁、哪儿、多大”
他是谁? 他是我哥哥。
这是什么? 这是汉语书。
存在句 (有/在/是)
“有”字句
place + 有 +O
表存在
教学楼前面有一棵树。
桌子上有汉语书。(还有其他东西)
“在”字句(/“是”)
用于肯定存在或描述位置。
问路、问地方。“**在哪儿?”“**地方怎么走?”
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的西边。
银行在地铁站的前边。
A在B(的)____边
宿舍在图书馆的北边。
A(的)____边有B
学校对面有一个商场。
A(的)____边是B
判断、排他 宿舍的对南边是一个体育馆。
导入:复习生词-东、南、西、北+东北··· 图片法 学校的平面图 A的____边有B。 情景提示 我们的学校有图书馆吗? 图书馆在哪儿? A在B的____边。 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食堂、操场、小商店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解释语义特点 操练:情景提示(准备例子) 看图说话 请同学轮流到教室前结合图示回答问题+结合班里的同学座位提问 活动:小报告 介绍一下你家周围的环境 有没有商场、饭馆、医院、公园、银行? 要求 用前面刚教过的两种句型介绍
“是”字句 方位+是+名词
表存在
桌子上是汉语书。(只有书)
图书馆前面是邮局。
距离的表达
意愿的表达:“要”、“想”
“的”字结构/短语
名词/代词/形容词/短语+的,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用事物的主要特征 指代 事物本身,明确所指事物,简化表述。
蓝色的(衣服)有点儿短。 我的(手机)是苹果的。
导入:图片法 比一比 哪件衣服更漂亮? 情景提示 你打算买什么样的手机? 我想买一个 颜色/是否智能/便宜/贵的。 你们觉得食堂的菜便宜还是餐厅的菜便宜? 提示在回答的句子里可以不说宾语 食堂的(菜)便宜。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解释语义特点 操练:情景提示 哪个好看? 白的/棕色的/大的/右边的 看图说话 你觉得哪个国家的电影好看?什么地方的衣服便宜? 活动:认领东西 请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手机交给老师,老师把手机都放在讲台前,请你说出自己手机的特点,老师根据特点 要求用“我的是···白色/蓝色/苹果/三星的”、“那个···的是我的”
动词重叠
单音节动词 AA
想想、看看、试试、玩玩、听听
= A一下/ A一A
双音节动词ABAB
研究研究、参观参观、表示表示、休息休息
离合词 AAB
吃吃饭、跑跑步、唱唱歌、跳跳舞、聊聊天
单音节动词 动作还没发生: “一”可用可不用 双音节动词“不能用“一” 动作已经完成了,中间用“了” 用正/正在表动作进行时,动词不能重叠
形容词重叠
单音节 AA的
大大的、小小的、冷冷的
双音节 AABB的
漂漂亮亮、干干净净
可作谓语
这种果汁甜甜的。 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不能用“很”来修饰adj.重叠形式)
可作定语/状语/补语
甜甜的果汁。/她认认真真地学习。/打扫得干干净净。
常用量词
程度副词
有点儿
有点儿大
少喝一点儿
“又···又···”
引入:又V又V 动作演示 S+ 又 + V1 O1 + 又 + V2 O2
麦克 上英语课 上汉语课 玩电脑 看电视、 唱歌 跳舞
又adj又adj 引入:听说···很···对吗
麦克的女朋友又聪明又漂亮。 便宜 好吃、难看 贵 必须同时褒义/贬义
“一边···一边···”
不能加形容词
又又 表示 在一段时间内主语完成了事情
我们又唱歌又喝酒。
一边一边 表示 同时在做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喝酒。
“越来越···”
表达程度随时间发展而变化。
S+ 越来越 +adj.
她越来越漂亮。
S+ 越来越 +心理V +O
他越来越讨厌/喜欢/爱/想 他的同事。
“越···越···” 一种程度随一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主语相同
风 越刮越大。 玛丽越工作越瘦。
主语不同
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汉语越难,我越要多练。
导入:情景提示-最近大家都开始穿短袖了,为什么? 今天多少度? 上个月呢?上周呢? 天气越来越热。 网购趋势图标: 网购的人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讲解:例句法给出句型 归纳法总结结构 操练:看图表说句子 问答法(一个情景,多个例子。北京的交通公交/人口···) 活动:话题讨论-家乡/大城市的变化 网上购物的变化 三分钟时间准备,一定要使用目标句,那个组说的多获胜。
“一····就···”
S +一+V1 +O1 +就 +V2+O2 表示动作很快发生,主语可同可不同
他一学习就困。 他一放学就回家。
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有一点儿
+ adj 有点不如意的意思
这件衣服有一点儿贵。 今天天气有一点儿热。 *暖和 这间教室有一点儿大。
+心理动词
我有一点儿不习惯/想去。 我肚子有一点儿痛。
一点儿
adj + 一点儿 表示比较/希望达到的效果
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 我要便宜一点儿的。
V +一点儿(+O)
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我想喝 啤酒。 我还有 钱。
导入:图片法-老师穿这件衣服怎么样? 情景提示-今天天气怎么样? 讲解: 展示语法结构 解释语义特点 形容词的位置 操练:情景提示 看图说话 活动:合作画画 退换货 两人一组。一个人买了,说出适合的理由,另一位同学决定是否给退换。 电脑,有点儿贵,有点儿小 书包,有点难看,有点贵
昨天老师去买衣服,销售员给老师推荐了这两件衣服,大家一起看一下 有点儿+···:大/长/贵/难看 所以要 ···+(一)点儿:小/短/便宜/好看
我问你说: 今天的温度怎么样? -有点热。 那你想怎么样呢? -凉快一点儿 就好了。 老师的声音大不大? 老师的声音有点儿小,大一点儿可以吗?
看图说话: 看这道菜 辣不辣 这个包 贵不贵
三级 600
事件正在进行的表达
S+在/正/正在+V+O
我在看电视。 我正看电视呢。 我正在看电视呢。 我看电视呢。 呢有时候可以省略
类同的表达 “A跟B(不)一样”
A+ 跟/和+B+(不)一样。
A+ 跟/和+B+(不)一样+adj。
贵、大、重、多···
疑问形式
一样吗?
一样不一样?
基本比较句
肯定形式 A+比+B ···
今天比昨天热。
我比你大。
哥哥比我高。
否定形式 A+没有/不比+B+adj.
疑问形式 A 比 B···吗?
连动句
S+V1+O1+V2+O2
方式
她坐飞机去上海。
目的
她去上海学汉语。
S+来/去+地方+V+O
伴随
吃着蛋糕看电视。
教学设计 导入: 情景举例法/图片法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操练:连线成句- 地点+目的/方式 词语错搭 - 一半学生写地点 一部分人写事件 两组互相找到适合的伙伴“搭伙”说出连动句 活动:猜猜看 每个人在本子上写出自己:昨天/明天去哪 做了什么。轮流站起来介绍,只给出地点,让其他同学猜自己去做了什么。检查方式-累计最高分的同学获得奖励。
图书馆 喝酒 操场 换钱 银行 吃烤鸭 酒吧 打篮球 商场 借书 饭馆 买衣服
选择疑问句
A还是B?
A或者B。
正反疑问句
先导入复习 吗?
有没有、是不是
S+v不v+O?
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
adj不adj?
今天热不热?
用“怎么”询问方式
“怎么样”、“可以吗”“行吗”的疑问句
副词“最”
能愿动词
介词“跟”、“给”
存在句(着)
已学:是、有
表示以某种状态存在。叙述/描写某个地方的摆设、人物的长相/衣着打扮等。
肯定式:地方+着(+多少)+人/东西
桌子上放着一本书。
肯定式:人+V+着(+多少)+东西
头上戴着一个帽子。
否定式:地方/人+没有+V+人/东西
桌子上没有放着书。 头上没有戴着帽子
导入: 情景举例法 地方-教室 人-老师 图片法 讲解1: 展示语法结构 肯定-地方/人 操练: 看图说话 课文问答 -语法讲解能帮助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适用于课文中有较多例句 讲解2: 否定式 地方/人 操练:找不同 两张图都有人/物,找不同后用句式说出 书柜上面放着很多汉语书。-书柜上面没有放着··· 活动:设计梦想中的家 两人一组,设计自己理想的房子, 并对穿着打扮进行设计。用上今天的语法。准备五分钟。
桌子上 放着 一本 汉语书。 墙上 挂着 一张 中国地图。 教室里 坐着 很多 学生。
老师上身穿着一件衬衫。 下身穿着一条裙子。 手里拿着一本汉语书。
地点+着
上面写着“···”。
桌子上放着很多饮料。
助词“着”
v+着 表示状态
站着、坐着、躺着
V+着+O
她长着一双大眼睛。
她手里拿着铅笔。
V1+着+O1+V2+O2
听着音乐跑步。
四级 1200
助词“了”
动态助词“了”+数量词+语气助词“了” S + V +了 + measure word + O + 了
我学了三年汉语。 已结束 现在不学了
我学了三年汉语了。 还在学 进行时
要···了 S+要+V+O+了
要下雨了。
新年就要到了。
要···了、就要···了、 快···了、快要··了
都表示动作/事情很快发生 但 快要 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我明天*快要回国了。
语气助词“了”
句子+了。 表示所陈述的情况已经发生或结束。
S + V + 了+ O +···
昨天 我 吃了 早饭 就去学校了。
明天 我 吃了 早饭 就去学校。
句尾+了 S + V + O + 了。 表已发生、过去
昨天我去公园了。
问句:S+V+了吗? 否定句:S+没+V···(没有“了 ”)
表变化
我儿子睡着了。
天气不冷了。
导入:图片法-这是什么地方? 昨天山田去哪儿了? — 超市 昨天马克去超市了。 情景法-昨天下午你去哪儿了? 麦克你可以问玛丽吗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解释语义特点 操练:情景提示 昨天下午你学习汉语了吗? *我不学习汉语。 我没学习汉语。 看图说话 今天上午吃早饭了吗 去长城了吗 预习生词了吗 回房间了吗 活动: 一分钟介绍-昨天你做了什么? 上午/中午/饭后/晚上
互问: 今天早上,你吃早饭了吗? 上个星期,你去长城了吗? 昨天晚上,你预习生词了吗? 休息的时候,你回房间了吗?
助词“过” V+过
S+V+过+O
疑问 你看过那个电影没有?没看过。 你看过那个电影吗? 你看没看过那个电影?
听说你去过中国,还想去吗? 我去过好几次。
否定:S+没+V+过+O
我没吃过烤鸭。
表述动作的完成及经历/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提问/回答/陈述。
导入:直接提问导入 昨天看了/吃了什么? 图片导入 通过北京烤鸭/长城 图片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解释语义特点 同学们去了长城,现在知道长城怎么样。老师吃了烤鸭,现在老师知道烤鸭怎么样,好不好吃。 操练:情景提示 看图说话 活动: 快来王府井小吃街挑战中国的食物
了&过
了 是单纯的问,干什么。 过 可以询问对方的经验和感受,更强调经历/经验。
比较句
A 比 B +
(基本比较句)adj.
他比我高。
还/更+adj.
他比我还/更高。 (两个都高)
adj.+具体数量
他比我高10厘米
adj.+多了/得多/一点儿/一些
等比句 进行相似同类比较
两个东西/事物的性质状态没有什么区别/两人的意愿想法行为一致。
A和B一样/不一样 A和B一样/不一样+adj A和B一样+(不)+V.
我的衣服和你的衣服一样。 我的衣服和你的衣服一样大。 我和你一样(不)想买那件衣服。
导入:图片 同学们看这两件衣服怎么样? 互动 大家看看大卫和老师谁高?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解释语义特点 操练:情景提示 看图说话 活动:本国和中国对比陈述 大家来找茬(给一组图片找相同)
兼语句
前者发出指令,后者来完成。对他人的指令/要求进行陈述。
A+ 使/请/让/叫+B+V+O
这样可以使她看上去漂亮一些。(尽量不选趋向补语的引申义)
请 非常正式 叫 比较口语 让 是一般形式
运动服让他更年轻。
老师让我看书。
导入:图片法 老师说什么? 情景提示 (老师让麦克读课文) 麦克做了什么? 他为什么读课文? 因为——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解释语义特点 A+让/叫+B+V 操练:情景提示 看图说话 活动:谈教育-如果我有孩子
老师说:“同学们,跟我读”。-老师让学生们跟他读。 老师说:“麦克,下课后来我的办公室”。-老师让麦克下课后去他的办公室。 同屋对我说:“请你帮我一个忙好吗?”-同屋让我帮她一个忙。 朋友告诉我:“请你给张东打一个电话”。-朋友让我
想象一下,如果你有孩子,你要让他做什么呢? 我要让他踢足球、学汉语。
“是···的” 带 是的 标志的动词谓语句
强调已经发生/完成动作的不同方面
时间 你是什么时候买这块表的?
地点 你是在哪买这块表的?
人物 你是跟谁一起去买这块表的?
方式 你是怎么去商店的?
表过去、已知的事
与带“了”的动词谓语句比较
他昨天去西安了。 陈述。 他是昨天去西安的。 强调时间信息
导入:图片法 同学们,这是哪儿?你去过吗?你是什么时候去的呢? 迈克是去年去的。 是坐火车/飞机去的。 是自己去的。 情景问答法 你是在哪儿学的汉语? 在中国学的。 老师的裙子好看吗?是在中国买的。不是在商场买的。是在网上买的。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肯/否/疑、变式 解释语义特点 操练:看图问答 情景问答 描述图表 某人的经历-他是2010年上的大学,2014年开始工作的,2016年结婚的,2018年换了一份工作,2019年开始学汉语的。 师生问答 图片 是···的?哪儿、什么时候、怎么、谁、为什么 活动:问朋友旅行的经历 介绍自己学汉语的经历
肯定 他是去年去西安的。 否定 他不是去年去西安的。 疑问 他是去年去西安的吗?
你是在哪儿学的汉语?/你的汉语是在哪儿学的? 我是在中国学的(汉语)。
时间副词作状语 再和又,就和才
用“怎么了”的疑问句
复句
先···再···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动量补语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数量、次数。 次/遍 /下/口
S+V+过/了+times+O
我去过一次北京。 我听过两次音乐会。
教学设计 导入:以旧带新+情景法 同学们,你们听过音乐会吗?听过几次? 烤鸭很好吃,你们吃过几次烤鸭? 讲解:例句法给出句型 归纳法总结结构,阐明语义 补充-其它动量补语/该句型中宾语的位置/次和遍的区别 操练:看图片说句子 吃火锅、看京剧、爬长城、看这个电影、看这本书 改写句子 根据前面的图片,说一说你们在中国的经历 改错练习 活动:口语表达练习 说经历 三人一组,用本课的结构说一说你们特别的经历。 他在广州吃过一次蛇。 迈克喝过很多次中国的白酒。玛丽去过一次乌干达。···
其它动补:下、口··· (时间短、速度快)
吃苹果,吃了一口。 吃了一口苹果。 踢足球,踢了一脚。 踢了一脚足球。 你帮我拿包。 你帮我拿一下包。 你写那个汉字。 写一下那个汉字。
时量补语宾语是地方、人、东西 宾语的位置不同
宾语表示一般的事物,放在补语后面
拿 一下 包。 吃 一口 饺子。
宾语表示地名/人名,可根据表达,放前/后面
去过一次上海。/去过上海一次。
找了很多次小王。/找了小王很多次。
宾语是人称代词通常放补语前面 我见过她一次。
我 去了 两次 上海。/我 去了 上海 两次。 我 看过 两遍 这部电影。/这部电影 我 看过 两遍。
次&遍的区别 遍是从头到尾的
这个电影我看了三次,一遍都没看完。
时量补语
表示动作/状态持续多长时间
教学设计 导入:情景举例法/图片法 看图-八点的时候她在做什么? 十点呢? 学了多长时间? 她两个小时学习了。 -?我们应该说 她学习了两个小时。 他睡了十个小时。 讲解:例句法给出句型 (不带宾语)S +V+时间 (带宾语)S +V+时间+(的)O /S+V+O+V+时间 归纳法总结结构,阐明语义 补充- 宾语是人称代词 大卫正在等女朋友,等了多长时间呢? 大卫等了她一个小时。 操练:看图片说句子 他在做什么? 看电视 他看了多长时间了? 从1点到2点。 他看了一个小时电视。/他看电视看了一个小时。 交际练习 你每天上几个小时的课? 你每天写作业写多长时间? 你昨天打球打了多长时间? 你学汉语了多长时间? 活动:口语表达练习 说周末计划/上周末的总结 三人一组,用本课的结构说一说你们上周周末的总结 他上周学习了两个小时,洗衣服了20分钟,出去玩了一天。
持续性动词
不带宾语
S+V+时间 我休息了半小时。他学了一年。
S+V+(了)多长时间? 你休息(了)多长时间?
带宾语
S +V+时间+(的)O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他打了一小时(的)球。
S+V+O+V+多长时间? 他学汉语学了多长时间?
S+V+O+V+时间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他打篮球打了一小时。
宾语是人称代词
S+V+Pr(我/你/他/她们)+时间
我等了他十分钟。 大卫等了她一个小时。
宾语提前 汉语我学了一年。
非持续性动词
S+V+O+time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 他来了半小时了。 他的爷爷死了十年了。
带宾语的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
我学汉语只学了一年。 我学汉语要学一年。
五级 2500
程度补语
对动作的情态/程度进行补充,用来评价/描写/判断动作的程度。
一般会加“很” 强调动词进行的情况如何 否定形式会加“得” 写得 很好/不好、做得 对/不对、看得 很清楚/不清楚
adj+极了/得+不得了/死了/坏了/得很/多了
V+得+程度词+adj
玛丽说得很流利。 玛丽(说)汉语说得很流利。 玛丽跑步跑得很快。 玛丽 汉语说得很流利。 *玛丽步跑得很快。
导入:图片法-玛丽的汉字好不好看? 玛丽写得很好看。 情景提示-老师唱歌好听不好听? 老师唱得很好听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S+V+得 很adj S+V+O+V+得 很adj 解释语义特点 操练:情景提示 ·你会唱歌吗?你唱得怎么样? —S+V+得怎么样? —我唱得很好/不太好/不好。 ·玛丽写汉字。她的汉字好看。S+V+O+V得 很adj. 玛丽写汉字写得很好看。 老师唱歌唱得很好听。 你会写汉字吗?你写汉字写得怎么样? —S+V+O+V得怎么样? —我写汉字写得···。 看图说话 做饭做得好吃、篮球打得好、跑步跑得快、开车开得好 活动:采访 采访一位朋友,然后介绍一下他 【唱歌、写汉字、打篮球、做饭】 会不会 做得怎么样 一分钟简介
结果补语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了吗? 了没有? 强调结果
结构:V+结果 没+V+结果 V+结果了没有?
v+v(会、懂、见、完、到/不到、给、成···)
听懂、买到、学会、看见了
v+adj.(对、错、早、晚、好、清楚···)
说对、听错、做对了/没做对、看清楚了
导入: 图片 看他在做什么? 吃饭 那现在呢? 吃完了。 他吃了很多东西 所以 他吃饱了。 电影是7点-9点 现在已经10点了,所以电影看完了。 互动导入-你们看见老师的书了吗? 讲解:V+结果+了 操练:情景提示 他做作业 他看电视 他做完作业了。 他做错/对了。他做错了三个。 第三个 他做错了吗? 他没做错。 V+结果+了吗/了没有? —没+V+结果 今天你吃早饭了吗? 今天早上你洗澡了吗? 课堂活动 两人一组 造句练习,讨论考试考得怎么样。 题写完了吗 听力听懂了吗 看图说话 活动:打电话给朋友询问她一天都做了什么?
可能补语
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能不能···? 强调能不能达到某种结果 。 看得见/看不见、做得完/做不完、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V+得+结果? =V+得+结果+V+不+结果? 肯定回答- V+得+结果。 否定回答- V+不+结果。
她能听懂吗? = 她听得懂听不懂? 听得懂。 听不懂。
*听得不懂
导入: 图片法 能形成对比的图片 一个看得见一个看不见 以旧带新法-结果补语 直接体验法-听一段很难的话 你听得懂吗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问句+肯定+否定 操练:看图说话 搬得动吗? 一个人吃 你来问 一个人吃得完吗? 作业很多,5分钟做得完吗? 京剧看得懂吗? 情景表达(根据提示词互相提问) 一个人、10瓶啤酒、喝完 /晚上九点 睡觉 睡得着 ··· 活动:周末聚会
表示可能
她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表示能力
这本书我看得懂,她看不懂。
趋向补语
表示人/事物运动位移的方向
简单
S+V+来/去
他出去了。她跑来了。 到书店去了。 快进屋来。 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水果。
S+V+地方(+来/去)
V+处所宾语+来/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S+V+东西+来/去 =S+V+来/去+东西
V+来/去+事物宾语 = V+事物宾语+来/去
我带来作业。 寄去一封信。 送来一件礼物。 我带作业来。 寄一封信去。 送一件礼物来。
导入:动作演示法/ 图片法 S+V+来/去 上、进、过、出来/去。 根据说话人位置不同,发出的指令也不同。 讲解1:展示语法结构 S+V+来/去 说明语义区别 图示法 操练:补充填空(用来和去) 讲解2:展示语法结构 处所宾语和事物宾语 操练:排序组词 快进屋来。丽丽到书店去了。 我忘了带来我的书。 我们给他送去一些水果。 看词说话 出去、进来、上去、带来、拿去、买来、送去 - 门、楼、超市、教室、钥匙、书包、手机 早上我起床后,我出门去,走进来教室,从书包里拿出手机。 活动:我指你做他猜 老师指,学生3-4人一组,派一个代表做动作,其他成员用趋向补语猜。每组3分钟。 他上去了。 他带来一台电脑。他进教室来了。他回国了。他给老师送去一本书···
S+V+来/去 填空 下雨了,我们快进(去)。 我在楼下等你呢,你快下(来)吧。 我马上就下(去)。 (在北京)你什么时候从上海回(来)? (在屋里)我看见他刚刚从这里出(去)了。 昨天我从图书馆借(来)了一本书。
S+V+地方+来/去 上课时,我们进教室(来)。 下课了,我们下楼/回宿舍(去)。
V+来/去+东西 = V+东西+来/去 带来作业。 带作业来。 寄去一封信。 寄一封信去。 送来一件礼物。 送一件礼物来。
复合
v+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
宾语是处所词语:来/去 在句末
她走进教室来。
宾语是事物词语
表示完成
宾语前有数量词
她拿出来一本书。/她拿出一本书来。
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她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
事物宾语在来去前
你拿出书来。
v+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引申义
安静下来、看出来、看上去
情态补语
v+得+很/非常/比较+adj.
他跑得快。 ❌ 一般要用很
“把”字句
把+了
我把灯关了。
把+宾语
你把这本书给他。
把+结果补语
把这本书看完。
把+趋向补语
把箱子拿上来。
把+V+在、到、给、成 表示对人/事物的处置
S+把+O+V+在/到+地方 空间变化
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了。 玛丽把照片贴到了墙上。 他把这幅画挂在墙上了。 我把车停在车库里。
S+把+O+V+给+人 所属变化
老师把手机送给玛丽了。 大卫把钱借给了老师。 爸爸把他的车送给我了。 我把作业给他。
S+把+O+V+成+··· 性质变化
我把英语翻译成汉语。
导入:动作演示/动画演示(视频) 讲解1 展示语法结构,说明语义特点 操练 学生/老师做动作 造句 讲解2 操练 排序组词、看图说话 活动: 布置···/做菜顺序
请把你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请把你的作业本交给老师。 请把老师的杯子送给麦克了。 老师想/不要/没有把杯子放在桌子上。
主题任务:布置婚房 (床、沙发、花瓶、鲜花、气球、台灯、结婚照、衣柜、台灯等) 任务要求:三人一组,根据提示词用上今天学的“把”字句,准备五分钟 检查方式: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说明布置的结果,大家共同选出最美婚房 教师过程中纠错、活动后点评
注意: 不能用可能补语 *我把这本书看得完。 宾语通常是确指/双方都知道的 *你把一本书给他。 受事成分不能泛指 *我把一本书看完了。 动词不能是心理动词 *我把人喜欢。 我把天气觉得冷。 能愿动词、否定词 放在“把”前:我要/没把这本书给他。
被动意义的表达 “被”字句
有标记的被动句
S+被/让/叫+V+结果
我的腿被(自行车)撞伤了。
我的自行车让/叫人偷走了。
S+adv+被/让/叫(+O)+V+结果
电脑没有被(弟弟)弄坏。
作业可能/一定 让/叫我忘在宿舍了。
表示被动意义,多用于说话让人觉得不愉快、不希望发生的情况。
导入:情景举例法/图片法 他怎么了? 老人的腿被(那辆车)撞伤了。老人被(司机)送到了医院。 叫/让 后面不可省略 老人的手 没有/可能/一定 被(那辆车)撞伤。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说明语用功能 操练:选择填空 排序组句 看图说话 活动:主题任务 3~4个人一起讲述最倒霉的一天 一件倒霉事 如被雨淋湿、被骗、被打、被批评、被欺负等 要求1.用上被字句 2.故事完整 3.至少两分钟 检查方式 投票选出班里的“倒霉蛋儿” 获得安慰奖
给指定的词选择合适的位置 1.被:我的a钱包b小偷c偷走d了。 2.叫:我的照相机a大卫b弄坏c了d。 3.也许:小王a让b管理员c罚了d100块钱。 4.没有:我的a旧衣服b被c妈妈d送人。
排序组句: 1.杯子 摔坏 被 了 弟弟 2.小李 词典 被 没有 的 拿走 3.偷走 我的自行车 让 可能 小偷 了 4.大风 刮跑 叫 刚刚 我的帽子 了
看图说话 她的钱包被小偷偷走了。 他们的衣服被雨淋湿了。 菜被吃完了。/菜让他们吃完了。 她没有被淋湿。 这个杯子可能被他碰倒了。 手机快要被拿走了。
意念上的被动句
不用被的被字句
水我喝了。 信写好了。
复句
既然···就···
即使···也···
无论···都···
不是···就···
宁可···也···
补充
疑问代词活用
虚指
疑问代词A···(就)疑问代词A
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前一个代词指实际存在/想要的东西,后一个代词指前一个代词所代指的东西。表示有多种可能,可以任意选择。
导入:图片法- 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讲解:经典例句展示语法结构 明确语义 操练:情境法 改写句子 活动:小演讲-自由的一天 每组请一个同学上台演讲
请用目标结构改写下面的句子: 大家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你可以决定买什么东西。 你可以决定我们去哪儿旅行。 他可以用他自己想用的方式去公司。 帮助别人,你愿意给多少钱都行。
任指
疑问代词A+都/也···
谁都不想参加那个活动。
不管/无论+疑问代词A+都/也···
我哪儿都不想去。
多种可能都是想要的,不能只选个别。指代任何一个人/一件事/一种方式。
V.+起来
趋向补语表示方向/对自己感觉的陈述和表达
V+起来
表示向上的动作 站/坐/拿/捡起来
把笔捡起来。
想+起来
恢复记忆 也说记起来
对不起,我想不起来你的名字。
感官动词+起来
从某方面评论 听/看/摸/尝起来
这道菜尝起来很美味。
导入: 直接导入 站/坐+起来 图片导入 看/听/尝 吃/摸/闻+起来 图示导入 想+起来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解释语义特点 操练:图片提示 情景提示 活动:看谁做得快 V+起来的指令练习 拿/跳/站/捡起来 你的衣服真漂亮!在哪儿买的?
小猫站起来了。 轮椅上的人 他站不起来了。
臭豆腐闻起来 吃起来 衣服看起来 摸起来 咖啡闻起来 喝起来
直接提问引导 你的···看起来真不错,你在哪儿买的? 忘记了?想一想! 想起来/想不起来了。
双宾语
S+ 给/借/送 +宾语1+宾语2
你可以借我一百块钱吗?
用一个句子说明动作的对象和承受者。
导入:图片法 送礼物 情景 老师送麦克一个礼物。 借钱 老师想买一杯咖啡,但是没有带钱。 安娜借老师十块钱。 你带了汉语书吗? 他借老师一本汉语书。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 解释语义特点 操练: 情景提示 你的朋友过生日,你做什么? 送礼物 你常常送什么东西? 我送朋友一本书。 看图说话 他在做什么? 送礼物。送谁?送什么? 活动:给家人一个惊喜
送礼物 今天是玛丽生日,她的家人送她什么礼物呢? 爸爸 妈妈 哥哥 姐姐 一辆自行车 一瓶香水 一支笔 一台电脑
今年 你想送家人什么礼物呢? 我想送 爸爸 妈妈 哥哥 姐姐 一个··· 如果你没有钱,那你可以送家人一首生日快乐歌 中文版的生日快乐歌
就&才
我昨天晚上十点半才睡觉了。 我昨天晚上十点半就睡觉了。
就+V 数量少、时间短/早 & 才+V 数量多、时间长/晚 强调数量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早晚
时间-你这么早就来了。你这么晚才来。 数量-我吃了两个就饱了。你吃了十个才饱。
导入:同学们今天早上谁第一个到的教室? 大卫你几点来的? 我们八点上课,大卫7.20就到教室了。 大卫来得早不早? 我们可以说——大卫7.20就到教室了。 但是老师5.30就起床了,老师起得怎么样?老师起得早。我们可以说—讲解: 所以··· (数字)+就+V+了 表示时间非常早 两点 两公里 两口米饭 走路就到了 早 短 少 容易 操练:情景提示 生日派对十点开始,我九点半就来了。 我十一点才到。 我们已经开了20公里了,还有一公里就到了。 还有40公里才到。 他不太饿,吃了半碗米饭就饱了。 太饿了 吃了5碗 这个不太难,他学了一次就会了。 太难了 学了五次才学会 他五点半就出发了,可是现在还没到。 八点半才出发 导入:生日派对十点开始,玛丽八点就到了,玛丽来得? 但是大卫十一点半到的,大卫来得? 我们可以说—十一点半才来! (数字)+才+V 两点 两公里 两碗米饭 走路才能到 晚 长 多 难 操练: 情景提示 上同 对比 完成句子 我们八点上课,玛丽7点—-大卫八点半— 这本书很难,但是他一天就-他五天才— 如果不堵车,我们半个小时— - 堵车了,我们两个小时 活动:你和朋友约好了2:00见,但是2:30朋友还没来,你给朋友打电话。
能&会
可能性/能力
他会游泳,但是感冒的时候,他不能游泳。
我——开车,但是在中国我——开车。
会:开车、做法、唱歌、跳舞、说汉语
能:来上课、参加聚会、给我买瓶水
又+adj. 又+adj.
表述事物同时具有两种性质,加强表现力/说服力。
一个主语: S+又···+又···
两个主语: S1又···+S2又···
那个公园的风景又美,人又少。
导入:图片法 这些草莓怎么样?—又大又红 情景提示 我们学校食堂的饭怎么样? —又好吃又便宜 讲解: 后面的形容词,如果是好的,都是好的,不好的都是不好的—又贵又难吃 操练:情景提示 看图说话 教室— 包子— 人— 衣服— 那个公园 风景 人。 那件衣服 价钱 质量。 放在“又”的前面 活动: 介绍商品 现在你是商店的售货员,你的同桌是顾客,请你向他介绍一下你的商品。要求使用本课新学习的句型来介绍。
句型/复句
只要···就···。
只要后面是达到就的后面的结果的必要条件之一。 满足前面的这个条件,会产生后面的结果。但条件不唯一。
只要你 努力学习/看看书/有钱 就能通过考试。
只要 A/B/C 就Z。 只要S+V+O,就···。 只要S1+V+O,S2就···。
导入:直接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想通过hsk5级考试吗? 我们怎么能通过···考试呢? -学好··所有词汇/语法,多做题,多看中文书,多和中国人聊天··· 讲解:例句推导 操练: 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填空 活动:文章演练
只要不下雨,我就去参加派对。 只要我做完作业,(我)就去参加派对。 只要他去参加派对,我就去参加派对。
只要你努力工作,——————。 ——————,我就同意。 ————————,我就告诉你这个秘密。
一···就···
前后两个动作不同,表示一种动作/情况出现后 紧接着出现另一动作/情况。 可以共用一个主语,也可以分开。
S+一 V1+就V2
我一下课就回宿舍。
动作发生后就达到··程度/结果 他一考就考上了。 他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一说就说半天。 他在北京一住就住了十年。
有关联的紧缩句,假设/条件 他一感冒就发烧。 他一直到就糟了,咱们的计划肯定没法实行。
S1+一V1 + S2+就V2
他一解释我就明白了。
导入:情景提示-同学们,下课后打算去做什么? 马上就去吃饭吗? 讲解:例子分层次,明确两种结构 一个主语 两个主语 操练:改说句子 根据所给情境完成句子 活动:句子接龙游戏 汉森是一个公司的经历,每天都非常的忙,请同学们用“”句型介绍他的一天。 一起床就出门,一到办公室就打电话···
玛丽下班后马上去见朋友。 我放假后马上就去上海旅行。 他上飞机后马上开始睡觉。 我有时间就看手机。 他说话的时候,别人马上就知道他是北京人。 他很聪明,我教他他就会了。
昨天我太累了,一下班··· 他对故宫很感兴趣,一到北京··· 他一下飞机··· 他有南方口音,他一说话··· 妈妈很想我,我一回家··· 这个语法不太难,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不但···而且···
叙述 一个人/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人/事物的同一方面。 递进关系
S+不但···,而且/还···
玛丽不但漂亮,而且聪明。 她不但会说汉语,还会说法语。
不但+S1···,(而且)S2+也···
不但年轻人喜欢网络购物,而且老人也喜欢。
导入:情景举例法 ··漂亮吗 聪明吗?所以我们可以说··· ··会说汉语吗 会说法语吗?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说? 图片法 讲解1: 主语 操练:看图说话 篮球+足球 北京烤鸭好吃+便宜 网上购物商品丰富+方便 年轻人喜欢+老人也喜欢 买家方便+卖家也方便 质量不好+服务态度也很差 讲解2: 两个主语所放的位置 操练:改写句子 爸爸喜欢看电影,妈妈也喜欢。 同学们想去长城,老师也想去。 外国人听不懂京剧,有的中国人也听不懂。 接龙问答(夸夸自己)我不但喜欢游泳,还喜欢爬山。 我不但喜欢爬山,还喜欢看书。/不但他喜欢爬山,(而且)我也喜欢爬山。 活动:什么最流行? 请同学介绍一种在自己国家最流行的食物/动物/游戏等,用本课句式说出为什么流行。 在中国重庆,火锅很受人欢迎。它不但好吃,而且便宜。不但年轻人喜欢吃,而且老年人也喜欢吃。 检查方式-学生轮流介绍
虽然···但是···
转折关系,前后相对更强调后者。
虽然S1,但是S2
虽然外面下雨,但是我还是要去上课。 虽然考试不容易,但是我们还是通过了。
导入:直接提问法 你们喜欢中国吗? 中国有很多人,你们还喜欢吗? 中国的东西不便宜/中国有些人不排队 讲解: 操练:看图说话 虽然生病,但是他还要去上课。 结合课文操练 活动:接龙 退换货 虽然这件衣服很漂亮,但是质量不好。
一边···,一边···。
S+一边+V1,一边+V2.
用来表示两个动作/行为同时进行。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他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
导入:图片法-他在做什么 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 动作演示法-一边写一边说 老师一边写汉字,一边说话。 情景举例法:你做作业的时候还在同时做什么? 讲解:展示语法结构,语义在句子意思中体会 操练:看图说话 吃饭+聊天 洗澡+唱歌 跑步+听音乐 开车+打电话 我做你猜(老师提供若干词语卡片,学生轮流抽两个,然后表演动作,其他同学猜) 游泳、睡觉、看书、刷牙、上网、做饭、看电视、打电话、学京剧、穿衣服··· 活动:最厉害的人 三人一组,轮流用“一边···一边”句型说出自己可以做什么,每人准备两分钟。 全班做评判,选出每组最厉害的人。
先···,然后···。
导入:情景举例法 询问学生的情况-下了课,你打算做什么呢? 回宿舍+吃饭 做作业+买东西 锻炼身体+回宿舍 直接体验/动作展示法-一边说一边做 讲解: 操练:用句型对事件进行排序 早-洗脸+刷牙 中-睡午觉+吃午饭 晚-玩儿+做作业 请你教教我(开车、做饭、游泳、写汉字) 同-先写外面,然后写里面 活动:制定班级的周末计划 每组用“”轮流说出至少一个计划,教室记录并汇总,准备两分钟。检查方式-大家共同商量出一个周末计划。 先吃饭/去骑自行车/···然后去颐和园/游泳/唱歌···
除了 ···(以外),也/还 /都
除了···(以外),S+也/还···
除了烤鸭(以外),我也/还喜欢吃火锅。
表除了已知的,补充其他的。
除了···(以外),S+都···
除了他(以外),别的人都去长城了。
表示去掉特殊的,强调一致的。
导入:图片法-同学们这是什么?你喜欢吃吗? 除了烤鸭(),我还喜欢吃火锅。 情景提示-这是哪儿,你去过吗? 去过上海(以外),我还去过厦门。 讲解:经典例句展示基本语法结构 例句分层次,展示其他结构 和 语义的不同 操练:图片法 烤鸭+火锅 跑步+游泳 汉语+英语 北京+上海 问答法 会说英语(),还/也会说日语。 除了老师(),同学们都会说日语。 除了山本(),我们都没去过京东。 你喜欢什么运动? 上次你去中国,去了那些城市? 周末你一般干什么? 改写句子完成对话 在中国,我什么菜都吃,但是我不喜欢吃香菜。 他去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还没去过朝鲜。 只有我可以帮你。 我今天只睡觉了,没做别的。 活动:采访与报告 -在中国的情况 两人一组,互相采访同伴在中国的情况,并向同学汇报 你喜欢吃中国菜吗》喜欢吃什么? 你去过哪些城市? 你喜欢中国的哪些文化? 在北京,你常常用哪种交通工具? 你喜欢看电影吗?周末常常做什么?
连···也/都···
他叫什么我忘了。我连一次都没去过。
表示极端
连老师都不认识这个字。 很难 连小孩子都认识这个字。很简单
形容一个人英语特好/特聪明/特有钱/特穷/大方/小气 形容极端天气特别冷/热/雨特别大
句类
是非疑问句
S+V···吗
你是学生吗? 你有时间吗? 你去学校吗?
S+adj+吗?
她漂亮吗?
回答:不能像英文中全部用“是”或“不是”来回答。 你喝咖啡吗? -喝/不喝。
葡萄甜吗?你是学生吗?你喜欢吃苹果吗?你喜欢游泳吗?你打篮球吗?
提问猜物 把全班分为四组,轮流用“是···吗?”提问。如“那是吃的吗?是水果吗?是零食吗?” 老师只点头或摇头回答,最先猜出物品名称的那组获胜。
用“”句型对句子进行提问,然后否定回答 她的同屋是美国人。 她喜欢打篮球。 这种苹果很好吃。 她的女朋友很漂亮。
特指疑问句
谁、什么、哪儿、怎么样、什么时候···
这是什么? 你想买什么? 你想吃什么? 她是谁? 这是谁的笔? 谁是你的偶像?
什么时候—时间状语 多长时间—时量补语 怎么—连动句
采访 你喜欢看电影吗 你喜欢看哪国的电影 哪部电影 喜欢哪个演员 喜欢在哪儿看电影
正反疑问句
S+V不V+O?
你去不去上海?
S+V没V? (问过去的事)
昨天你去没去打球?
S+adj不adj?
她帅不帅?
S+有没有+N?
你有没有时间?
S+想不想/能不能/应该不应该+V?
你想不想学汉语?
看图说话: 这是什么?你有没有电脑/手机/词典/网球拍···互问 这只狗大不大/花漂亮不漂亮/烤鸭好不好吃··· 你去不去游泳馆/学校/超市··· 你喜不喜欢···
购物: 请问有没有···
改写句子。把下列句子改成正反疑问句。 安娜不想买东西。 超市的东西很贵。 杰克很喜欢吃中国菜。 明天是星期天。 我们明天没有汉语课。 他的哥哥很高。
选择疑问句
S+A+还是+B?
这是火车还是飞机?
S+V1 +还是 + V2?
你喜欢坐飞机还是坐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