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它指的是秦代以前历史时期的文学,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曾写过这句诗赞颂宋玉,那他的辞赋又如何,从其《九辞》《神女赋》《风赋》等·中可看出他的创作特色
楚辞,也称作“楚词”,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先秦文学绪论
第一节 生生不息:文学的起源
(原始艺术中)文学的种类
原始歌谣
《候人歌》:“候人兮漪。”
上古神话
形象性、故事性、幻想性
早期文学艺术现象
文学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人类基于生存发展需要的各种与生产有关的活动
文学的起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根本上决定了 文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依存关系
文学起源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 从神到人:先秦文学与文学的发展轨迹
先秦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历时最长,变迁最巨
这个时段的文学也相应呈现出——
从神到人纵向发展和人神交织横向延伸的轨迹和态势
一、史前时代与上古神话
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
二、夏商巫风与巫祝文学
夏铸九鼎
甲骨文系统文字
文学与祭歌巫舞和卜筮相伴共存
三、周代礼乐与《诗经》
周王朝改革
宗教方面:从神治走向人治
政治方面: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政治体系
世袭制
分封制
文化方面:制作礼乐(文明的开始)
礼乐文化决定了与歌舞相伴的音乐文学的发达
产物:《诗经》
四、史官文化和历史散文
史官文化
历史借鉴意识
建立起完备的史官制度
带来历史散文的发达
五、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
背景:宗法政治的瓦解
百家争鸣
带来了文籍著述的空前丰收和散文艺术的全面成熟
六、荆楚文化与楚辞赋
受地域影响,保留了巫文化的风俗习惯
广泛流转着及其丰富的神话传说
形成神奇浪漫奔放的风格的渊源和基础
历史意识和自我意识与北方理性精神的影响密切相关
联系作品特征把握先秦文学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
第三节 开源奠基:先秦文学的特点和地位
先秦文学形态的总体特点
尚与其他学科门类混沌交织,其活动和载体都还没有独立
先秦文学形态
说、刻、画一体
诗、歌、舞一体
文、史、哲一体
先秦文学的地位
中国文学的形态,体裁,精神,特征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