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孟子》《庄子》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曾写过这句诗赞颂宋玉,那他的辞赋又如何,从其《九辞》《神女赋》《风赋》等·中可看出他的创作特色
楚辞,也称作“楚词”,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1.5《孟子》《庄子》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
第一节 《老子》《孙子》《论语》《墨子》
一、老子与《老子》
春秋老耳冉写作《道德经》
老子朴素辩证的哲学思维和笃静守柔的人生智慧
今本《老子》八十一章,五千余言
多为箴言体
哲理凝练于韵律语句中
耐人寻味,便于吟诵
表述也有比喻
形容为道,得道的状态
《老子》文学特点
二、孙武与《孙子》
孙武,春秋·末年齐国人
《孙子兵法》是一部专门探讨军事问题的兵书
涉及作者·的战争观念、战略思想、具体作战指导原则,治军理论
显示了 谨慎战争,崇尚智谋,將善宾能的基本思想
形成了 许多家喻户晓的格言警句和成语
《孙子》行文语句整齐、富于节奏又变化多端
灵动之美:排比对仗,句式错落有致
特征:思维严谨,用词准确
但有时为加强表达效果,偶用比喻和夸张
有的比喻援事说理,带有寓言意味
《孙子》文学特点
三、孔子与《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
建立以“爱人”为核心的仁学思想体系
《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是孔子讲学论道,私授弟子的直接产物
主要内容:孔子日常言行
《论语》即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专门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著作
以记言为主,文学性表现:人物语言特有风格、表达和魅力上
人物说话时用比方,具有口语化特点
有些表述自成排比、对抗等箴言体句式,具有凝练规整之美
《论语》文学特点
四、墨子与《墨子》
墨子,名翟,鲁国人,春秋末至战国初期人
提倡“兼爱"主张“非乐”“节用”,反对繁文缛节
《墨子》一书即墨家学派说述的言论总集,分为五组
文学角度:第四组“记”大多为语录体
议论文特点:语言朴质,反复申说,直白明晰
墨子与人对话随口比方,动辄譬喻
对话具有辩论色彩
《墨子》文学特点
第二节 《孟子》
一、孟子及《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人
主张“仁政”
出发点和哲学根基:“性本善”
民本思想
《孟子》是一部记述孟子说话活动及其言论为主要内容的语录体散文著作
全书首尾一贯,笔势一气
主要部分:反对兼并战争,倡行仁政王道
二、《孟子》的对话辩论艺术
特色:申说论辩
风格特点:明快奔放,滔滔雄辩
对话论辩特点:
其论振振有词,母庸质疑
讲究辩论技巧和手法
善设机巧
偷换概念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先声夺人,辞以气胜
随口设喻,其论易晓
三、《孟子》的描摹
语言逼真,人物语言富于情感和个性
描写生动,人物举止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