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博物馆功能与类型
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起源、(一)国际学界所作的定义、(二)中国学界所作的定义、(三)博物馆定义的新变化。
这是一个关于《博物馆学概论》藏品的思维导图,一、博物馆的藏品;二、藏品征集的方法和要求;三、藏品征集的范围和政策;四、藏品管理及其制度化。
一、博物馆建筑的选址与总体布局;二、博物馆展厅设计原则与要求;三、博物馆库房设计原则与要求;四、博物馆公共空间与办公空间设计原则与要求。
一、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二、博物馆人事管理;三、博物馆的科研工作管理;四、博物馆财务与安全管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博物馆功能与类型
一、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起源
(一)国际学界所作的定义
1946年
1952年
1962年
1974年
(二)中国学界所作的定义
19世纪末
1935年
1956年“三性二务”
(三)博物馆定义的新变化
2001年《中国博物馆学基础》指出,博物馆定义新趋向
1.“博物馆是个非盈利机构”的观念开始变化
2.强调博物馆是“人与物之间的结合”
3.强调博物馆的社会参与性
21世纪后博物馆定义新变化
1.“教育”被列为博物馆目的与业务的首位
2.博物馆藏品扩展为“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3.去除“列举部分”,更重视博物馆的组织特性、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
二、博物馆的特征与功能
(一)博物馆的要素
1.具有藏品
2.有基本陈列
3.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4.有经营管理藏品、开展社会教育的专业人员
(二)博物馆的特征
实物性
公共性
常设性
开放性
直观性
广博性
科学性
(三)博物馆的功能
1.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和休闲
2.基本功效:教育、保护、研究和展示
3.服务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功能
(四)博物馆的作用
1.启迪民智的窗口
2.传播知识的课堂
3.美育教育的殿堂
4.思想教育的阵地
5.科学研究的城堡
6.文化交流的桥梁
三、博物馆的类型
(一)外国博物馆的类型划分
艺术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
科学博物馆
综合博物馆
其他类型
生态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实物导向”转变为“信息导向”)
(二)类型划分的意义
1.有利于深刻认识和掌握博物馆自身的特点和工作规律
2.有利于明确各类博物馆的专业方向
3.有利于博物馆事业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
4.有利于对口开展博物馆学术交流活动
(三)顶划分的依据
20世纪8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概论》
依据藏品性质和博物馆所反映的内容
依据以兴办博物馆的目的并结合藏品的性质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
主要是博物馆藏品、展出、教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
其次是经费来源和服务对象
2017年年底
依据兴办主体
依据形态
依据观众
依据展示方式
(四)博物馆类型
历史类、革命史类、纪念类、遗址类
文化文体艺术类、民族类、民俗类、宗教类
自然类、科技类、专门类、地质综合类
(五)中国博物馆的类型划分
按藏品及陈列内容划分
综合性
纪念性
专门性(也称专题性)
从隶属关系按主管部门和领导系统划分
文化系统博物馆
国家科技系统博物馆
其他专门博物馆
按博物馆的性质和陈列教育活动内容划分
社会历史类
历史类
革命史类
纪念馆类
文化艺术类
民族民俗类
自然科学类
自然类(一般性、专门性、园圃性)
科技类(科学技术史博物馆、专业科学技术博物馆)
具有四要素的法定的永久性机构才是现代意义的博物馆